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来历名人事迹80

2024-01-04 07:42

3个回答

清明节,相信大家并不陌生,约在四月五日前后。古人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以这种岁时历法来播种、收成,清明便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在春分后十五天,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所以,“清明”本为节气名,后来加了寒食禁火及扫墓的习俗才形成清明节的。


在春秋战国时期,晋献公的一个妃子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当君主,使坏害死了太子。太子有个弟弟叫重耳,他为了躲避妃子的迫害,就离开了家乡,四处流亡。

在重耳流亡的时候,他过得很凄惨。以前跟着他一起逃出家乡的臣子大多离开了他,只剩下几个忠心耿耿的人,其中有一个人叫介子推。

有一次,重耳饿晕了,介子推为了救他,就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给了重耳,救了他一命。
19年后,重耳回到国家做了君主。苦尽甘来,他决定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奖赏。可是,他唯独忘了奖励介子推!

有人为介子推鸣不平,重耳才猛然想起,觉得很愧疚,于是马上让人去请介子推来接受奖赏。可是介子推很不喜欢做争功讨赏的人,他就悄悄躲进了山里。

怎么办呢?有人给重耳出了一个主意:“不如放火烧山吧!三面点火,留下一面,介子推没有地跑,就会自己走出来了。”

可是,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也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重耳带着众人上山一看,介子推抱着一棵柳树已经死了。介子推的身体挡住了柳树洞,洞中有介子推写的诗,劝勉重耳要当一个清明的君主。

重耳难过极了,哭了很久,然后他将介子推安葬在那棵烧焦的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重耳下令在山上建立祠堂。因为他很后悔放火烧山,所以把这天定为寒食节。每年这天大家都不能生火,只能吃冷食。

第二年,重耳又领着大臣们登上了这座山,祭奠介子推。

走到那棵烧焦的老柳树前,他们竟然看到老柳树又复活了!绿枝千条,随风飘舞。重耳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就像又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柳树前,珍爱地掐下一根柳条,编成圈戴在头上。他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把这天定为了清明节。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全国因各地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上或细节上的差异,各地节日活动虽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共同基本礼俗主题。每逢清明时节,人们无论身处何方,都会回乡参加祭祖活动,缅怀祖先。

清明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在祖先祭祀仪式中慎终追远,在踏青郊游中享受春天乐趣,文化传承与身心调适是清明礼俗文化的重要功能。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清明节兼具节气与节日两大内涵,清明节气在时间和气象物候特点上为清明踏青习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人们乃因利趁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

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踏青习俗由来已久。清明期间正是春风得意、春意盎然的时节,万物萌动之时,迎春郊游于野外早就已成为风俗。

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踏青风俗至唐宋尤盛。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见,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

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节日。据史书记载,三国时期,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汉书.严延年传》记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随着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越来越强固,远古时代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了“五礼”中,之后朝廷的推崇也使墓祭活动更为盛行。
相关问答
清明节的来历名人事迹80
1个回答2024-05-31 08:49
清明节,相信大家并不陌生,约在四月五日前后。古人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以这种岁时历法来播种、收成,清明便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在春分后十五天,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
全文
80年代乐清童谣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5-28 22:30
小蜻蜓 小蜻蜓,纱翅膀, 飞来飞去捉虫忙, 低飞雨,高飞晴, 气象预报它最棒。
清高的名人及其事迹
1个回答2024-03-16 10:55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幽然见南山。 李白: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浊我独清。
邓清清的邓清清事迹
1个回答2024-05-21 15:23
终于,邓清清被武警水电三中队的抢险官兵救了出来。让陈老师与官兵们感动的是,这个女孩被救出时,还在废墟里面打着手电筒看书。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她的诚实...
全文
张官清的事迹?
1个回答2024-02-14 19:23
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要积极弘扬...
全文
关于林清玄的事迹
1个回答2024-03-09 20:35
林清玄,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台湾高雄人,一九五三年生。毕业于中国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
全文
关于林清玄的事迹
1个回答2024-03-11 09:27
他17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出版第一本书之后一发不可收,走上了文学之路。作品有报告文学、文艺评论、剧本等,最有成就的是散文创作。讲座时的林清玄30岁前得遍了台湾所有文学大奖:国家文艺奖、中山文艺奖、...
全文
明清历史名人及事迹
1个回答2024-04-09 13:25
民族英雄郑成功,于1662年打败侵占台湾38年之久的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了我国神圣领土,写下这首《复台》诗。诗作高度概括了收得台湾的艰难历程,无限深情地抒发了自己与将士们同甘共苦、生死相依的血肉深情。...
全文
武林群侠传2字迹不清怎么办
1个回答2023-07-31 04:30
发现一只未来人!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