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优秀家训家规家风故事

2024-01-04 10:46

1个回答
每个好的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风…在每个美好幸福的大家庭中,都会因为爸爸妈妈的陪伴而温暖,同时也伴随着家风的和谐气息。
一个好的家风可以让一个孩子很好的成长,而我就生活这样一个很好的家风中。在家中父母难免会因为一些磕磕碰碰而吵架,但他们从不会互相指责、斥骂,更多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他们理性的一面。平时在家中妈妈也会常常唠叨在学校应该怎么尊重老师同学,更会讲一些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时间久了我脑海中也会时不时的出现这几句话,与其说她是生我养我的母亲,不如说她是我人生的第一个导师。
每次饭桌上的话题都是最多的,我总是觉得每天的这个时候都是对一天的总结,当然饭桌上的礼仪是一定要遵循,妈妈常常对我警告的有这几点:1、吃饭不要狼吞虎咽,嘴巴不能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2、吃饭时严禁边吃饭边大声说话。3、不能翘腿。等等……虽然还有很多条的规矩但是正是因为有这些束缚着我让我更好的成长。而我和妈妈之间也不仅仅只有这些法则。
“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玩的时候玩!”母亲嘴中也总是挂着这句话。是的,该学习的时候学习:我和妈妈做了一个作息表,周一至周五毫无疑问的是学习,一直到周六下午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在加上课外的练习。该玩的时候玩:每个周日妈妈都会带我出去玩,虽然名义上是“玩”,但是每次出去都会遇上一些形形色色的人,这也算是让我“长了见识了”。
常常会听到旁边的人会被这么赞扬“这个孩子真有修养,看上去就很乖的样子。”我想之所以这个孩子会被人这么夸奖是因为她长期处于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中,一个人的修养是一时装不来的。就好比街上的一些小混混他们何尝不是处于一个不好的社会环境中,而且他们大多数家中都不会有一个良好的家风,才会导致他们这样,相反如果他们的家人更多一点关爱他们,家中也没有什么不好的风气,他们也不会迈出小混混的这一步。
所以我们要建立好家风好家训,父母在家中要学会树立好榜样同样也要与孩子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在孩子面前更要学会抑制住自己不好的情感;孩子也要学会设身处地的去理解父母,尽量做最好的自己,展现在父母眼前。
相关问答
优秀家规家训有哪些?
1个回答2023-01-04 10:14
 优秀家规家训有如下: 1、成家子,烘如宝,败家子,钱如草。 2、赡养父母,教育子女,创业致富,勤俭持家。 3、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兢兢业业读书,勤勤恳恳治家。 4、尊老爱幼,长幼同...
全文
十条简单的优秀家规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22 11:09
十条简单的优秀家规如下: 1、见人首先打招呼,这是基本礼貌。 2、在公共场合讲话,尽量控制音量,不要打扰第三人。 3、不耐简愿意告诉妈妈(爸爸)的事,可以告诉爸爸(妈妈),但是不要都...
全文
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训犬大师?
1个回答2024-05-05 14:29
训犬必须有天赋,爱犬。有耐心,细心,懂犬的习性,然后去请教警犬训练基地过部队训犬基地的大事。
优秀家训家规家风作品
1个回答2023-10-02 08:05
家规家训家风如下: 1.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2.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3.子女的事不要干涉,放手让位给后辈来当家,不摆老资格。 4.遇合...
全文
社区开展家风建设方面,挖掘优秀家规,家训,怎么在市区开展家风
1个回答2024-03-19 03:25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
全文
优秀行规生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9-30 11:40
“优秀行规生”可能是指一些教育或者学校机构中的典型学生或者榜样人物,他们通常有宴桥春良好的品行,擅长掌握和执行规章制度,同时在学业或者其他方面都表现出了积极向上晌耐和出色的成绩和表现。一些学校或者机构...
全文
军训优秀事迹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2-01 13:37
先写一下获奖的感受,再写一下军训的经历,最后表达一下对教官、对老师的感谢。 1、如果能在高强度的军训中不请假,不装病,不偷懒,这就是优秀事迹啊,真正的优秀事迹并不是有多么的轰动,也不是要多么的感...
全文
优秀家风家训的背景故事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1-19 02:33
写自己祖祖辈辈或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发生过的有教育性意义的故事
如何成为优秀的管理者培训感想
1个回答2024-01-25 22:10
么从管理者的角色定位。从五个要素来看,要想使企业或组织管理高效化,管理者一定要有职业化的意识和先进的理念,能够认识到管理能力对提高组织效率、提升企业未来竞争力的重要性。管理人员的能力真正提高了,...
全文
请问优秀员工哪位培训老师讲的好?
1个回答2024-02-18 13:16
张金洋老师认为理念与认知是心态的来源,是态度的关键,并直接影响个人的行动。因此,员工是否同甘共苦,是否有着优秀的忠诚和敬业品质,是否能积极看待危与机,关键在于员工的心态,员工心态的调整则急需企业的重视...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