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001期-郝万山-太阳病提纲

2024-01-06 19:11

1个回答
一、太阳病提纲

原文: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jiang)痛而恶(wu)寒。

解释: 头项强痛:即头痛并伴有后项部拘紧不柔和之感。恶寒:怕冷的意思。

本证成因: 风寒外袭。

主症和病机:

脉浮 ,外邪袭表,正气因抗邪而浮盛于外,气血必充盛于表而脉象是反映气血活动状态的,故脉应之而浮。主表的浮脉,特点是轻取更得,重按少力,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如水源木。

头项强痛 ,太阳经脉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外邪束表,太阳经脉受邪,经气不利,因此就在太阳经脉的循行部位上出现了筋脉拘急,肌肉痉挛的症状,于是就出现了头痛并伴见颈项部拘紧不柔和。这是诊断邪气在太阳经脉的定位性症状。

恶寒 ,风寒之邪外袭肌表,卫阳被伤。温煦失司,也就是”温分肉”的正常功能失司,故见恶寒。“恶寒”之前的“而”字,是进层连词,有“而且一定”的意思,旨在强调“恶寒”在诊断表证时的重要性,于是后世的医学家就有了一分恶寒,就有一分表证”的说法。

此三证反映了风寒邪气侵袭太阳经脉和肌表,正气奋起与邪气抗争的病机。

是太阳病表证的基本特征,列在“太阳病篇”的开头,后世医学家称其为 太阳病提纲 。

太阳病应见发热,本条未将发热列入,可能是因太阳病初起,发热较恶寒出现较晚的缘故。

如第3条就有“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的说法,故将发热省略未提。但是应当知道,太阳表证虽然在初起阶段,有时候发热出现较晚,但是在其整个病程中, 一般是恶寒与发热同时存在。 这是因为,邪在太阳,正邪相争,卫阳因抗邪而奋于外,所以必有发热。

此外,

不独太阳表证可以见到脉浮,其他如风湿在表、虚阳外浮、正气外脱、里热内盛等,也可以见到脉浮。

不独太阳表证可以见到头项强痛,在里的水湿之邪阻遏太阳经气也可以见到头项强痛;

不独太阳表证可以见到恶寒,里阳虚衰,表阳不足,温煦失司,也可以见到恶寒。

因此要诊斯为太阳表证,上述三个症状必须同时存在。

二、思维导图让知识系统化

为了方便大家记忆,特意做了一张思维导图供大家学习和理解。

太阳病总纲导图

编辑: 之筱

❤️ 

美丽|善良|可爱|大方|帅气|优秀的你记得

喜欢点个“赞”和“再看”。
相关问答
郝万山讲伤寒论有名方子,基本上的病情都能用的上的方名叫什么?
1个回答2024-03-05 15:47
伤寒论中有名方子就是桂枝汤是治疗太阳病的都用的人
郝万山全面讲伤寒论是哪一年?
1个回答2022-11-29 21:32
应该是2008年。
郝万山讲伤寒论学生用的讲义
1个回答2024-01-26 00:15
李培生、刘渡舟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八五年出版的《伤寒论讲义》
观郝万山伤寒论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1-29 13:39
几天后,我们进行了一次测验。几天后,黄老师发下了这张测验试卷。没想到,我只考了八十几分,下降了十几分。我伤心极了,泪水不断地在眼眶里打转,最后终于流了下来。但是我不想被同学看见,就急忙擦去泪水。终于,...
全文
郝万山讲伤寒论
1个回答2022-10-22 22:18
已发送,很完整版的 。网上下的有很多他发挥的东西都去掉了。 得来不易,请珍惜。
有关郝万山讲伤寒论的问题,急~!100分,有追
1个回答2024-02-12 15:30
你好 摘自:郝万山讲伤寒论 《去杖汤》 芍药甘草汤是酸甘化阴的典型的方子,它有养血柔筋,缓急解痉的这种效果。有一本书叫《朱氏集验方》,它把芍药甘草汤叫去杖汤,怎么能够把它叫做去杖汤呢?那一定是...
全文
郝万山伤寒论是第几版的
1个回答2022-09-13 11:35
最好最正确的还是《易演伤寒论》这本书
伤寒论中的太阳病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12-13 00:29
太阳病是六经病之一,出自《伤寒论》。太阳病包括经证和腑证。多由外感风寒所致。经病包括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腑病包括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⑴中风:为太阳表虚证,是卫强营弱,营卫不和,治疗中风只需调和营卫...
全文
观郝万山伤寒论读后感
1个回答2022-10-13 23:33
几天后,我们进行了一次测验。几天后,黄老师发下了这张测验试卷。没想到,我只考了八十几分,下降了十几分。我伤心极了,泪水不断地在眼眶里打转,最后终于流了下来。但是我不想被同学看见,就急忙擦去泪水。终于,...
全文
胡希恕 郝万山 谁的伤寒论好。谁的更正派
1个回答2024-03-09 18:24
郝万山讲瞎如得通俗顷局易懂,适合初学者。胡希恕讲得有点深,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学习。磨乎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