巴甫洛夫为什么要捆绑他的未婚妻?

2023-12-23 07:53

1个回答

如果要问,谁是俄国第一位诺贝尔奖的得主,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但要提起巴甫洛夫(1849~1936)以及他的“条件反射”说,也许不知道的人很少。他就是俄国第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人——1904年,他因在消化生理研究中的重大贡献获得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生理学家获此殊荣,他是世界上第一个。

“得来全不费功夫”只是一个美丽的愿望。巴甫洛夫的成功也是“忘我”的结果,下面这则故事可见他“忘”到什么地步。

在巴甫洛夫的实验室,为了研究动物的条件反射,绑满了各种各样的动物:狗、兔、鸡、青蛙、老鼠……成天在实验室里进行实验研究的巴甫洛夫,没有时间与他的未婚妻西玛·卡尔捷尔捷夫斯卡娅会面,两人只是默默地相爱着。终于有一天晚上,他抽出一点难得的时间,约定与西玛会面。西玛如约来到实验室,巴甫洛夫连忙迎上前去亲热接吻、拥抱,随即拉着她的手,把她往缚有各种动物的实验架上捆绑。西玛原来以为他是在开一个科学玩笑,便没有声张;及至巴甫洛夫进入“角色”、动了“真格”,要把她当成动物做实验时,才知道巴甫洛夫并非为了闹着玩。这时她才大声呼叫,提醒他:“我是西玛,是您的未婚妻,不是做实验的动物!”这时,他才大梦方醒,赶忙把她从实验架上解下来。

由这一故事可以看出,巴甫洛夫对科学实验、研究到了何等忘我、痴迷的地步!“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巴甫洛夫的忘我和痴迷,是他成功的主要原因。

痴迷和忘我可以认为是勤奋的最高境界。而巴甫洛夫的勤奋不是偶然形成的,也不是表现在一时一事上。

1849年9月14日,他出生于俄国中部梁赞镇一个穷教区的牧师之家,家境贫寒。为了全家生计,父亲除做牧师公务外,还得在田间地头劳动;母亲除料理家务外,还时常当富贵之家的佣人。巴甫洛夫从小就在勤劳、正直、性格开朗的父母的熏陶下,养成了勤劳这一他终身受益的好习惯。同时,自幼的艰辛锤炼了他强健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以致他在其后极端艰难、繁忙的工作中能应付自如,活到87岁。他成为著名科学家后,还经常怀着感激之情回忆他的父亲——他一生道路上不仅仅是在学习上的第一位启蒙老师。1870年,中学未毕业的巴甫洛夫就以优异成绩考入彼得堡大学博物系生理学部。异常勤奋使他获得学校的奖学金。正是由于这点为数不多的奖学金,才维持了他在学校的最低生活。1877年,巴甫洛夫自费去德国进修一年。回国后,他应俄国著名医学家彼·鲍特金教授之邀,在鲍特金的诊所里用浴室改建的简陋的实验室里工作,直到1890年。正是巴甫洛夫这10多年的勤奋工作,使他为自己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巴甫洛夫的勤奋持续了一生。甚至在他逝世前6天——1936年2月21日,他还以87岁的高龄在草拟1936年的工作计划,这时他已是一个肝病病人!

巴甫洛夫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家庭贫困,经济拮据,甚至结婚后为了节省开支把夫人送到在乡下的姐姐家住,竞选彼得堡大学生理学教授时的失败,晚年的肝病肺炎,都没能阻止这位科学巨人向前迈进。

巴甫洛夫鹊起于19世纪90年代。1890年,他被任命为军事医学院药理学教授,1895年又转为医学院任生理学教授,还先后被选为托姆斯克大学和华沙大学的药理学教授。他1897年出版的《关于主要消化腺工作讲义》一书引起了世界性的瞩目,成了生理学研究的指南著作。他于1891年起兼任新成立的实验医学研究所生理学部主任,他和这个实验室的声誉达到这种程度:不少学者宁愿不要报酬也要到他的实验室工作,先后到300多位生理学家和医学家到过这里工作。

