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村的历史名人

2024-01-05 07:04

1个回答

伯逊公世代官宦之家,定居后不忘儒业,且先父曾任长溪知县,知名人士来往不绝,在众人促成之下,即创建“梅峰书馆”,开馆授业。近者咸村,川中,远至霍童、七都、蕉城俱有少年至梅山求学,自此数百年以来,“梅峰书馆”文人辈出,名声鹊起。明刑部尚书(时任刑部给事中)林聪曾多次亲临梅山,切磋文学,并主持梅山村族谱修纂工作,其时经媒介引荐与汤满娘喜结良缘。林聪及其后人屡为梅山题词献匾,林聪赠联“翠黛娥眉应验夫人两朝诰轴,青云仕路还期子侄百代书香”一副,珍藏数百年,可惜此文物为“文革”所毁,不复存在。翰林院编修、国史馆总纂魏敬中,赠“天下无不是底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弟兄”楹联一副永为佳藏。梅山文人汤大达参加福宁府考亚元科取案元,获赠“文魁”匾,现悬挂宗祠;汤聘莘考取县学第四名科列一等;汤子甘宣统辛亥科考取全闽两等检定教员第一名得赠“贡元”号。汤学熙1963年考取福建省医科大学,为周宁县考取医大第一人;其子汤松云1991年参加宁德地区高考,获理科第一名并录取复旦大学,名列全省第二名;其女汤勉芝,1994年北京师范大学并获得博士学位,现居美国。

相关问答
梅村历史名人
1个回答2024-03-15 20:30
古人,西周周文王的大伯父。把位子让给周文王的父亲然后逃到梅里
梅村镇的人文历史
1个回答2024-01-04 15:44
梅村不仅物产丰富,而且风景秀美,人杰地灵。历史上这里曾是长江下游居民沿秋浦河朝拜九华山的必经之路,鼎盛时期呈现过“商贾如云,货物如雨,朝圣如龙,香火如风”的景象。现今错落的山村,幽寂的田野,叠翠的山...
全文
无锡梅村为什么叫梅村
1个回答2024-02-18 19:45
梅村古名梅里,早在三千二百多年前,西周周太王长子泰伯,为达成父王想立三子季历的愿望,偕二弟仲雍托辞采药,夜奔江南,拴马于枯树桩。到清族启早,见枯枝上梅花朵朵,喜出望外,顿悟此地当为宝地。于是为其取“梅...
全文
梅村泊渡河的历史。
1个回答2024-01-03 15:42
梅村作为勾吴国的国都长达6个世纪,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和传说,我们穿过时空的隧道,可以领略勾吴国的风采以及可歌可泣奋斗史,现撷取民间传说一束,以飨读者。 皇渡河 传说商末,泰伯、仲雍奔荆蛮,周...
全文
南安梅山上仙村
1个回答2024-02-09 11:12
东街道、西街道、中街道、西宁、卫山、渔村、小迳、汇美、新康、省水电二局、新世界、永和、宁西、仙村一、仙村二、公平16个社区;久裕、南安、南埔、新墩、西洲、东洲、白江、坭紫、新街、黄沙头、石下、瓜...
全文
梅村名人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5-20 20:00
章治康、泰伯、
林家村的村史由来
1个回答2024-03-12 07:44
据传,林氏先人从河北省枣强县迁至此地,以姓命名为林家村。相传早年间谢氏先人自县城小邝家迁来,故该村有林、谢两姓。
新安村的村史简介
1个回答2024-03-10 09:04
新安村位于垦利县城以南,黄河路以西,东靠黄河路,西邻新民村,南造一分干渠,一九五三年由寿光围子迁来,取名新安村,当时45户,人口156人,可耕地面积2100亩,由于近几年县城扩建,该村人员不断增长...
全文
新安村的村史简介
1个回答2024-05-24 06:43
新安村位于垦利县城以南,黄河路以西,东靠黄河路,西邻新民村,南造一分干渠,一九五三年由寿光围子迁来,取名新安村,当时45户,人口156人,可耕地面积2100亩,由于近几年县城扩建,该村人员不断增长...
全文
梅溪村位于哪里
1个回答2024-03-05 16:32
梅溪村位于丈亭镇西北部,东与寺前王村的张孙自然村接壤,南与汇头、龙丰村交界,西邻余姚城区凤山街道,北面紧连慈溪市横河镇大山村,村委驻地位于俞家岙自然村的陆家山顶,距政府驻地6公里。村域面积8.28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