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写作背景

2024-01-13 03:25

1个回答

促织写作背景如下:

蒲松龄出生于书香世家,他早年也曾想借助科举入仕,可惜屡试不第,只能以教书为生。他自幼便对民间的鬼神故事兴致浓厚。

据说,蒲松龄曾为了搜集素材,在家门口开了一家茶馆,来喝茶的人可以用一个故事代替茶钱。借助这个方法,蒲松龄搜集了大量离奇的故事,经过整理、加工过后,他都将其收录。

据清人笔记《三借庐笔谈》记载:蒲松龄每晨起就在大道边铺席于地,并摆设烟茶,坐待过往行人,以搜集奇闻异事。每听到一事,回家后就加以粉饰润色。

康熙元年(1662),蒲松龄22岁时开始撰写狐鬼故事。康熙十八年春,40岁的蒲松龄初次将手稿集结成书,名为《聊斋志异》,南高珩作序。此后屡有增补。直至康熙二三十九年前后和康熙四十六年,该书还有少量补作。

文章赏析:

《促织》是按事物发展的自然顺序记叙的,情节曲折多变,故事完整。本篇小说从总体看是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记叙的。

在本文之后又加上“异史氏曰”的一段作者评论。《聊斋志异》在小说后面常有作者对所写的人和事作出的评价,是作品的附带部分。可以概括为“征虫,觅虫,卜虫,失化斗虫、献虫,评虫”六大部分。

故事的背景:祸患起于宫廷,为满足宫中斗蟋蟀之乐而“岁征民间”,一头促织会带来“辄倾数家之产”的后果。围绕着征集促织,充分地表现了官府的贪鄙,“游侠儿”的居奇,里胥的刁猾。故事背景的简要交代为全文作了铺垫。

本段先点明成名充“里正”是受里胥的陷害,以至家业败落,“薄产累尽”。面对征促织,他既“不敢敛户口”,又“无所赔偿”,形势逼迫下,只好自行捕捉,又无所得,苦受杖刑,只有“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相关问答
儿童挑促织的情景
1个回答2024-01-26 06:52
其实这里所说的促织 就是我们常说的蟋蟀 促织是古代的说法, 现在已经不沿用这种说法了, 而且现在哪怕是农村的孩子, 也不会再和蟋蟀玩儿了, 儿童挑促织的情景是非常不容易见到。
儿童挑促织中的挑促织描写了什么景象
1个回答2023-11-04 23:15
《夜书所见》描写了一幅儿童在灯光下捉蟋蟀的景象,以景衬情,动静结合,以梧叶声和风声衬出秋夜的寂静,还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儿童夜捉促织的乐景反衬自己客居他乡的悲情。 《夜书所见》 南宋 叶绍翁 萧...
全文
促织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2-12-19 16:30
促织 cù zhī 蟋蟀的别名。 同义: 吟蛩, 蛩, 蟋蟀, 蛐蛐儿
促织的意思?
2个回答2022-12-23 22:13
促织[cù zhī] 解释:蟋蟀的别名。
促织的意思
1个回答2023-10-19 02:18
促织,释义是:即“蟋蟀备销”。 例句:春风犊卧提壶唤,秋月声暄促织悠。所键罩以促织就是蟋蟀的意思。仿亮游在聊斋里就是通过蟋蟀的故事来警醒世人!
促织的内容简介
1个回答2024-01-23 04:50
促织,蟋蟀的别称,属于蟋蟀科,也叫蛐蛐。
促织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15 06:32
促织是蟋蟀的别称。 蟋蟀,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一名促织,中国北方俗名蛐蛐。全世界已知约2500种,中国已知约150种,其中台湾省50种。蟋蟀穴居,常栖息于地表、砖石下、土穴中、草...
全文
知有儿童挑促织的促织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4-17 21:15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全文
什么是促织?
3个回答2022-05-26 07:20
古文里的促织就是蟋蟀,蒲松龄写的聊斋中有《促织》一文,可以去看看~
促织的主要情节
1个回答2024-01-30 14:28
读一下作品最好了!这样理解又深又有效。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