鲲鹏斥鴳(请快!)鲲鹏斥鴳蕴含的哲理是什么?与这个寓言故事相类似的故事是什么?(...

2024-01-11 00:02

鲲鹏斥鴳(请快!)鲲鹏斥鴳蕴含的哲理是什么?与这个寓言故事相类似的故事是什么?(用成语回答)
1个回答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
翼若垂天之云.搏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
我腾越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篙之间,此亦飞之至.而彼且奚适也!”
1999年11月16日星期二
自译:穷发(沙漠)的北边有叫冥海的地方,叫做天池.有一种鱼,它身宽数千里,不知道它有多长,它的
名字叫鲲.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鹏,(它的)背如同泰山(那么高大),翅膀就象垂到天边的云.舞动翅膀飞翔
就象羊角似的旋转垂直上飞就有九万里,在云(和大气)层之上,背靠着青天,然后准备南飞,要到南冥(南海)
去.斥鴳笑它说:“你将到哪里休息呢?我腾空而上,不过几仞(一仞为八尺)就下来,飞翔在蓬草、篙草之间,
这才是飞翔的极至.而它将怎么适应环境啊!”
感:理想也许伟大、完美但它必须符合现实需要.其载体连生存的条件都不具备,如何去实现呢.正象斥鴳
所说的哪样:“彼且奚适也!”正所谓:适者生存.多么宏大、美妙、尽善尽美的理想或理论,必须为大众所接受,
否则毫无生命力.
道教最基础的理论就是:自然.人和所有一切都必须顺其自然.文中庄子两次借斥鴳之口说:“彼且奚适也?”
“彼且奚适也!”难道不是一再强调,一切必须顺乎自然吗!后人为什么要把所谓的大、高加以强调,比喻其为伟
大的抱负.而把渺小的斥鴳看成是胸无大志、鼠目寸光的小人呢.实在有悖道教的原意.“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其实用典有左.
【说明】庄子这则寓言是说明,大小、贵贱都是相对的.大鹏和小雀,虽然一个能搏击长空,展翅高飞九万里,一个栖身沼泽,往来于蓬蒿之间,但在庄子看来,都是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各得其所,无所谓大小、贵贱之分.后来人们借用这个故事,常常用鲲鹏比喻勇敢,怀有远大志向的伟大人物,用燕雀比喻渺小卑怯,苟且偷安的小人.
相关问答
《鲲鹏与斥鴳》蕴含的哲理
1个回答2024-02-04 18:37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一个人要胸怀大志。
《鲲鹏与斥鴳》的译文
1个回答2024-03-01 22:01
在草木不生的极远的北方,有个大海,就是天池。里面有条鱼,它的身子有几千里宽,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作鲲。有一只鸟,它的名字叫作鹏。鹏的背像泰山,翅膀像天边的云;借着旋风盘旋而上九万里,穿越...
全文
鲲鹏与斥鴳原文翻译
1个回答2024-02-29 06:02
《鲲鹏与斥鴳》出自庄子的《逍遥游》,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鲲鹏与斥鴳》原文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全文
鲲鹏斥鴳(请快!)
1个回答2023-11-30 22:53
语出《逍遥游》 人们借用这个故事,常常用鲲鹏比喻勇敢,怀有远大志向的伟大人物,用燕雀比喻渺小卑怯,苟且偷安的小人。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鲲鹏斥鴳(请快!!)
1个回答2024-01-09 20:32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 翼若垂天之云。搏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
全文
鲲鹏斥鴳这个寓言故事蕴含了怎样的哲理?
1个回答2024-01-07 00:07
语出《逍遥游》 人们借用这个故事,常常用鲲鹏比喻勇敢,怀有远大志向的伟大人物,用燕雀比喻渺小卑怯,苟且偷安的小人。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鲲鹏斥鴳这个寓言故事蕴含了怎样的哲理
1个回答2024-01-05 23:48
庄子这则寓言是说明,大小、贵贱都是相对的。大鹏和小雀,虽然一个能搏击长空,展翅高飞九万里,一个栖身沼泽,往来于蓬蒿之间,但在庄子看来,都是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各得其所,无所谓大小、贵贱之分。后来...
全文
鲲鹏与斥鴳 中鹏的性格特点
1个回答2024-01-14 20:06
《庄子》说有一种大鸟叫鹏,是从一种叫做鲲的大鱼变来的.传说有一大鱼名曰鲲,长不知几里,宽不知几里,一日冲入云霄,变做一大鸟可飞数万里,名曰鹏. 古人有诗云:云开衡岳风雨止,鲲鹏击浪从兹始;沧海横流何足...
全文
鲲鹏与斥鴳 中鹏的性格特点
1个回答2023-11-29 15:06
《庄子》说有一种大鸟叫鹏,是从一种叫做鲲的大鱼变来的。传说有一大鱼名曰鲲,长不知几里,宽不知几里,一日冲入云霄,变做一大鸟可飞数万里,名曰鹏。 古人有诗云:云开衡岳风雨止,鲲鹏击浪从兹始;沧海横流何足...
全文
鲲鹏与斥鴳原文翻译
1个回答2023-11-20 13:01
《鲲鹏与斥鴳》出自庄子的《逍遥游》,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鲲鹏与斥鴳》原文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