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人生,快乐生活/梁实秋散文集《人生不过如此而已》读后感

2024-01-08 01:53

1个回答
01

机场候机,为打发时间在书屋浏览。

一本装帧普通的书,书名吸引了我的眼球: 人生不过如此而已 。

拿起翻看,是梁实秋的散文集。

近期正是彷徨之机,索性买回拜读。

02

梁实秋,中国著名的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

文坛大师,久仰大名。但过去真没拜读过梁实秋的文章。

打开书卷,面目一新。别致的编辑,有意境的配图,条理的章节,清新的语言,有哲理的标题,让人爱不释手。

本为闲暇阅读,不料一发不可收拾,废寝忘食,一周读完30万字文字。许多文章意犹未尽,复读了几遍。对于优美的句子,更是认真抄写,加入收藏。

03

梁实秋讲人生,从生活琐事、家长里短讲起,语言平和,通俗朴实,没有一句高谈阔论。

从男人讲到女人,从老人讲到小孩,从习惯讲到表情,从人类讲到动物,幽默诙谐,娓娓道来,就像隔壁大爷,穿着长衫,叼着烟袋,给你讲他过去的故事,那么亲切,那么随和!

他写中年,说中年的妙趣在于相当地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他有这样一段描写:

钟表上的时针是在慢慢的移动着的,移动得如此之慢,使你几乎不感觉到它的移动。人的年纪也是这样的,一年又一年,总有一天会蓦然一惊,已经到了中年。到这时候大概有两件事你不能不注意,讣闻不断地来,有些性急的朋友已经先走一步,很煞风景,同时又会自然觉得一大批一大批的青年小伙子在眼前出现,从前也不知在什么地方藏着的,如今一起在你眼前摇晃,磕头碰脑的尽是些昂首阔步满面春风的角色,都像是要去吃喜酒的样子。自己的伙伴一个个的都入蛰了,把世界交给了青年人,所谓“耳畔频闻故人死,眼前但见少年多”,正是一般人中年的写照。

他还幽默地、形象地写到:

一般的女人到了中年,更着急。哪个年轻女子不是饱满丰润得像一颗牛奶葡萄,一弹就破的样子?哪个年轻女子不是玲珑矫健的像一只燕子,跳动的那么轻灵?到了中年,全变了。曲线都还存在,但满不是那么回事,该凹入的部分变成了凸出,最凸出的部分变成了凹入,牛奶葡萄要变成金丝蜜枣,燕子要变鹌鹑。最暴露在外面的是一张脸,从鱼尾起皱纹撒出一面网,纵横辐转,疏而不漏,把脸逐渐织成一幅铁路线最发达的地图,脸上的皱纹已经不是熨斗所能烫得平的,同时也不知怎么在皱纹之外还常常加上那么多的苍蝇屎。

女人的肉好像最禁不起地心的吸力,一到中年便一齐松懈下来,往下堆摊,成堆的肉挂在脸上,挂在腰边,挂在踝际。

04

梁实秋讲人生,语言犀利,内涵深刻。每个平实的故事后面都隐藏着一定的人生哲理。

他写“旁若无人”时,主标题是:还有别人,最好将自己的刺毛收敛一下。

他列举了一些旁若无人的表现后引用了叔本华一段寓言:

一群豪猪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挤在一起取暖,它们的刺毛互相击刺,不得不分散开。可是寒冷又把它们驱在一起,于是同样的事故又发生了。最后,经过几番的聚散,它们发现最好是彼此保持相当的距离。同样的,群居的需要使得人形的豪猪聚在一起,只是他们本性中的带刺得令人不块的刺毛使得彼此厌恶。他们最后发现的使彼此可以相安的那个距离,便是那一套礼貌:凡违反礼貌者便要受严词警告/用英语来说/请保持相当距离。用这种方法,彼此取暖的需要只是相当的满足了,可是彼此可以不至互刺。自己有些暖气的人情愿走的远远的,既不刺人,又可不受人刺。

逃避不是办法。我们只是希望人形的豪猪时常地提醒自己:世界上除了自己,还有别人,人形的豪猪既不止我一个,最好是把自己大大小小的刺毛收敛一下,不必像孔雀开屏似的把自己的刺毛都尽量地伸张。

05

梁实秋讲人生,不经意间引经据典,旁证博引,自然过度,恰到好处。

他在写廉时写到穷不苟且、志行高洁的廉士最是难能可贵,他是这样写的:

