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求吴江市平望镇的历史名人相关资料

2024-01-02 15:35

不要长篇大论,简介即可。做黑板报急用。谢谢热心的朋友。
3个回答
在平望这块丰腴的土地上,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莺豆湖穿平望而过,碧波荡漾了几千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平望人,是平望的母亲湖。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有先人在这里繁衍生息,并留下了良渚文化和马家浜文化遗址,灿烂的文化造就了富裕的平望,从这里先后走出了周用、朱天麟、殷兆镛、潘柽章等历史名人,也走出了倪征、唐长儒、黄文熙等现代名家。在中国古文明创造者之一烂溪族的后裔中,还走出过鲁迅这样的一代伟人。
平望镇部分历史名人简介:
周用,字行之,吴江平望镇人,宏治壬戌进士,官至吏部尚书,谥恭肃,事迹具《明史》本传。
朱天麟,字震青,吴江平望镇人,寄籍昆山。崇祯戊辰进士。由兵部主事改授编修。后桂王由榔僭号,以天麟为大学士,卒於广西。作品《易鼎三然》成於崇祯庚午,以读《易》譬之食味,溯《周易》之旨者曰“庖然”,发《归藏》之义者曰“漱然”阐《连山》首《艮》之蕴者曰“飶然”,已为怪异。其子目有《混沌谱》、《中化逵》、《气穴》、《孙孙》等三十六名,无一非吊诡之辞,於《经》义丝毫无当也。
殷兆镛,字序伯,号谱经,吴江平望镇人。道光庚子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礼部侍郎。有《斋庄中正堂集》。
潘柽章,字力田,吴江平望镇人。明诸生。有《观物草庐焚余稿》。
翁祥初:(公元1908~1997年),福建上杭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9年参加农民暴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十二军第二纵队第六支队宣传队分队长,第三十六师第一○八团第二连政治委员,红五军团第十四军第四十师炮兵连指导员,第三十九师卫生队指导员。1933年进入红军学校学习。后任红八军第二十三师中级教导队指导员,第六十七团政治处主任、第六十八团政委,红八军团第二十二师第六十九团总支书记、军团野战医院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三团总支书记,军团政治部巡视团巡视员,第二师政治部巡视团主任、军团炮兵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任红一军团野战医院总支书记。1937年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警卫营教导员,八路军后方留守处政治处教育股股长,陕甘宁边区医院副院长。1942年进入延安军政学院学习。毕业后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旅供给部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二纵队第一旅政治部主任,第三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长,华北军区补训团政治部组织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后勤部军需部政委、军区后勤部军事法庭副审判长,军区后勤部油料部政治委员,军区后勤部政治部副主任,解放军第五十文化学校政治委员,北京军区文化学校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7年3月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九岁。

翁大年:(公元1760~1842年),初名鸿,字叔钧,又字叔均,号陶斋;江苏吴江人。著名清朝金石学家、书法家、篆刻家、考古学家。
翁大年精考证,篆刻取法秦汉,结体工致妥贴。侧款作小楷,颇有韵致。

翁文灏:(公元1889~1971年),浙江浙东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近代科学家、前民国“行政院长”。
清末留学比利时,专攻地质学,获理学博士学位,于1912年回国,是当代杰出的地质学家。1934年兼任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焦作工学院”常务校董。

翁运栋:(生卒年待考),著名清朝孝子。
进士,因为父亲去广东后失踪,他找遍千山万水,终于找到了父亲的尸体,将其运回家安葬,被认为是大孝子。

翁广平:(公元1760~1842年),字海琛,号海村,又号莺脰渔翁;江苏吴江平望镇人。著名清朝学者、书画家。
七岁即通四声,却困于童子试,四十七岁始补府学生。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举孝廉方正。

翁方纲:(公元1733~1818年),字正三,号覃溪;顺天大兴人(今北京大兴)。著名清朝书法家。
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长于考证金石,富藏书,金石家鉴赏一派,方纲实开其先。间作印章,姿趣入古。

翁独健:(公元1906~986年),福建福清人。著名现代学者、教育家。
著名的北京大学所在地燕园曾经有一幅流传甚广的对联:“只眼观天下,独脚跳龙门”,这幅下联中所说的,便是翁独健。

翁斌孙:(生卒年待考),字弢甫,号人豪.
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进士,授翰林院检讨。
翁仲同:(生卒年待考),字济可;崇安人。著名宋朝知县。
作官时,自己花钱买地,建造学堂,供百姓的子弟学习。深得民心。

翁正春:(公元1553~1626年),字兆震,号青阳;侯官人(今福建闽侯)。
明神宗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壬辰科状元。

翁心存:(公元1791~1862年),字二铭,号邃庵;江苏常熟人,“翁氏藏书”始祖。
他早年家境贫寒,来到当地的一些藏书楼校勘书籍。好学的他却借藏家之书苦读,才学渐长,对版本、校勘、鉴赏等都很精通。翁心存后来做到工部尚书、户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

翁同书:(公元1810~1865年),字祖庚,翁心存之长子;江苏常熟人。著名清朝大臣。
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进士,授了翰林院编修,曾任贵州学政,詹事府任少詹事。
翁同爵:(公元1814~1877年),字玉甫,翁心存之次子;江苏常熟人。著名清朝大臣。

