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条农村小学教师简短的典型感人故事,用于演讲,急,谢谢

2024-01-04 18:46

1个回答
第一
好大一棵树

----一个农村小学教师、我的父亲的故事

“好大一棵树,绿色的祝福,你的胸怀在蓝天,深情藏沃土……”,著名歌手那英演唱的《好大一棵树》曾经深深地打动许多人,而这首歌,也正是福安市溪潭学区小学教师缪联奇人生的真实写照。

山旮旯里燃明灯

1973年9月,缪联奇从白云山下的穆云乡燕科民族小学调到海拔600多米的溪潭镇岭头村任教。这是一所初小校,只有三个年级36名学生。由于交不起学费,适龄儿童入学率只有40%,800多人的山村,没有一名初中毕业生,青壮年基本上是文盲、半文盲。

望着乡亲们祈求的目光和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读书的眼睛,缪联奇老师彻夜难眠。经过几夜的辗转反侧后,他找来村干部商量,由每个生产队每学期出资5元,用作民办教师工资和办公费开支,全村孩子一律免费入学。这个办法一公布,即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学生一下子猛增到86人,入学率达94%。

学生增加了,两个教师没办法应付,缪联奇让妻子放弃在周宁教民办,到岭头村教一年级。学校一时没有民办教师编制,他就让妻子义务教书。他自己则担当起小学三、四、五三个年级,语、数、体、音、美、自然等二十几门课程的复式教学任务。白天干满8个小时,晚上他还办起了扫盲班。饱尝没有文化之苦的村民们在白天辛勤耕作后,晚上纷纷提着用玻璃罐头瓶自制的煤油灯涌向学校。

琅琅读书声淹没了夏夜的蛙鸣和冬日寒风的呼啸。经过几年努力,岭头村在溪潭镇第一个实现基本无文盲村。1975年9月,岭头村第一届10名小学毕业生全部考上初中。1980年9月。岭头村民敲锣打鼓欢送第一名大学生到南京工程学院就读,缪联奇像一盏明灯,照亮了贫瘠、荒凉的山旮旯。

一片深情藏沃土

岭头村没有校舍,近百名学生借在张姓祠堂的走廊、大厅、戏台上上课。每逢下雨,到处漏水,学生们则一边上课,一边不停搬动课座椅避雨。缪联奇到岭头小学后,积极争取上级拨款,在村宣传队、群众的大力支持下,赶在第二学期开学前,盖起了3间土木结构的教室。缪联奇则利用暑假时间,自己动手,为学校安装上了3面门,12个窗户,孩子们终于有了一个可避风雨放得下书桌的学习场所了。随着时间推移,3间校舍历经10余年风雨剥蚀,变得日益衰破。1989年,缪联奇多方奔走,筹资重建学校。工程开工后,他带头义务劳动。当时岭头村不通公路,4万块砖运到10里外的康厝乡施洋村,年过半百,双鬓斑白的缪老师和群众一道挑砖,挑涂料,百十斤的担子压在肩上,还要翻山越岭,缪老师大汗淋漓,双腿发软,但为了山区的教育事业,吃苦流汗又算什么?孩子们放学后也跑去用稚嫩的肩膀去扛砖,一块,两块,像燕子衔泥一样搬回了所有的建筑材料。节假休息日,缪联奇和其他教师一道拌沙浆、筛沙,整整一个学期,他没有歇过一天。新楼初步建成了,为省下一笔油漆工钱,缪联奇又泡进去整个暑假,自己动手,把建筑面积240多平方米的校舍油漆一新。

缪老师热爱教育事业,对待学生如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1996年9月,他调到偏僻的瓜溪民族小学。这里的学生来自子庄、外瓜溪、里瓜溪、桦林、条罗、白照、南山等9个行政村,远的离学校5公里,学生带饭到学校,中午,就着咸菜配凉饭,缪老师心疼了。孩子小的才7岁啊!他跑到溪潭镇批发回一大包海带、大紫菜、猪油、味精、盐巴,发动妻子免费为学生寄炊。午饭时,不仅为学生端上热饭,而且每桌还摆上两大碗紫菜汤。菜汤飘香,学生由原来的50多人增加到90多人,寄炊的多时达26人。家长们受感动了,纷纷送来柴火、蔬菜,缪老师夫妇的菜汤被誉为“普九菜汤”,成为人们的美谈。

