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埋儿奉母"故事的看法

2024-01-11 07:26

1个回答
  “埋儿奉母”孝德故事不宜较真
  古语云“百善孝为先”,此话不无道理,我国古代还有“二十四孝”的故事。但据《新安晚报》昨日报道,最近安徽省六安市以“二十四孝”为题材画成图片,制作了一批街头公益广告,却引发了争议。其中最让人难以接受的,与几十年前鲁迅先生反感的一样,就是那个叫“埋儿奉母”的故事,过往市民称看了瘆得慌,感觉画面场景“就像是犯罪”。
  公益广告何以弄巧成拙?不妨看看“埋儿奉母”故事本身,说晋代有一个叫郭巨的孝子家境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与妻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欢天喜地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原来是一个带有悲喜剧性质的童话故事!其所传播的,无非是“孝心能得好报”这样的理念。其实灌输这一理念的神话,在“二十四孝”中还有一些。比如春秋剡子的“鹿乳奉亲”、东汉董永的“卖身葬父”、东汉姜诗的“涌泉跃鲤”、三国孟宗的“哭竹生笋”等,无不是说孝行能感天动地,神人共赞。这样的孝德神话,与孟姜女哭倒长城一样,可视为一种感人的艺术夸张,如若真将其当成现实生活,那就像把魔术当成特异功能一样,必然十分纠结,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另外,“二十四孝”中,看似不是神话,但带夸张、渲染性质的,更有不少。比如“恣蚊饱血”,说晋朝人吴猛8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贫无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若去较真,这故事就很荒唐可笑:赤身引诱蚊子,岂不使蚊子越聚越多?不仅自己会被咬得疮痍满目,父亲也逃不掉蚊子袭击。再如有名的“卧冰求鲤”故事,化解河冰难道就没别的办法,非得解衣俯卧冰上?较真起来,简直荒唐可笑。一些论者称之为“愚孝”,便是如此。
  然而我们看待这些古代孝德传说,不能只纠结于外表和形式,而忽略其表达的精神本义,否则,“愚公移山”也会成为“愚勤”、“瞎忙”。我们应该用一种“过滤”的眼光去看“二十四孝”,即滤去其怪诞的外表,而吸收其传承的精神营养。换言之,在学习古代经典过程中,应该融进理性与思考,进行自我咀嚼和自我消化,而不是生吞活剥、照猫画虎。
  当然,类似“埋儿奉母”、“卖身葬父”之类的古代故事,带有浓厚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封建烙印,与现代文明和当今追求的法治精神背道而驰,即便是添油加醋的神话传说,也容易引发人们对于法律的漠视,其负作用可能大于正面效应,最好是当糟粕予以剔除。六安市在制作“二十四孝”公益广告时,未加甄别、处理,“原汁原味”端出来,可说是一种不动脑筋的懒汉做法。前段时间媒体曝光一些地方的“女德班”宣扬女性应逆来顺受,精华与糟粕不分,同样也是不负责任、不动脑筋、将糟粕当噱头的结果。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才有生命力。当今我们弘扬传统文化,必须是一种回归理性的继承,只有去粗取精,并融入时代元素加以冶炼,斑驳的传统文化才能沥去锈蚀、融进新钢,焕发既厚重又耀眼的光彩。
相关问答
埋儿奉母的意思
2个回答2023-11-18 16:01
埋了自己的孩子,以便有钱供养母亲。体现了孝。
对"埋儿奉母"故事的看法
1个回答2024-01-18 23:22
“埋儿奉母”孝德故事不宜较真 古语云“百善孝为先”,此话不无道理,我国古代还有“二十四孝”的故事。但据《新安晚报》昨日报道,最近安徽省六安市以“二十四孝”为题材画成图片,制作了一批街头公益广告,却引发...
全文
埋儿奉母体现了什么精神?
1个回答2024-03-11 10:24
这是一个典型的愚孝故事。古人受孝道影响极深,把孝作为做人的准则。有的朝代以孝治国,不孝的文人官员杀头。有的推孝举亷,作为选拔官员的标准。普通百姓不孝者父母可以送之忤逆。于是,郭巨埋子奉母便成了普通百...
全文
埋儿奉母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3-17 02:55
?埋儿奉母,也叫“郭巨埋儿”,是中国传统民间故事,在东晋干宝所写的《搜神记》、宋代《太平广记》、元代郭居敬的《二十四孝》中都有记载。 “埋儿奉母”讲的是晋代一个叫郭巨的人,在父亲去世后,把家产分给了...
全文
埋儿奉母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5-02 12:56
埋儿奉母讲的是晋朝时期。 有一个郭家,是个很富有的家庭,后来因为父亲的离世,家产被郭巨分割给弟弟们,他身为家中的老大,承担起赡养母亲的责任,不过此人虽然很孝顺但赚钱的能力稍弱,很快家中就越来越贫穷...
全文
埋儿奉母
1个回答2024-01-29 01:35
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安阳林州)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
全文
埋儿奉母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1-29 15:56
埋儿奉母 原意出自二十四孝的故事, 意思是为了奉养母亲,宁愿不要孩子 体现的是孝顺的意思
埋儿奉母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1-31 02:30
埋儿奉母,又名"为母埋儿"、"郭巨埋儿",为中国传统民间故事此故事在东晋干宝所著《搜神记》、宋代《太平广记》、元代郭居敬的《二十四孝》、明代嘉靖时期的《彰德府志》等书中均有记载。 原文 郭巨,家...
全文
埋儿奉母是错,还是对呢?
1个回答2023-11-19 10:04
这要看以谁的眼光来看,百善孝为先是对的,但不能做“愚孝”之事,而“埋儿奉母”不能说做错了,只能说做法有些偏激。 “埋儿奉母”的典故,讲的是古代一个叫郭巨的人,本来家里挺有钱的,但父亲过世...
全文
埋儿奉母这个故事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发
1个回答2024-01-20 16:43
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实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明朝李默(《孤树裒谈》卷二)也骂过郭巨,姑且把原文翻译成通顺的白话文,看看当时的人是怎样认识这件事的...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