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短的寓言故事

2024-01-13 16:36

1个回答
轮扁削车轮

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有一位擅长做车轮的能工巧匠,他的名字叫轮扁。

一天,齐桓公在殿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砍削车轮。齐桓公读书读到妙处,不禁摇头晃脑、口中念念有词,很是得意。轮扁见桓公这样爱书,心里觉得纳闷。他放下手中的锥子、凿子,走到堂上问齐桓公说:“请问,大王您所看的书,上面写的都是些什么呀?”齐桓公回答说:“书上写的是圣人讲的道理。”轮扁说:“请问大王,这些圣人还活着吗?”齐桓公说:“他们都死了。”于是轮扁说:“那么,大王您所读的书,不过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罢了。”

齐桓公很是扫兴。他对轮扁说:“我在这里读书,你一个做车轮的工匠,凭什么瞎议论呢?你说圣人书上留下的是糟粕,如果你能谈出个道理来,我还可以饶了你,如果你说不出道理来,我非杀你不可!”

轮扁不紧不慢地回答齐桓公说:“我是从自己的职业和经验体会来看待这件事的。就说我砍削车轮这件事吧,速度慢了,车轮就削得光滑但不坚固;动作快了,车轮就削得粗糙而不合规格。只有不快不慢,才能得心应手,制作出质量最好的车轮。由此看来,削车轮也有它的规律。可是,我只能从心里去体会而得到,却难以用言语很清楚明白他讲授给我儿子听,因此我儿子便不能从我这里学到砍削车轮的真正技巧,所以我已经70岁了,还得凭自己心里的感觉去动手砍削车轮。由此可见,古代圣人心中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精华已经随着他们死去了,那么大王您今天所能读到的,当然只能是一些古人留下的肤浅粗略的东西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实践经验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不但是产生理论知识的源泉,而且有些精深的技艺是难以从书本上得到的。当然,忽视书本知识,排斥间接经验,盲目地将书本知识一概视为糟粕的观点,也是不可取的。
相关问答
古代寓言故事及寓意。翻译要短寓意要长
1个回答2024-01-27 23:58
楚国有个人搞祭祀活动。祭祀完了以后,取出一壶酒来赏给门人们喝。 门人们见只有一壶酒,就互相约定说:"这壶酒几个人一起喝,肯定不够喝;如果一个人喝,才会有点剩余。我们可以一起在地上画蛇,谁...
全文
谁有龙的寓言呀!简短点的简短!
1个回答2024-03-04 01:24
〖家龙和野龙〗 从前有一个专门饲养龙的人,他研究龙的嗜好和愿望,侥幸地成功了.他得到了两条龙,就将它们饲养起来. 龙安心呆在院中的小水塘里,以为江河湖海不足以供它游玩,觉得人喂它的食物很香甜,以为大...
全文
关于动物的简短寓言一定要简短一些,主人公是动物
1个回答2024-02-04 16:24
被同伴驱逐的蝙蝠 很久以前,鸟类和走兽,因为发生一点争执,就爆发了战争.并且,双方僵持,各不相让. 有一次,双方交战,鸟类战胜了.蝙蝠突然出现在鸟类的堡垒.“各位,恭禧啊!能将那些粗暴的走兽打败,真...
全文
求个有寓意的小故事 故事短 寓意要长些 今天内有的速度回 故事要短 要短啊
1个回答2024-01-25 23:46
男子埋怨道:“前阵子只是和MM握了个手,她居然怀孕了!” 朋友大惊:“没搞错吧?握手也能怀孕?” 男子纠结的说道:“哎,我不喜欢洗手,没想到她也是。” 看的懂么?
寓言故事比较短点的
1个回答2024-01-19 03:43
1、情况不同   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   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它大声号叫,猛烈地抗拒。   绵羊和乳牛讨厌它的号叫,便说:“他也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
全文
求最短的寓言故事
1个回答2024-01-18 16:37
一个晴朗的早晨,曾子的妻子梳洗完毕,换上一身干净整洁的蓝布新衣,准备去集市买一些东西。她出了家门没走多远,儿子就哭喊着从身后撵了上来,吵着闹着要跟着去。孩子不大,集市离家又远,带着他很不方便。因此曾子...
全文
谁有较短的寓言啊!快!急急急
1个回答2024-01-29 13:28
目光短浅的鸫鸟 故事讲的是一只美丽的鸫鸟每年秋天都要去吃那桃金娘树上的果实。有一年,桃金娘树上的果实还没有成熟,东鸟便每天跑到桃金娘树上唱歌:“美好的生活呀就要来临了,我的心里是多么欢唱,望着那...
全文
求一个故事的寓意,简短的
1个回答2024-01-22 12:53
只有设身处地的去体会,才能清楚地知道他人的感受。诗的妙处就在于能用简短的语言把我们带入那情境之中,让我们心有所感,从而深切的体会到盲人那凄惨的处境,而生怜悯之心。
求一篇英语寓言小短文,带中文翻译的。
1个回答2024-01-25 21:48
Fox and cock One morning a fox sees a cock.He think,"This is my breakfast.'' He comes up to...
全文
给我一个寓言故事,要短点的,别人都很少听过的,谢谢了
1个回答2024-01-18 09:42
乌鸦兄弟:乌鸦兄弟俩同住在一个窠里。 有一天,窠破了一个洞。 大乌鸦想:“老二会去修的。” 小乌鸦想:“老大会去修的。” 结果谁也没有去修。后来洞越来越大了。 ...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