“银子是白的,眼珠是黑的”,见钱不眼开,谈何容易。一时心里把握不定,手痒难熬,就有堕入贪墨的泥沼之可能,这时节最好有人能拉他一把,最能使人顽廉懦立的莫过于贤妻良母。《烈女传》:田稷子相齐,受下吏货金百镒,献给母亲。母亲说:“子为相三年,禄未尝多若此也,安所得此?”他只好承认是得之于下。母亲告诫他说:“士修身洁行,不为苟得,非义之事不计于心,非理之利不入于家……不义之财非吾有也,不孝之子非吾子也。”这一番义正辞严的训话把田稷子说的惭愧不已,急忙把金送还原主。

谢承《后汉书》:“巴祗为扬州刺史,与客暗饮,不燃官烛”。私人宴客,不用公家的膏火,宁可暗饮,其饮宴之资,当然不会由公家报销了。

06

梁实秋讲人生,全书妙语连珠,金句多多,读来朗朗爽口,酣畅淋漓。

阅读中我注意摘录了一些,这里列举与大家分享:

常听人说:“若要一天不得安,请客;若要一年不得安,盖房;若要一辈子不得安,娶姨太太。”

我不愿送人,亦不愿人送我。对于自己真正舍不得离开的人,离别的那一刹那像是开刀,凡是开刀的场合照例是应该先用麻醉剂,使病人在迷蒙中度过那场痛苦,所以,离别的苦痛最好避免。一位朋友说,“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的风雨,我要去接你。”我最赏识那种心情。

没有人不爱惜他的生命,但很少人珍视他的时间。

菜根谭所谓“花看半开,酒饮微醺”得趣味,才是最令人低佪的境界。

只有上帝和野兽才喜欢孤独。

禅家形容人之开悟的三个阶段:初看山是山,水是水,继而山不是山,水不是水,终乃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若要不俗也不瘦,饕餮笋煮肉。

人生的路途,多少年来就这样地践踏出来了,人人都循着这路途走,你说它是蔷薇之路也好,你说它是荆棘只路也好,反正你得乖乖滴把它走完。

…………

07

仔细品读《人生不过如此而已》,意味深长,思考良多。

人生,不过是一段来了又走的旅程,有喜有悲才是人生,有苦有甜才是生活。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如何好好地快乐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 。
相关问答
如何写梁实秋散文的读后感
1个回答2022-10-13 10:21
去书店买本散文解析。
读梁实秋散文《谗》的心得
1个回答2023-08-15 23:29
好就一个字!
梁实秋的《孩子》的散文赏析
1个回答2024-02-13 21:04
    梁實秋是著名的散文大家,以散文,翻譯,批評聞名于世。而我對梁實秋的了解其實并不多。知道梁實秋也是因為知道有那么一位言辭犀利的文人曾經和魯迅來了一場激烈的論戰。他在《雅舍小品》寫的都是生活而他最...
全文
梁实秋的散文作品剃头匠
1个回答2024-02-24 02:13
梁实秋对于理发师描写的文章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一方面可以唤起读者美好的回忆和审美愉悦,另一方面用梁实秋的文章来印证或纠正自己的感受或者读者已有的印象从而建立起对剃头匠真实客观的评价。
梁实秋的散文名篇
2个回答2022-05-07 08:43
梁实秋被公认为华语世界中散文天地的一代宗师之一。他的“雅舍小品”流播海内外,先后印行了三百多版。他的《雅舍小品》及其“续集”、“三集”、“四集”和“合集”,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冰心在...
全文
梁实秋散文集有哪些
1个回答2023-04-08 10:20
雅舍 孩子 音乐 信 女人 男人 洋罪 谦让 衣裳 结婚典礼 病 匿名信 第六伦 狗 客 握手 下棋 写字 画展 脸谱 中年 送行 旅行
梁实秋心大了所有大事就小了是散文吗?
1个回答2023-02-21 16:58
心大了,所有的大事才会变小,心定了,所有的烦恼才会飘散。 这次出差前收拾行囊,书架上一本名字很别致的书吸引了我,《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变小了》。于是我来不及细看,直接就把这本书带到了几百公里之外。出...
全文
梁实秋散文是什么类型
2个回答2023-01-05 11:48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所以你的问题有些让人不解,梁实秋的文章的体裁类型就是散文呀。 他的散文的特点是: 1非常注意散文的语言艺术,尤其注重发扬本民族的语言传统。欧...
全文
梁实秋的散文有哪些特点?
1个回答2023-05-03 07:50
梁实秋的散文崇尚简洁,重视文调,追求文调洁雅与感情渗入的有机统一,又显然是师法西方的古典主义。“中外逢源,古今无阻”——这既是梁实秋散文的个性,又是这种个性形成的原因。
梁实秋散文中所说的“先王以礼治天下”中的先王是谁?
1个回答2023-06-23 21:41
你先说一下哪篇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