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幼儿看图说话来增强口语表达能力的研究

2024-01-06 17:21

1个回答
内容提要:
语言是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现象,是一种社会上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更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可见语言对人社会生活的重要性。幼儿园语言教学不能只重视对幼儿进行语言知识的灌输,而应更看重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中班幼儿在经过小班系统的听力训练后,教师应重点培养其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看图讲述是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的功能主要有发展口语表达力、发展观察力、发展思维与想象力、丰富有关知识、培养良好的品行与情感等,非常适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因此我以看图讲述为主线,为幼儿创设环境,展开研究,以幼儿为主体,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更有效的发挥出图片的教育功效,从而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我园地处城乡结合的新场镇,幼儿有来自农村的,也有很多来自于外来务工家庭,在没有进入幼儿园学习之前,大多幼儿都是由祖父辈带领的,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多停留在叠字、词语上,多数用本地方言进行交流,口语表达能力发展较差。因此,我班决定利用看图说话来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所谓在看图说话中培养中班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就是指利用图书这一载体,加上创设良好的说话环境,激发幼儿在同伴、教师面前大胆说话,并乐意参与教师组织的各种看图说话游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二、课题的目标
(一)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中班幼儿围绕主题说话的习惯,并愿意在同伴面前表达自己的思想。
(二)有兴趣地运用各种感官,理解实物、图片和情景,并尝试用整句正确地说出讲述对象的主要特征或相关知识。
(三)乐于参加教师组织的各类游戏活动,并在游戏中大胆的说话。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
(一)了解我班幼儿口语发展水平的现状。
(二)使用看图说话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游戏活动,从而激发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兴趣。
(三)设计观摩评比活动,验证看图说话活动对于培养中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方面的影响。
(四)整理归纳,总结利用看图说话提高中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相关内容。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一)制定方案,收集资料
1、针对我班幼儿口语发展现状,制定出适合在我班开展进行的课题研究方案。
2、查找资料,了解中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水平及评价标准。
3、设计问卷,调查我班幼儿在幼儿园以外时间口语表达方面的信息。
(二)分析试验,实践研究
1、整理分析问卷调查的结果,了解我班幼儿当前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水平,探寻使用看图说话活动来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最佳时间、方法。
2、利用加入了看图说话内容的教学活动、游戏等激发幼儿口语表达的兴趣,增加幼儿进行交流的数量。
3、制定课题研究测查表,包括前测表和后测表。主要是评价幼儿在学期初和学期末的口语表达能力发展情况。
(三)统计数据,撰写报告
整理资料,统计数据,总结看图说话活动中的指导策略,最后撰写研究报告。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创设丰富多彩的阅读环境
首先,为幼儿创设一个光线充足、空间适量,相对安静的阅读区,这里陈列的图书是幼儿感兴趣的动物故事书、英雄人物故事书及科普类读物。提供大量适应本年龄段幼儿阅读的材料,把书放在孩子伸手可及的地方,营造一个自在、有趣,而且丰富的阅读情境。其次,每两周更换一次图书内容,可轮流替换,以保持新鲜感。也可让幼儿自己带书来幼儿园交换着看,让幼儿接触到更多的不同题材的、不同类型的读物。让孩子多一些机会拿起书,多一些机会和书建立感情,培养阅读兴趣。
(二)合理运用阅读指导方法
在看图讲述活动中,教师应抓住幼儿的注意的特点,向幼儿提供能引起他们注意的图片,因为只有当图片的内容能引起幼儿的注意时,才会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其次,教师为幼儿提供的图片应是多种形式的。除了印刷出版或老师绘制的图片、图书,还可以利用电脑、多媒体设施制作和放映幻灯片,屏幕上活动多变的画面更能激起幼儿探索的兴趣。此外,为提高幼儿语言概括能力,在阅读中,还可以尝试让幼儿学着用尽可能少的语言,概括内容或主题,如教师可以先不告诉幼儿故事名称,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再让幼儿给故事取名等等,让幼儿学会理解和概括故事内容。
