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语问题: 正话反说与反话正说的区别? 举几个正话反说与反话正说的例子,要浅显点。 O(∩_∩)O谢谢

2024-01-07 14:20

1个回答
在我们日常的谈判技巧,最常用的是正话正说与反话反说。但是.有时实话直说效果并不一定很好,必须采用正话反说与反话正说。
一个笑话是这样说的:
某甲:你在这家商店买的农药怎么样?
某乙:好极了!
某甲:有哪些优点呢?
某乙:我老婆前些时候与我吵嘴,喝了从这家买的农药,结果竟然一点事都没有。这不,我正准备写封感谢信给他们呢。
这就是反话正说。这比直接说“农药是水货”应该更奏效、更有讽刺意味。

运用反话正说,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处理好一反一正的关系。在交往中。打算对对方进行否定时,却先来一个肯定,也就是在表达形式上,似乎是肯定的,但在肯定的
形式中却巧妙地蕴藏着否定的内容。正说时还要注意。要一本正经、煞有介事,使对方产生听下去的兴趣。然后.再以肯定的形式抖出反话的内容,与原先说的正话
形成强烈的反差与对比,从而产生鲜明的讽刺意味,增加商务谈判的效果。
相关问答
反语问题: 正话反说与反话正说的区别? 举几个正话反说与反话正说的例子,要浅显点。 O(∩_∩)O谢谢
1个回答2024-01-07 08:18
在我们日常的谈判技巧,最常用的是正话正说与反话反说。但是.有时实话直说效果并不一定很好,必须采用正话反说与反话正说。 一个笑话是这样说的: 某甲:你在这家商店买的农药怎么样? 某乙:好极了! 某...
全文
幼儿拼音o的教学反思
1个回答2024-02-18 22:49
教学目标:1、知道学习汉语拼音能帮助识字和阅读,学习普通话。要学好汉语拼音。2、学会aoe三个单韵母,认清形,读准音。3、认识声调符号,在教师指导下正确认读带调的三个单韵母。4、会在四线格内抄写aoe...
全文
举一反三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2-11 13:48
有一天,“至圣先师”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墙角,你们应该要能灵活的推想到另外三个墙角,如果不能的话,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后来,大家就把孔子说的这段话变...
全文
举个事物都有正反面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2-12 18:13
只要是工具类的都者巧符合你所说的情况啊,比如说“电脑的使用”一方面方便了人们,一方面形成首巧键了网瘾等,比如说“医药”,一方面可以救人,一方使用不当会害人;还有像“考试”一方面是选取人才的一种宽...
全文
举个反例
1个回答2024-03-08 18:25
二氧化氮 和四氧化二氮 放针筒里,推一下,先是因为物理性质,颜色加深。然后 在变成无色。
请举反例
1个回答2024-03-19 06:58
2Na2O2+2H2O=4NaOH+O2↑此反应中Na2O2即做氧化剂,又作还原剂。其中2个O由-1价到-2价,2个O由-1价到0价,得失电子守恒。此反应中,O元素即被氧化,又被还原。
举出反例
1个回答2024-03-20 19:13
一个角的两条边分别平行于另一个角的两条边~~~ 当一个角的一边与另一个角的一边重合~ 这两个角不相等~ 但是互补~~
关于古人举一反三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4-15 23:21
《论语》中的一段话:“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成语“举一反三”就是从这句话来的。朱熹解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
全文
关于古人举一反三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2-11 23:33
《论语》中的一段话:“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成语“举一反三”就是从这句话来的。朱熹解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
全文
举一反三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2-12 07:29
《论语》中的一段话:“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成语“举一反三”就是从这句话来的。朱熹解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