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孩子在听了“海因兹偷药”的故事后,认为“海因兹应该去偷药,谁让那个药剂师那么坏,便宜一点不就好了吗”...

2024-01-08 00:15

如果一个孩子在听了“海因兹偷药”的故事后,认为“海因兹应该去偷药,谁让那个药剂师那么坏,便宜一点不就好了吗”,这个孩子所处的道德发展阶段是( )。A. 前习俗水平 B. 后习俗水平 C. 准习俗水平 D. 习俗水平
1个回答

A。闽试教师解析:题干中的孩子处于前习俗水平的相对功利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判定某一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和利益,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性,认为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题干中的儿童认为海因兹的妻子需要这种药,所以应该去偷属于相对功利阶段的表现。

相关问答
如果一个孩子在听了“海因茨偷药”的故事后,认为“海因茨应该去偷药,谁让那个药剂师那么坏,便宜一点不就好了吗”...
1个回答2024-02-01 21:57
答案:A 解析:前习俗水平中相对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要求的满足,偶尔也来自对他人需要的满足。在进行道德评价时,他们开始从不同角度将行为与需要联系起来,但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性,...
全文
如果一个孩子在听了“海因茨偷药”的故事后,认为“海因茨应该去偷药,谁让那个药剂师那么坏,便宜一点不就好了吗”...
1个回答2024-01-24 03:07
A 解析: 前习俗水平中相对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要求的满足,偶尔也来自对他人需要的满足。在进行道德评价时,他们开始从不同角度将行为与需要联系起来,但具有较强的自我中...
全文
如果一个孩子在听了“海因兹偷药”的故事后,认为“海因兹应该去偷药,谁让那个药剂师那么坏,便宜一点不就好了吗”...
1个回答2024-01-14 00:15
A 解析: 本题考查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科尔伯格把道德认识划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三个不同的发展水平。每一水平又有两个不同的阶段,共有六个阶段。其中,相对功利道德定向阶段的儿童...
全文
如果一个孩子在听了“海因兹偷药”的故事后,认为“海因兹应该去偷药,谁让那个药剂师那么坏,便宜一点不就好了吗”...
1个回答2024-01-15 16:34
A 解析: 本题考查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科尔伯格把道德认识划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三个不同的发展水平。每一水平又有两个不同的阶段,共有六个阶段。其中,相对功利道德定向阶段的儿童...
全文
如果一个孩子在听了“海因茨偷药”的故事后,认为“海因茨应该去偷药,谁让那个药剂师那么坏,便宜一点不就好了吗”,那么这个孩子所处的道德发展阶段是( )
1个回答2024-01-25 22:02
正确答案:A 解析:前习俗水平中相对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要求的满足,偶尔也来自对他人需要的满足。在进行道德评价时,他们开始从不同角度将行为与需要联系起来,但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
全文
初中政治 海因兹该偷药吗?为什么
1个回答2024-02-22 11:45
正式的考题并不会出“海因兹偷药”这样的问题,因为它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权威的“答案”。这样的题目更多的是作为讨论题出现的,每个人的立场不同,探讨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同。建议不要简单用“应该”或...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