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自不量力的哲理故事

2024-01-11 01:13

1个回答
春秋时期 故事发生在春秋时代。那时,郑国和息国睦邻相处。一年,息国为了一件小事,和郑国闹翻。息国国王要讨伐郑国,就召集大臣来商议。有的说:“陛下和郑国国王同姓,不要轻易动武。”有的说:“我们的威望是不是比郑国高?”还有的说:“我们的力量是不是比郑国强?”息国国王对这些劝说一点也听不进。他下令要全体兵向郑国发起袭击。郑国立刻出兵迎战。最后,息国兵被打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
故 事 唐朝时期,李白、杜甫刚去世不久,就有人对这两位诗人的作品妄加诋毁,韩愈对此很不满意,就写给好友《调张籍》一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得到张籍的赞同。
春秋时,齐国的国君齐庄公,有一次坐着车子出去打猎,忽见路旁有一只小小的虫子,伸出两条臂膀似的前腿,要想来阻挡前进中的车轮。庄公问驾车的人:“这是一只什么虫子?”驾车的人答道:“这是一只螳螂,它见车子来了,不知赶快退避,却还要来阻挡,真是不自量力!”庄公笑道:“好一个出色的勇士,我们别伤害它吧!”说着,就叫驾车的人车子靠边,让开它,从路旁走过去。这件事情,很快就传开了。人们都说庄公敬爱勇士。便有好多勇敢的武士,纷纷来投奔他。但是,“螳臂当车”作为一句成语,却并不比喻出色的勇士,而是比作自不量力的可笑人物。
相关问答
“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哲学道理
1个回答2024-03-05 15:05
量力而行  读 音 liàng lì ér xíng   解 释 量:估量;行:行事。按照自己力量的大小去做,不要勉强。   出 处 ①:先秦·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五年》:“力能则进,否则退,...
全文
“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哲学道理
1个回答2024-03-16 19:10
1.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说明我们要坚持适度原则,做力所能及的事。 2.物质决定意识。“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不能不顾实际,盲目行事...
全文
“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体现什么哲学道理?
1个回答2024-02-24 15:52
量力而行:按照自己力量的大小去做,不要勉强。尽力而为: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去做“量力而行”对应的原理是“规律的客观性和不可抗拒性”,对应的方法论是“想办法、做事情要尊重客观规律”;“尽力而为”对应的原理...
全文
“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体现什么哲学道理?
1个回答2024-03-09 15:34
量力而行:按照自己力量的大小去做,不要勉强。 尽力而为: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去做 “量力而行”对应的原理是“规律的客观性和不可抗拒性”,对应的方法论是“想办法、做事情要尊重客观规律”;“尽力而为”对...
全文
“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哲学道理
1个回答2024-03-24 09:55
量力而行  读 音 liàng lì ér xíng   解 释 量:估量;行:行事。按照自己力量的大小去做,不要勉强。   出 处 ①:先秦·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五年》:“力能则进,否则退,量...
全文
哲学里什么叫量
4个回答2022-06-19 14:05
哲学中量变的定义是指事物在数量上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叫做量变。因此哲学中的量就是数量。
哲学上关于量变与质变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3-01 10:21
比如说水,由于温度的变化而变成水蒸气或冰,这里的温度就是量变,水的沸点和冰点就是度。“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水滴石穿,积叶成书 防微杜渐
例举几个说明哲学量变与质变关系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8 23:02
烧水撒,水从不能喝到能喝是质变,从冷到热是量变, 这个量变到一定程度就发生了质变撒。 同理啊,一个人被暴打致死亦是。。。
有没有什么感触心灵,影响人生的书籍,带给人一种力量,哲学等
1个回答2024-02-21 17:39
中国当代 张祥龙先生《海德格尔传》《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从现象学到孔夫子》《朝向事情本身》等。 中国古代 《老子》《庄子》《论语》《孙子兵法》《六祖坛经》。 西方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王...
全文
量子力学是不是打脸哲学,学哲学的都是
1个回答2023-08-20 18:32
本书以现代实证主义的哲学观点分析了量子力学的研究成果。作者认为,从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可以得出客体必然要受观测干扰的结论。作者把物理世界划分为可观测的“现象世界”和不可观测的“中间现象世界”。关于“中间...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