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欲擒故纵体现左诸葛亮咩精神

2024-01-08 08:18

1个回答
  欲擒故纵中的“擒”和“纵”,是一对矛盾。军事上,“擒”,是目的,“纵”,是方法。古人有“穷寇莫追”的说法。实际上,不是不追,而是看怎样去追。把敌人逼急了,它只得集中全力,拼命反扑。不如暂时放松一步,使敌人丧失警惕,斗志松懈,然让皮后再伺机而动,歼灭敌人。

 七擒孟获“欲擒故纵”的故事,体现了诸葛亮高瞻远瞩、目光远大,他不仅仅满足捕获敌首的战绩,还能够统观全局,以诚待人,以德服人,让对手心悦诚服,从而促使一方安定,在战略上取得成功的事迹。

  【故事】
  诸葛亮七擒孟获,就是军事史上一个“欲擒故纵”的绝妙战例。蜀汉建立之后,定下北伐大计。当时西南夷酋长孟获率十万大军侵犯蜀国。诸葛亮为了解决北伐的后顾之忧,决定亲自率兵先平孟获。蜀军主力到达泸水(今金沙江)附近,诱敌出战,事先在山谷中埋下伏兵,孟获被诱入伏击圈内,兵败被擒。
  欲擒故纵按说,擒拿敌军主帅的目的已经达到,敌军一时也不会有很强战斗力了,乘胜追击,自可大破敌军。但是诸葛亮考虑到孟获在西南夷中威望很高,影响很大,如果让他心悦诚服,主动请降,就能使南方真正稳定。不然的话,南方夷各个部落仍不会停止侵扰,后方难以安定。诸葛亮决定对孟获采取“攻心”战,断然释放孟获。孟获表示下次定能击败你,诸葛亮笑而不答。孟获回营,拖走所有船只,据守泸水南岸,阻止蜀军渡河。诸葛亮乘敌不备,从敌人不设防的下流偷渡过河,并袭击了孟获的粮仓。孟获暴怒,要严惩将士,激起将士的反抗,于是相约投降,趁孟获不备,将孟获绑赴蜀营。诸葛亮见孟获仍不服,再次释放。以后孟获又施了许多计策,都被诸葛亮识破,四次被擒,四次被释放。最芦宴后一次,诸葛亮火烧孟获的藤甲兵,第七次生擒孟获。终于感动了孟获,他真诚地感谢诸葛亮七次不杀之恩,誓不再反。从此,蜀国西南安定,诸葛亮才得以举兵北伐坦哗差。
相关问答
诸葛亮七擒七纵的人是谁?
3个回答2022-10-07 13:38
被诸葛亮七擒七纵的人是孟获。他刚开始非常的不服诸葛亮,但是经过7次以后他彻底折服。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七擒七纵的故事情节
1个回答2022-11-23 15:52
公元158年诸葛亮
诸葛亮为什麼要七擒七纵
1个回答2022-09-04 12:44
收买人心,让孟获真心真意的投降诸葛亮
诸葛亮七擒七纵介绍 诸葛亮七擒七纵故事简介
1个回答2023-11-22 09:04
1、公元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率领军队南征。正当大功告成准备撤兵的时候,南方彝族的首领孟获,纠集了被打败的散兵来袭击蜀军。 2、诸葛亮得知,孟获不但作战勇敢,意志坚强,而且待人忠...
全文
欲擒故纵出自哪里(欲擒故纵来历)
1个回答2024-02-09 01:58
1、欲擒故纵出处漏斗团:清·文康《儿女英雄传》:“无如作者返橘要作这等欲擒故纵的文章;令读者猜一猜。” 2、该成语的意思指为了更好地控制对方,故意先放松一步。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定...
全文
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通过这个章节讲的故事来描写诸葛亮是怎样的人
1个回答2024-01-20 18:26
有谋略 有胆识,能识人的阴谋家
诸葛亮为什么要生擒孟获,而且要七擒七纵?
1个回答2022-11-27 17:34
三国传中有记,诸葛亮看中孟的才能,为了让孟心服城服,诸葛亮七擒又七放。
历史上诸葛亮真的有七擒七纵吗?
2个回答2022-12-15 08:17
是真实的,三国志中没有记载,但是在华阳国志,水经注中都明确写到诸葛亮七擒蒙获的故事,是从现在的金沙江到云南大理的这段路,写的非常详细.
诸葛亮 孟获 七擒七纵读后感
2个回答2023-12-14 06:53
诸葛孔明对收服少数民族孟获的故事让我念念不忘,诸葛孔明凭借他的智谋七擒七纵孟获,使孟获心服口服地归顺,读完这个故事,我深有感触:天地间最广阔的不是天空,也不是大海,而是人的胸怀,宽广的胸怀是交友的基础...
全文
三国演义,被诸葛亮七擒七纵是谁`
2个回答2023-01-13 01:07
孟获,蛮王。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