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人生的感悟

2024-01-09 04:18

1个回答

你了解“茶修”的含义吗?

—听茶文化专家吴冠军谈“茶修”

近年来,随着茶产业的繁荣兴盛与茶文化的广泛普及,“茶艺”一词早已广为人们所了解和熟悉,茶行业里一个新的词汇又日渐走进大众的视野,它就是“茶修”。

与“茶艺”相比,大多数茶文化爱好者对“茶修”未免觉得有些陌生,甚至包括一些曾经参加过“茶修”学习班的学员,学完了一期茶修课,也没闹明白“茶修”与“茶艺”的区别,以为“茶修”只是把传统的“茶艺”换了个说法。

那“茶修”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呢?著名茶文化专家吴冠军根据多年来对“中华茶修”课题的研究,给出了答案。

吴冠军认为:茶修,顾名思义,简单理解是指“藉茶修行”之意。“茶修”是介于“茶艺”与“茶道”之间的一种茶文化表现形式,它是指以茶叶为主体媒介,以茶艺为精进乐趣,以茶德为行为规范,在茶文化学习与实践过程中,通过围绕以茶为主体的“技与艺”的不断精进与感悟,使修习者达到“以茶修心、以茶悟性、以茶养德、茶和天下”的精神境界与“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至高道德风尚的一种生活化修行方式。

之于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茶文化,“茶修”一词尚可算得上是一个新鲜词汇,但“茶修”行为或理念之实,我们却至少也要从唐代说起啦,也就是说“茶修”一词最多算是个新词汇,但绝对不是个新鲜的事物。

茶圣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写道:“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这一说法,一直被视为中国“茶德”的滥觞,更是体现古人早在唐代之前便已开始注重“藉茶修行”的史证。陆羽在《茶经》中首次将饮茶这样一种日常的生活内容明确地提升到了精神层面,更是将“饮茶”这一生活行为方式与“精行俭德”的人格修行紧密的联结到一起,使包含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于一体的中国茶文化概念至此得以完美确立。

所谓“精行俭德”之人,是指那些严格约束自身修为追求“至道”的贤德之士。“精行”指精进笃行,是就行事而言,意为茶人应该严格遵循社会道德规范行事,识礼守矩而不逾轨;而“俭德”则是就立德而说,指茶人应该时刻恪守传统道德,慎行精进而不懈怠。孔子在《易传》中亦有“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的千古警句,可见“俭德”之于一个人修为的重要性。

由此可以看出,陆羽“茶德”理念中,“饮茶”是非常有利于“精行俭德”的高尚人格打造的,那我们再看一下,人为何要养德呢,“德”之于人又有着什么重要作用呢?

《资治通鉴》中关于“才”与“德”把人分为四类,分别是“有德有才、有德无才、有才无德、无才无德”,且有“有德无才,才不足以助其成;有才无德,德必助其奸”的说法。在这四类人中,“有德有才”之人是最为世人所爱戴的,他们造福社会,泽被后世,甚至成就圣贤之名,如老庄孔孟;而“有才无德”之人则是最为世人所唾弃、所憎恶的,他们多数会因才而祸国殃民,加害百姓,留下千古骂名,如希特勒、山本五十六、秦桧之流!《四库全书》之《战国策》中记载:“人无德不立,业无德不兴,国无德不威”,可见“德”无论之于人格、事业还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再从才与德的社会属性看,“才”是无指向性的,但“德”却有着明确的指向性,故又有“有才无德远不及无才无德”的说法。“德才兼备”是每位仁人志士毕生的追求,但“才”尚易得,“德”且难就,故有才之人更需养德。

谈到养德,对中华茶人来说,最简单直接的方式莫过于以“中国茶德”为规范通过“茶修”以茶养德了,那“中国茶德”又是什么呢?

1989年5月,茶学泰斗庄晚芳先生在上海《茶报》上首次提出了“廉、美、和、敬”的茶德说法,1991年又先后在《茶叶(1991年第三期)》和《农业考古(1991年第四期)》上以中华茶人“四字守则,四句浅释”形式刊出,对此说法进一步作了诠释,并建议全国范围内宣传此“茶德理念”,以增进当前两个文明的建设,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庄先生第一次相对正式地向国人解释茶德的含义。之后,庄老提议的中华茶人四字守则“廉、美、和、敬”即“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被学界确立为“中国茶德”。

关于中国茶德的四句浅释分别是“廉俭育德:清茶一杯,推行清廉,勤俭育德;以茶敬客,以茶代酒,减少“洋饮”,节约外汇”;“美真康乐:清茶一杯,名品为主,共品美味,共尝清香,共叙友情,康乐长寿”;“和诚处世:清茶一杯,德重茶礼,和诚相处,做好人际关系”;“敬爱为人:清茶一杯,敬人爱民,助人为乐,器净水甘,妥用茶艺,为茶人修养之道”。

了解了“中国茶德”的含义,我们不难发现,作为一位茶文化爱好者或是专业茶人,能使自己的修为升华到符合“中国茶德”所罗列的四字守则,绝不是一日之功,这一“以茶养身心、以茶悟心性、以茶立德行”的习茶过程必将成为我们毕生的修行主题。

