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的历史沿革

2024-01-04 08:41

1个回答

先秦时期,凉州区磨嘴子、天祝县东坪的马家窑文化,凉州区皇娘娘台、海藏寺的齐家文化,民勤县沙井子、古浪县暖泉的沙井文化等,证明从那时起武威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

周为雍州,春秋以前为西戎占据。

秦为月氏驻牧地。

前174年 (西汉文帝前元六年),匈奴击败月氏,占领河西。

匈奴休屠王筑盖臧 (即姑臧)城。

据武威籍清代著名史学家张澍的《凉州府志备考》载:“前126(汉武帝元朔三年),改雍州曰凉州,以其金行,土地寒凉故也。”凉州从此得名。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出陇右击匈奴,使整个河西走廊纳入西汉版图。

公元前106年设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武威郡辖10县,以姑臧(凉州区)为治所。

三国时,公元220年(魏黄初元年)十月,文帝曹丕重置凉州,辖武威等七郡,州治武威郡姑臧县,武威郡辖9县。

西晋时,马隆任武威郡太守时辖7县。

东晋十六国时,河西进入了“五凉割据”时期,武威郡辖9县,其中姑臧县曾是“五凉”中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的都城。

隋朝时先设凉州,607年(大业三年)改州为武威郡,郡治为姑臧。

617年(大业十三年)七月,武威郡鹰扬府司马李轨举兵反隋,占领河西,建大凉国,定都姑臧,建元安乐。

619年(唐武德二年)被李渊所灭。

唐初仍沿用隋朝建置,627年(贞观元年)唐分全国为10道,凉州属陇右道。

742年(天宝元年)又改凉州为武威郡。

公元764年,武威被吐蕃占据。

五代宋元时期,为西凉府。

其中,西夏占据武威时期,武威为西夏辅郡。

明置凉州卫。

清初袭明制。

1724年(雍正二年),撤凉州卫、镇番卫、永昌卫,分别设武威县、镇番县、永昌县;撤古浪守御千户所,置古浪县;撤庄浪卫,置平番县,并设庄浪厅。

同时,置凉州府,辖武威、永昌、镇番(今民勤)、古浪、平番(今永登)五县及庄浪厅,府治武威县。

民国时期,先废府、州,设道。

武威、永昌、镇番、古浪、平番、张掖、东乐、山丹、抚彝9县属甘凉道。

后又废道设行政督察区。

1934年至1943年,全省陆续设立行政督察区。

1936年7月1日,第六行政督察区成立,辖武威、民乐、民勤、永昌、山丹、张掖、临泽、古浪8县,治所武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 *** 永登县天祝区委、天祝区公所成立。

1949年10月14日,武威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成立,下辖武威、永登、景泰、古浪、民勤、永昌6县。

1950年1月,甘肃省人民 *** 决定,将永登县天祝区公所改为天祝自治区(县级)。

是年5月23日,甘肃省人民 *** 命令,撤销张掖专区,张掖、民乐、山丹三县划归武威专区。

武威专区辖武威、景泰、张掖、民乐、山丹、永昌、古浪、民勤、永登9县及天祝自治区。

1953年12月23日,天祝自治区改名天祝藏族自治区。

1955年7月17日,天祝藏族自治区改名天祝藏族自治县。

是年10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武威、酒泉两专区合并,成立张掖专区。

1958年12月20日,撤销古浪县建制,将古浪县行政区域并入天祝藏族自治县。

1961年11月25日,国务院决定恢复武威专区,12月15日恢复古浪县建制。

恢复后的武威专区辖武威、民勤、永昌、古浪和天祝藏族自治县。

1963年10月24日,国务院决定将永登、景泰两县划归武威专区。

1969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的阿拉善右旗划入武威专区。

1970年3月25日,永登县划归兰州市。

1979年7月1日,国务院决定将阿拉善右旗交由内蒙古自治区管辖。

1981年2月,永昌县划出武威地区,归新设的金昌市管辖。

1985年4月1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武威县,设立武威市(县级)。

同年5月14日,景泰县划归白银市。

至此,武威地区辖武威市及民勤、古浪、天祝三县。

2001年5月9日,国务院同意撤销武威地区和县级武威市,设立地级武威市。

市人民 *** 驻新设立的凉州区。

武威市设立凉州区,以原县级武威市的行政区域为凉州区的行政区域。

武威市辖原武威地区的民勤县、古浪县、天祝藏族自治县和新设立的凉州区。

是年8月1日 *** 武威市委成立。

相关问答
威宁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4-15 03:01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是贵州省面积最大的民族自治县,贵州省直管县试点。位于省境西北部,北、西、南3面与云南省毗连。面积6295平方公里,人口约140.2万;其中彝、回、苗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23...
全文
威海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2-04 22:51
威海市历史悠久。据境内古文化遗址出土文物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境内之远古历史,已经难考。《史记·夏本纪》云:“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西汉孔安国曰:“东表之地称嵎夷。”清胡谓...
全文
威远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2-12 09:25
宋时,威远镇一带名为“牧马营”、“牧马苑”。明嘉靖十四年(1535)修建城垣后,定名为“威远堡”。城垣东西宽125丈,南北宽118丈,高3丈,根厚2.4丈,顶宽1丈。后曾设过“游击营”,又称“威远...
全文
西宁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3-08-12 10:33
好像找人才行。
西工大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2-28 06:15
西工大,是西北工业大学的简称。学校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1938年成立于陕西省汉中市,1946年迁至咸阳,1952年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的航空工程系组建华东...
全文
方山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3 11:39
方山,桥搭亦称茄前方城山,古称龙山。清《禹州志》载:方山有“五龙壁”或“九龙壁”之称,故呼为“龙的故乡”。因地处中原人类始祖活动的中心地带,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景点繁多,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比较著...
全文
句容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3 13:51
句容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众多。 句容于西汉朔元年(公元前128年)置县,迄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 句容,《禹贡》为扬州之域;春秋属吴;战国属越,楚并越遂属楚;秦属鄣郡。 ...
全文
灵宝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4 08:29
灵宝地处黄河中游,属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位居豫秦晋三省交界的枢纽地带。境内的函谷关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是古代通洛阳、达长安、连京都、接帝畿的要冲,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早在约17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
全文
南宁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20 09:57
南宁历史悠久,古代属于百越之地。越族分枝繁多,史称“百越”,其中西瓯和骆越两个支系,就是南宁壮族的先民。 秦始皇帝二十三年(前214年),秦朝统一岭南,置桂林郡、南海郡、象郡。南宁属桂林郡辖地。汉...
全文
长山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4-07 19:31
[沿革]原属长山县,从南北朝至1956年一直是长山县县治所在地。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武强县为长山县,县治移入今山东邹平县长山镇,隶淄州。大业三年,隶齐郡。武德元年(618年),隶邹州。八年(6...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