巴甫洛夫是动物和人类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立者。他1927年出版的《大脑两半球工作讲义》这一不朽名著被世界各国译介,1949年被译成中文。

巴甫洛夫的工作得到过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及革命政权的帮助和支持。1921年1月24日,列宁签署了一项旨在保证他和同事顺利进行科研的决议;1923年他的另一部浸透几十年研究心血的著作《二十年来对动物进行高级神经活动的客观研究的实验》,也是在这种帮助和支持下才出版的。十月革命后的这些岁月,苏维埃政权百废待兴,经济相当困难,但对科技的重视和对科技人员的爱护却没打折扣,这充分体现出列宁的远见卓识。

巴甫洛夫临终前不久,给有志于献身科学的青年写了一封信,向青年提了三点要求:循序渐进、谦虚、热情。这也许比他的科学遗产更加重要,比苏联政府于他去世后在他家乡建的陈列馆、纪念碑或者1949年在他诞生100周年发行的纪念邮票更加永垂不朽。

相关问答
巴甫洛夫是谁
1个回答2024-02-18 20:31
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
求巴甫洛夫的简介!
1个回答2024-02-14 13:07
巴甫洛夫是俄国生理学家,曾任彼得堡实验医学研究所生理实脸室主任、军医学院(前称“外科医学院”)生理学教授、苏联科学院生理学研究所所长等职。他的科学贡献大致分三个时期,属于三个领域,即心脏生理、消...
全文
巴甫洛夫
1个回答2024-02-16 06:14
巴甫洛夫死的时候,一直关注着自己的身体状况,不断向坐在身边的助手口授自己的感觉。突然有人敲门,想来看他,但他回答:‘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正在死亡。 1936年2月27日,因患流感性肺炎逝世
巴甫洛夫是( )生理学家、心理学家。
1个回答2024-03-04 13:29
正确答案:C
巴甫洛夫是什么学家
1个回答2024-04-06 05:58
伊凡·彼德罗维奇·巴甫洛夫(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 Павлов,1849年9月26日-1936年2月27日)前苏联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
全文
巴甫洛夫是生物学家还是心理学家
1个回答2024-04-06 01:58
巴甫洛夫是俄国生理学家,曾任彼得堡实验医学研究所生理实脸室主任、军医学院(前称“外科医学院”)生理学教授、苏联科学院生理学研究所所长等职。他的科学贡献大致分三个时期,属于三个领域,即心脏生理、消...
全文
巴甫洛夫的狗什么意思 巴甫洛夫的狗的意思介绍
1个回答2022-09-10 05:11
1、巴甫洛夫是一个德国的心理学家,他用狗来做了一个条件反射的实验:他要求实验人员每次给狗送食物之前打开红灯并且要响铃。 2、一段时间以后,每当铃声响或红灯亮的时候,狗就开始分泌唾液。所以巴甫洛夫...
全文
学生捆绑架老师
1个回答2024-02-07 07:51
好好做学生把 这个世界上惟一可以永恒的东西,不是时间, 不是爱;不是生命,不是恨;不是伤口,不是痛; 不是回忆,不是泪。惟一可以永恒的,只有那些曾经发生的过往。 因为发生过,所以不会再改变。当生活...
全文
巴甫洛夫的狗讲的什么?
1个回答2024-01-30 04:55
巴甫洛夫的狗其实只是一个名称,用来形容一个人反应不经大脑思考,如意识形态的先入为主、对逻辑思辨的抗拒。 巴甫洛夫发现并开辟了一条通往认知学的道路,让研究人员研究动物如何学习时有一个最基本的认识。...
全文
巴甫洛夫科学无国界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26 05:18
科学领域的研究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这句巴甫洛夫的名言充分表达了一位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并因此而成为一句不朽的爱国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