那怎样开启我们的“茶德”修行之路呢?当然不是简单的每天泡一杯茶来喝或是学习一两道茶艺流程就能成就的,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专业的茶文化修习过程。在这一漫长的修习过程中,首先要通过专业学习,了解正统的中华传统茶文化,而不能人云亦云的被伪茶文化所误导,做到真正认知茶的本真,这是开展“茶修”的首要条件。

当我们具备了“茶修”的基本条件,然后才能在习茶精进的过程中,我们让身体汲取茶的营养,让心灵感悟茶的内涵;我们不仅要对悠久的中华传统茶文化发展史有所了解,还要学习专业的茶叶基本知识、茶叶生化知识、茶叶加工审评学、茶席美学及茶艺美学等茶文化综合知识,通过对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茶文化的学习,在一次次识茶、事茶中修养身心,在一道道行茶、品茶中感悟人性,在日积月累的习茶技艺精进中修行“廉美和敬”这一至高无上的茶人之德。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茶修过程是一个茶艺精进和品德修炼的综合过程。当然这里所说的茶艺不是狭义上的茶叶冲泡,而是指涵盖了“植茶、制茶、泡茶、品茶”四大环节和“技术、艺术”双重范畴含义的广义的中华茶艺;这里的品德也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单一品德,而是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华茶人应具备的“廉美和敬”之德。

故吴冠军认为:茶修的简单释义可以理解为爱茶之人“藉茶修行”之意;“藉茶艺修习、精进、感悟之行,达茶人修心、悟性、养德之效”是中华茶修的基本理念;

“以茶养身体、以茶悟心性、以茶立德行”是中华茶修的修行主题。

中华茶修:是一场识茶事茶的活动,是一个茶艺精进的过程,是一处修心养性的道场,更是中华茶人一生立德悟道的修行!

相关问答
茶中有大道,悟茶品人生
1个回答2024-03-01 13:24
每日茶语-品茶,品香,品人生。#茶# 1、品茶,就是为了品一盏纯粹,一盏美好,一盏慈悲。我们就在茶的安静,茶的湿润里,从容不惊地老去。#茶生活# 2、茶,喝的是一种心境,品的是一种情调。在沉沉浮浮...
全文
亲们好!“ 听风,听雨,听心声;悟茶,悟道,悟人生..... ”这句是什么意思嘛
1个回答2024-01-30 02:39
注重观察,多思考、多感悟 前半句,多听、少说,听话中之意,心中所想;后半句,看得出,这是位茶道朋友,我们不必看他什么道,只要学习其“悟道、悟人生”、时时感悟的心态就好
人生如茶的感悟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1 02:54
人生如茶的感悟是: 1、人生如茶,空杯以对,才有喝不完的好茶,才有装不完的欢喜和感动。 2、人生如茶,粗品是苦的,细品是香的。 3、人生就像一杯茶,苦…也只会是一阵子,不会苦一辈子。因为地...
全文
茶的故事感悟?
1个回答2024-02-09 19:46
手执一杯香茗,品味着四季的蕴味,品淡出人生的精彩,一杯清茶,'心素如简、人淡如茶”,吾之所愿!--城市旅途
感悟茶语时光的句子?
1个回答2024-03-12 15:44
茶中有大道,悟茶通人生。细细品茶,神清气爽,返璞归真,超凡脱俗,渐入佳境,可以通神,而穷宇宙之理。 茶有浓淡,有冷暖,亦有悲欢。用一颗俗世的心品茶,难免执著于色、香、味,则少了一份清淡与质朴。...
全文
茶与人生的感悟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14 11:19
1、人生沉浮,如一盏茶水。苦如茶,香亦如茶。 2、茶,喝的是一种心境,品的是一种情调。在沉沉浮浮中,选择了清淡和超然,一种简单而优雅的生活态度。擎一盏清茶,任幽香冲去了浮尘,沉淀了思绪,心情,悠静...
全文
读了茶花女,有什么品读感悟?
1个回答2024-03-15 00:35
玛格丽特是一个坚强的姑娘,她一个人面临着死亡,她又如此善良,不愿让他看到自己死亡前的痛苦.她一生最快乐的时光是阿尔芒给予的,但她一生最痛苦的时光同样也是阿尔芒给予的. 这是一段感人肺腑的,悲壮凄惨的,...
全文
对茶的感悟
1个回答2024-03-26 17:53
有人品茶“茶可雅志,茶可行道”,有人品茶“茶烟一塌拥书眠”. 但是,我什么都没感悟到....
人生如茶的感悟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09 13:20
人生如茶的感悟有: 1、人生沉浮,如一盏茶水。苦如茶,香亦如茶。 2、水是茶的翅膀,水让一片茶叶获得飞翔;茶是水的灵魂,茶让一滴水内心盈满。 3、茶里人生,苦中自有清香在。禅间岁月,悟久必将大...
全文
品白茶悟人生
1个回答2024-02-11 21:29
      来福建福鼎将近一个月了,正值白茶上市的季节。因之天时、地利、人和,有幸品味到各种类型白茶。好似在短短的一个月的春光里,把五味杂陈的人生从头到尾穿越了一遍,令人回味无穷。     头...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