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罪潜逃词语解释

2023-12-28 11:33

2个回答

畏罪潜逃的意思是犯罪后害怕被制裁而逃走。

一、畏罪潜逃的意思

畏罪潜逃的意思是指犯罪后害怕被制裁而逃走。一般情况下畏罪潜逃行为本身不构成犯罪,也不是量刑的情节(潜逃期间继续违法犯罪的除外),一般不作量刑或从重处罚的依据。但潜逃后自首的依法还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甚至还可以免除处罚。但是在交通肇事中逃逸则会加重处罚。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通缉的相关规定:

1、通缉的概念和意义

通缉,是公安机关通令缉拿应当逮捕而在逃的犯罪嫌疑人的一种侦查行为。通缉对公安机关通力合作,动员和依靠广大群众捕获犯罪嫌疑人,打击和制止犯罪,保障侦查和审判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2、通缉的程序和要求

只有公安机关有权发布通缉令。其他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都无权自行发布通缉令。人民检察院需要追捕在逃的犯罪嫌疑人时,应当由公安机关发布通缉令。

公安机关在发布通缉令时,有发布范围的限制。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23条第2款规定,各级公安机关在自己管辖的地区以内,可以直接发布通缉令,如果超出自己管辖的地区,应当报请有权决定的上级机关发布。

在实践中,县级以上的公安机关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可以直接发布通缉令;毗邻的和有固定协作关系任务的省、地、县级公安机关,可以相互抄发通缉令,并报上级公安机关备案。

畏罪潜逃词语解释是犯罪后害怕受到法律制裁而秘密逃跑。

畏罪潜逃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犯罪后害怕受到法律制裁而秘密逃跑。其中,“畏罪”表示犯罪分子对犯罪行为所产生的恐惧,担心受到法律的惩罚;“潜逃”指秘密地逃离,为了避免被捕获而进行隐藏和逃跑。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犯罪分子在犯罪后因害怕承担法律责任而选择逃离的情况。刑法鼓励犯罪分子在犯罪后能够及时回头,主动自首,主动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以获得法律从轻或减轻处罚。

拓展知识:畏罪潜逃

畏罪潜逃是一个犯罪心理和行为现象,它涉及到犯罪学、心理学和法律等多个领域。

犯罪心理:畏罪潜逃源于犯罪分子内心的恐惧,这种恐惧可能来自于对犯罪行为的道德谴责、法律制裁以及可能面临的惩罚。犯罪心理学家研究犯罪分子的动机、心态和行为模式,以了解他们为何犯罪以及如何防止犯罪行为。

逃跑策略:畏罪潜逃者通常会采取一定的逃跑策略,如选择隐蔽的地方居住、使用虚假身份、变换工作地点等。警方和社会组织通过研究犯罪分子的逃跑策略,可以更好地追踪和抓捕逃犯。

法律制裁:畏罪潜逃者一旦被捕,将面临法律的严厉制裁。根据我国刑法,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可能构成犯罪,如逃避侦查、审判或执行等。对于畏罪潜逃者,法律会予以从重处罚。

追逃行动:针对畏罪潜逃的犯罪分子,警方会展开追逃行动。这些行动通常包括发布通缉令、调查犯罪分子的社会关系、分析犯罪线索等。此外,警方还会与国内外合作伙伴密切合作,共同打击犯罪分子。

悔过自新:畏罪潜逃并非犯罪分子的唯一选择。有些犯罪分子在犯罪后会选择悔过自新,主动投案自首或积极配合司法机关处理案件。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获得法律和社会的宽恕。

预防犯罪:畏罪潜逃的发生与犯罪分子的犯罪动机和心理密切相关。预防犯罪需要从源头抓起,加强社会治安、教育、就业等方面的建设,减少犯罪分子的犯罪机会和动机。

社会道德观念:畏罪潜逃反映了犯罪分子对道德和法律的敬畏。加强社会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有助于减少犯罪行为。

案例分析:研究畏罪潜逃的案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犯罪分子的行为特点、心理动态以及侦查方法,为打击犯罪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关问答
畏罪潜逃出境什么后果
1个回答2022-09-16 10:03
要看公安立案了没。如果已立案,逃多久都没有用,自首可以从轻。
畏罪潜逃是贬义词吗
1个回答2022-11-17 06:34
畏罪潜逃是贬义词。 分析: 主要考察词语的词性。
为什么张国锋畏罪潜逃多年,甚至出演电视剧,却没有被认出是逃犯?
1个回答2024-03-16 17:15
演员是一个可以体验百味人生的行业,有的人是科班出身,有的并非科班。但大家有没有听说过罪犯半途成为演员的故事呢?恐怕连小说中都很少见到这种情节,但其实现实生活中就有。此人畏罪潜逃13年,参演了40多...
全文
如果畏罪潜逃会受到什么处罚
3个回答2022-06-25 05:04
畏罪潜逃不会多设个罪 还是原来的罪行 但是从重处理
《猫》一文中的“畏罪潜逃”为何用引号?有什么作用?
1个回答2022-11-17 20:43
这应该是一个你拟人的写法,这个词通常是用来形容人的,用这个词来形容猫会显得更生动形象
说说改句和原句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原句: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改句:我以为它“畏罪潜逃”了?
2个回答2023-01-04 19:44
原句表达的是肯定,表示已经发生,已经确定的意思 改句表达的是怀疑,是对否定的肯定
畏罪难逃有这词吗?
2个回答2023-04-03 13:23
应该是:畏罪潜逃,意思是知道自己做了坏事害怕受到惩罚而逃跑。 畏罪难逃,应该没有这词,可以说成“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潜逃多久算无罪
3个回答2022-10-05 17:14
一般轻微的20年。重的一直有罪
潜逃多少年可以无罪
2个回答2022-05-28 23:35
如果已经立案,那么就不存在超过追诉时效的问题,也就是说不管逃多久都不能脱罪。 ———— 仅作参考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