风雨如磐终无悔

选择了农村教师这个职业,就意味着在选择了高尚的同时,也选择了艰难和清贫。岭头村离缪老师老家穆阳镇10公里。10公里青石岭蜿蜒向上盘施,青石岭之巅就是岭头村。在岭头,每学期开学,他总是一头挑着年幼的孩子,一头挑着粮食、衣服,在高高的青石岭上艰难攀登。在岭头19年,19年住祠堂,由于海拔高,春季来时,祠堂木板、墙壁发霉,夏天地上则长满青苔,每逢下雨,脸盆、水桶都得用来盛水。生活工作艰苦是一方面。更艰难的是缺医少药。一次,3岁的儿子出麻疹,烧41度,抽筋、昏迷不醒,无医无药,一家人抱头大哭。一个青草医闻讯后,冒雨上山挖草药,才捡回了儿子一条命。有许多次领导让他调到方便一点的学校,可他总是想,艰苦的地方其他老师未必呆得住,那孩子们怎么办?他割舍不下的是那一群山村的孩子啊!

缪联奇劳碌一生,一生清贫。连孩子读大学,他也是靠向亲朋借贷。坚持过来的。物质上贫乏,可他精神上却是富有的。他教书36年,输送合格小学毕业生近400名。数十人考上大中专院校,有的还赴美留学,有的当上市长,可谓挑李满天下。他本人也40多次受到各级表彰,多次评为优秀农村教师,并当选为福安市七届人大代表。

胸怀在蓝天,深情藏沃土。回首走过的路,多少风雨沧桑,多少悲欢离合,但缪老师却坦然地说:今生无悔

第二
开学的第一天,汤老师对班上五年级的小朋友撒了一个谎。她说她绝不对任何小朋友有所偏心。事实上,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歪歪斜斜坐在前排的,是个名叫泰德的小男孩┅┅。

  泰德四年级的时候,汤老师便注意到他了。泰德老和其它孩子玩不来,衣服脏脏绉绉地,好象也从来没洗过澡似的,泰德实在是个不讨人喜欢的孩子。汤老师只要一看到泰德的作业,几乎可以闭上眼睛,想也不用想地打个大“?”,然后画上一个大“F”(不及格)记号。

悬殊的记录

  学校要求每一位老师检阅学生过去的学习记录。汤老师把泰德的成绩单留到最后才看。只不过看完了泰德的学习记录,汤老师大大地吃了惊!

  泰德一年级的老师写道∶聪明活泼,成绩好,有礼貌,讨人喜爱。

  二年级老师的评语是∶功课好,人缘好。可惜母亲病重,家庭生活压力大,使他忧愁。

  三年级的老师说∶母亲病故,父亲冷漠。泰德学习努力,但需要极大的关心及辅导。

  四年级老师写道∶学习兴趣低落,不擅交友,经常在课堂上打上瞌睡。

  现在,汤老师终于明白泰德的问题所在。

想到自己对这孩子的偏见,汤老师觉得十分羞愧。圣诞节前,学生们给老师的礼物,不是用耀眼的缎带绑着,便是漂亮的包装纸包着。只有泰德的礼物,塞在一堆黄黄绉绉的纸袋里。汤老师在全班小朋友面前打开泰德的礼物。当大家看到老师打开的,是一条缺了好几个珠子的手炼及一瓶用掉了大半瓶的香水。小朋友们全笑得前俯后仰,直到汤老师正经八百地戴上手炼,又在手腕上轻轻抹上几滴香水,并且称赞泰德的礼物很特别,小朋友们的笑声才渐渐压低了下来。

  放学之后,泰德特意留下来。他对汤老师说∶「老师,你今天闻起来和我的妈妈从前的味道一模一样。」

等到所有的学生都离开了之后,汤老师在教室里至少哭了一个钟头。

教“书”与教“人”

  从那天起,汤老师不再教书了,她开始教学生。

她尤其注意小泰德。汤老师多花一点时间在泰德身上,泰德的心思便多专注一点,汤老师多鼓励泰德一下,泰德的反应便又更快些。一学年下来,泰德成了全班最聪明,功课最好的学生。汤老师虽然告诉全班小朋友她绝不偏心,但是不知不觉中,泰德早已成为汤老师心中的最爱了!