(三)充分发挥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阅读互动作用
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是幼儿阅读兴趣的产生,在阅读中,教师应多引导,采用师生共读同伴交流等多种方式。此外,同伴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阅读方式,可以经常开展“交朋友”活动——阅读大带小活动,大班与中班,中班与小班共同阅读活动,由幼儿选择自己家庭藏书,或讲故事给弟妹听,或帮助弟妹阅读图书,或和弟妹共同表演故事等,孩子们在这种集体环境中学习阅读,可以与同伴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从而提高他们参与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四)家园密切配合,共同指导幼儿阅读
让家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营造家庭阅读气氛,使孩子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而喜欢读书,还可将幼儿在园阅读的内容告知家长,请家长配合指导。此外还可利用孩子入园、离园的机会进行阅读指导,此时幼儿人数较少,便于教师个别指导,还可有目的有计划的要求部分幼儿早来晚走,有针对性的对其指导。
六、困惑及思考
(一)教师在实施看图说话活动的过程中,如果能注入了更多的情感交流,那么师生、生生的交流会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从而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口语表达,满足幼儿的情感需求,也更适合种中班幼儿的学习。
(二)语言的学习与不同领域的内容结合起来、在生活和环境中渗透进行,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中班阶段实施对幼儿的口语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幼儿老师要抓住中班幼儿口语发展的关键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给予幼儿积极的、适宜的语言训练,使幼儿语言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为其将来更好地参与社会交往创设最基本的语言条件。
相关问答
如何通过看图说话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教育观察记录表
1个回答2024-03-23 05:35
看图说话就是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钢他们从表面出发,延伸,延伸到内哩进行记录
通过对幼儿的绘画作品进行分析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这属于什么研究方法
1个回答2024-02-18 11:12
通过对幼儿的绘画作品进行分析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这属于作品分析法。 作品分析法可以对如作业、日记、作文、笔记、绘画作品、考试试卷、工艺制品等进行研究。所以根据幼儿的绘画作品来进行分析的方法属于作品...
全文
目前哪些学着在做关于幼儿游戏的研究
1个回答2024-02-07 08:13
(一)研究方法:课题负责人组织成立课题实验小组。课题组成员的选择采取双向选择方式,要求幼儿园领导班子支持课题研究,有研究愿望与一定研究能力。每个幼儿园业务领导担任课题组成员,要求有一线实践经验,职称为...
全文
幼儿教师怎样进行行动研究?
1个回答2024-03-07 18:33
你可以先用几天时间来观察一下各班老师的专业能力和各班出现的一些问题,然后在对症下药,如果全园老师的专业能力不足,那就先从最基本的补起,如果专业能力够了,那就从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来展开教研,比如普遍...
全文
幼儿教师怎样进行行动研究?
1个回答2024-03-04 19:35
为了使改革有效进行,幼儿教师要主动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做“研究型”的教师。幼儿教师要敢于打破研究的神秘,在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勇于反思、探询,以自己的真实感受去体验、理解、关注,进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全文
幼儿教师怎样进行行动研究?
1个回答2024-02-24 02:40
为了使改革有效进行,幼儿教师要主动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做“研究型”的教师。 幼儿教师要敢于打破研究的神秘,在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勇于反思、探询,以自己的真实感受去体验、理解、关注,进而发现问题...
全文
对幼儿园孩子生活性格的研究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3-05 15:55
性格特点:内向话少还是开朗活泼,能否与家长及时交流自己的想法 有什么爱好或特长:唱歌、画画等 能不能做好吃饭、穿衣等基本事情,有什么特殊的生活习惯。 个人认为这是老师了解孩子的一个窗口,便于老师...
全文
幼儿教师为什么要成为行动研究者
1个回答2024-03-09 02:18
不光研究行动吧,老师要研究的很多啊,幼儿的心理也是需要研究的。 不管研究啥,都是为了更好的教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