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孟子爱读书的成语或故事孔子孟子的都要,最好多一些,成语多一些,故事最好短小一...

2024-01-07 23:53

孔子孟子爱读书的成语或故事孔子孟子的都要,最好多一些,成语多一些,故事最好短小一点,马上就要!算了!就要孟子的!回答出一个故事(最好不要那种谁都知道的)或3个成语的,30分!OK?
1个回答
  孔子不耻下问:
  春秋时代,孔子被人们尊为“圣人”,他有弟子二千,大家都向他请教学问.他的《论语》是千百年来的传世之作.
  孔子学问渊博,可是仍虚心向别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他一进太庙,就觉得新奇,向别人问这问那.有人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孔子听了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他的弟子问他:“孔圉死后,为什么叫他孔文子?”孔子道:“聪明好学,不耻下问,才配叫‘文’.”弟子们想:“老师常向别人求教,也并不以为耻辱呀!”
  虚心好学,肯向一切人,包括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学习,叫“不耻下问”
  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1、安富尊荣:谓身安国富,而保其尊荣.语出《孟子·尽心上》:“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注:君子能使人化其道德,移其习俗,身安国富而保其尊荣.
  2、抱关击柝:谓守门者及警夜者.皆位卑禄薄之吏.语出《孟子·万章下》:“辞尊居卑,辞富居寡,恶乎宜乎,抱关击柝.”注:辞尊富者,安所宜乎,宜居抱关击柝监门之职也.柝,门关之也.本击椎之也,或曰,柝,行夜所击木也.疏:抱关击柝之职,乃监门之木以警寇也.《荀子·荣辱》:“抱关击柝,而不自以为寡.”集辞:抱关,门卒也.击柝,击木所以警夜者.
  3、杯水车薪:谓一杯水,救一车燃烧的柴,喻无济于事.语出《孟子·告子》:“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容斋三笔》卷第十五:“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如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也.’予读文子,其书有云:‘水之势胜火,一勺不能救一车之薪,金之势胜木,一刃不能残一林,土之势胜水,一块不能塞一河.’文子,周平王时人,孟氏之言,盖本于此.”
  4、彼一时此一时:谓时虽有彼此之异,皆为圣贤出而名世之时,语出《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注:彼前圣贤之出,是有时也,今此时亦是其一时也,五百年有王者兴,有兴王道者也,名世,次圣之才,物来能名正一世者,生于圣人之间也,七百有余岁,谓周家王迹始兴,大王文王以来,考验其时,则可有也.集疏:正义赵氏以彼一时,为前圣贤兴,王道之时,此即今也.此一时,为孟子之时.《汉书·东方朔传》:“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今言时间空间之不同.
  5、不愧不怍:谓人光明磊落,心无愧疚.怍,惭愧.语出《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无,俯不怍于地.”清·薛雪《一瓢诗话》三四:“诗道之不幸也如此,尚欲不愧不怍,侈言于人曰:‘近体我薄为之,作诗庶几拟古.’”
  6、不为已甚:谓不做过分的事.为,做.已甚,过分.语出《孟子·离娄下》:“仲尼不为已甚者.”宋·邵雍《寒夜吟》:“不出既往言,不为已甚事.”
  7、不违农时:谓不违背农作物耕作的时间.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8、不屑教诲:谓不愿意去教导.语出《孟子·告子下》:“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9、不言而喻:谓意在言外的譬喻,已明白之意,事的浅显者,不待言释已可晓悟.语出《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晬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不言而喻.”《晋书·应贞传》:“贻宴好会,不常厥数.神心所授,不言而喻.”
  10、不虞之誉:谓所得名誉初非意料所及.语出《孟子·离娄》:“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注:不度其将有名誉而得者,若尾生本与妇人期于梁下,不度水之卒至,遂至没溺,而获守信之誉.
相关问答
求一个古人的关于读书重要性的小故事,最好是孔子孟子之类的,短一点的
1个回答2024-01-29 20:31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我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之所以能成为弟子三千、名扬四海的圣人,是和他小时候的刻苦勤奋分不开的,也正所谓是“天才来自勤奋”...
全文
有关孔子与孟子的小故事(短一点)短的
1个回答2024-01-22 23:18
聪明来自勤奋——孔子少年的故事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我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之所以能成为弟子三千、名扬四海的圣人,是和他小时候的刻苦勤奋分不开的...
全文
孔孟之道中孔指什么
1个回答2024-01-26 10:14
首先孔孟之道,孔代表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 而孔孟之道,是说孔子和孟子的儒家思想都推崇“以仁治天下“ 就是所谓的治国之道……
孔孟,孟指什么?名叫什么
1个回答2023-07-21 11:10
孔孟,孟指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
孔孟是谁
4个回答2022-08-21 08:35
“孔”指的是孔子,名叫丘; “孟”指的是孟子,名叫孟轲;
孔子孟子的一则故事
1个回答2024-01-22 20:10
1. 一天,孔子领着学生们在野外进行御、射训练。不料马跑到田里去吃庄稼。农人见了,大怒,上去把马牵走了。子贡追上农夫,给他作揖说:“对不起,我们的马吃了您的庄稼。请您原谅,将马还给我们,我们还要赶...
全文
孔子或孟子的一个故事
1个回答2024-01-19 04:34
■尽善尽美:形容好到极点,毫无缺陷. 孔子在齐国,有机会欣赏到他认为最美妙的音乐[[韶]]. 谓其"尽善矣,又尽美也!"而后大受感动,一连好多天老是想着它,吃肉也没有味道了.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
全文
讲一个孔子或孟子的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01:47
孔子携弟子入秦求官,心急切,天未明即入潼关.此时日初升,孔子忽然看见远处山坡上,一只狐狸对着刚刚出升的太阳行三拜九叩之礼,孔子大惊,自忖到:秦地一只狐狸都懂得周礼,我去不是自讨没趣吗?掉转车头回去了....
全文
孔子、孟子故事
1个回答2024-01-24 02:06
1、孟母三迁 孟子的母亲为了他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搬了三次家。 2、始作俑者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
全文
关于孟子、孔子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0 21:46
聪明来自勤奋——孔子少年的故事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我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之所以能成为弟子三千、名扬四海的圣人,是和他小时候的刻苦勤奋分...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