  一年之后,汤老师在办公室门缝里看到一张泰德塞给她的小纸条∶汤老师,您是我一生中遇过最好的老师。

  六年之后,汤老师收到了泰德的一封信∶汤老师,我今年就要从高中毕业了,我是全班的第三名。您仍旧是我一生中所遇过最好的老师。

  又过了四年,泰德捎了封信给汤老师,告诉她生活虽有压力,但他决心要完成学业。今年他将以第一名成绩从大学毕业。泰德说∶汤老师,您还是我最喜欢的老师。

  时光匆匆,转眼又是另一个四年,泰德的下一封信写着∶大学毕业之后,我决定再继续深造。汤老师,您仍是我心中最敬爱的老师。这一回,泰德的署名长了一点,信尾的签名是∶史泰德医生。

  故事并没有到此结束。汤老师在春天时又收到泰德的一封信,信上说他就快要结婚了。泰德的父亲两年前病逝,泰德想征得汤老师的同意,请她参加婚礼,并且,坐在婚礼中的父母席上。

学生的婚礼

  当然没问题!汤老师喜孜孜地同意了。

猜猜汤老师做了什幺?婚礼上,她戴着多年前泰德给她的那个缺了好几个珠子的手炼,又擦了“闻起来像泰德妈妈”的香水。

  泰德和老师互相拥抱,史泰德医生在汤老师的耳边说∶「谢谢老师当年对我的信任,教我重拾自信,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汤老师泪眼蒙眬地说∶「泰德,你错了,你才是那个教我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的老师。教过你之后,我才真知道如何教学生呢!」

第三
相关问答
写当代农村生活的短篇小说以及对比文本
1个回答2022-06-10 13:35
穆斯林的葬礼呗
农村大学生回去当教师有什么条件?
1个回答2024-02-22 10:44
网友一: 现在农村教师大多是中专以上学历,师范毕业居多,也有民办教师转正的,全日制本科也有,小学不多,中学较多。农村大学生回去当教师需要有本科毕业证,学士证,教师资格证,通过公开招聘考试,达到规...
全文
南方题材的农村类型电视剧及电影
1个回答2022-10-25 16:01
闹眼睛还上班
老农民的原型是哪个村
1个回答2024-04-01 05:16
老农民的原型不是哪个村。 《老农民》这部剧的故事背景在山东黄河岸边的麦香村,新中国刚成立时期,以牛大胆为首的贫农都分到了土地,而从北平归来的知识分子马仁礼因为是地主的儿子一夜之间一无所有。 ...
全文
部分农村人请喝喜酒,一请就一条村,但很多都不去,他为什么这样做呢?
1个回答2024-01-21 00:02
讲农村人的故事,谈农村人的生活,大家好。 农村人都是比较朴实实在的老农,一般请村里人和喜酒是因为热情。 我们村子里一般有的人家里生了小孩,就会宴请全村人去家里吃酒。都是乡里乡亲的,大家平时关系比...
全文
农村题材短篇小说
1个回答2024-01-31 00:06
迟子建的《酒鬼的鱼鹰》 沈从文《边城》 鲁迅的《故乡》和《祝福》 还有茅盾的《春蠢》 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 夏衍的《包身工》 赵树理的《三里湾》 李准《不能走那条路鲁彦、许钦文、蹇先艾、台静...
全文
农村题材短篇小说
1个回答2022-05-02 04:07
咱们的牛百岁
农村文案短句生活现实?
1个回答2024-01-31 03:41
最喜欢雨后乡村泥土的味道,夕阳下炊烟袅袅的祥和,夜晚虫鸣的宁静,时而听得到犬吠,时而听得到家禽在嬉闹。乡村的夜空有那么大,一抬头就是满天的星星。
农村二条是有个姐姐
1个回答2024-02-16 23:31
和男友是大学研究生同学,以前大概知道他家里条件不是太后,目前谈了大半年了,对他家的情况了解更多了。家里是农村的,有两个姐姐,他是唯一的儿子,所以他父母年级比较大了,60左右了,身体也不太好,目前就...
全文
农村孩子进城读书一需要什么条件
1个回答2024-02-17 23:21
干嘛要分农村孩子还是城里孩子 我当初也是农村去城里读书的 成绩好就行 成绩不好有咋样 只要有一技之长就行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