翁 肃:(生卒年待考),字彦恭;崇安人。著名宋朝大臣。
官至朝散大夫,与翁彦约、翁彦深、翁彦国三兄弟及翁延庆、翁蒙之同姓同乡同朝,皆居高官,时称六桂同芳。

翁承赞:(公元859~932年待考),字文尧,一作文饶,晚年号狭鸥翁,又号螺江钓翁;福唐县文秀乡光贤里人(今福建福清新厝镇漆林村)。著名唐朝大臣。

平望镇的历史名人真不少有十三位其中有位开国少将。
灿烂的文化造就了富裕的平望,从这里先后走出了周用、朱天麟、殷兆镛、潘柽章等历史名人,也走出了倪征、唐长儒。。。。

周用:明〕(一四七六至一五四八)字行之,号白川,吴江(今江苏吴江平望)人。弘治十五年进士。孝宗时为吏部尚书,谥恭肃。为人端亮有节概,书法俊逸。善绘事,得沈周揩授。布置渲染,备极高雅。山水遗劲耨密,远近斐叠,气韵蔼然。喜为诗,有作必题。卒年七十三(一作一五四七卒,年七十二)。《明史本传、列朝诗小集、明画录、国〔清〕朝画徵录、周灿传、静志居诗话》

朱天麟,明末吴江(今属江苏平望)人,后徙居昆山(今属江苏),字游初,一字震青。崇祯进士。累擢翰林编修。清兵陷南都,亡走福州,唐王擢少詹事,署国子监事。顺治四年(1647),桂王以礼部召。次年,擢礼部尚书,寻拜东阁大学士。党争交恶,辞职移居庆远,屡召不赴。八年,清兵进逼,奉命经略左右两江土司,兵未集,清兵逼南宁,从桂王出走,道中病剧,次年卒于广南西坂村。

潘柽章(1626~1663) 字圣木,号力田,平望镇溪港人。9岁从父读,15岁补县学生员。明亡后,他隐居故里致力于学问,综贯百家,尤精史事,著《国史考异》、《松陵文献》。柽章推崇《史记》的体例笔法,与友人吴炎、王锡阐仿《史记》体例撰《明史记》,寄托对亡明的怀念。撰述数年,书已成十之六七时,浙江南浔庄廷龙“明史案”发。因该案有参阅潘柽章、吴炎之名,清康熙二年(1663年)二月,两人遭逮捕,明史稿被焚。同年六月,潘被害于杭州弼教坊,妻沈氏处流刑,北行千里至广宁(辽宁省北镇县),遗腹子矢折,沈氏也服药自杀。潘柽章著作《松陵文献》等由其弟潘耒编入《遂初堂集》。
相关问答
拜求吴江市平望镇的历史名人相关资料
1个回答2024-01-07 01:35
在平望这块丰腴的土地上,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莺豆湖穿平望而过,碧波荡漾了几千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平望人,是平望的母亲湖。 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有先人在这里繁衍生...
全文
吴江市松陵镇的历史名人
1个回答2024-04-18 07:44
在平望这块丰腴的土地上,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莺豆湖穿平望而过,碧波荡漾了几千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平望人,是平望的母亲湖。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有先人在这里繁衍生息,并留下了良渚文化和马...
全文
吴江市松陵镇的历史名人
1个回答2024-05-05 04:35
在平望这块丰腴的土地上,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莺豆湖穿平望而过,碧波荡漾了几千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平望人,是平望的母亲湖。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有先人在这里繁衍生息,并留下了良渚文化和马家浜...
全文
吴江市松陵镇的历史名人
1个回答2024-03-14 18:14
古往今来,吴江大地人文荟萃,英才辈出。自春秋起至明清的二千多年间,涌现了一大批著名的历史人物。据资料反映,属吴江籍或长期生活在吴江的历史人物有140多名,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春秋时期的范蠡,西汉词赋家严忌...
全文
镇江西津渡的资料
1个回答2024-03-06 14:38
西津古渡,坐落在江苏省镇江市内西部云台山麓,曾是长江天堑下游地区主要渡口之一,马可·波罗曾在这里登岸前往江南游历。西津渡古街是我市文物古迹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区,是我市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所...
全文
安吴镇的历史人物
1个回答2024-03-14 20:15
第五伦、第五颉、第五访、第五种、第五均、第五居仁、王应选、张鉴、王徵、王徽、张炳璇、张重龄、张鼎梅、张鼎望、王承烈、王介、周莹、吴宓、仵德厚、毛念修、刘屏山(刘维藩)。
吴江市松陵镇的历史名人
1个回答2024-01-04 08:26
在平望这块丰腴的土地上,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莺豆湖穿平望而过,碧波荡漾了几千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平望人,是平望的母亲湖。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有先人在这里繁衍生息,并留下了良渚文化和马家浜...
全文
镇江市外国语学校的师资
1个回答2024-03-02 02:57
潘晓芙 中学高级教师、省先进工作者,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特级教师,镇江市人民奖章获得者,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市科技标兵,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市政协委员 眭锁炳 中学高级教师 镇江市中青年骨干教师...
全文
吴越个人资料
1个回答2024-04-06 23:01
吴越 -中国大陆女演员吴越(1976年5月23日-),中国女演员,上海人。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曾在《和平年代》、《口红》等电视剧中大放异彩,吴越还因电影《菊花茶》获得2001年大学生电影节最受欢...
全文
吴国的资料!!
1个回答2024-04-24 06:32
1、吴国(约前11世纪—前473年)是周朝时的一个诸侯国,姬姓,其国境位于今苏皖两省长江以南部分,后扩张到除徽州地区以外的苏皖两省全境。据史料吴国都初期在无锡梅里,但据考古材料吴国初期国都可能在江阴市...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