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下册实验版,仿写第六课《北京的春节》

2024-01-14 08:13

1个回答
六上《北京的春节》教材分析(2009-09-20 23:19:03)标签:教学 杂谈 分类:研训之窗
一、教材简介:

《北京的春节》是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文章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老北京过春节的风俗习惯。

本课是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以“传统文化”为主题。而传承千百年的中国传统风俗文化节日“春节”在老舍先生的字里行间朴素而生动的表达出了人们过新年时的温馨和美好,是帮助学生了解传统风俗拓展有关只是的很有用的素材。

二、教材学习目标分析:

下面我就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逐一进行分析。

1、 认识9个生字和2个多音字,会写8个生字,积累词语。

本课应该重点指导的生字有:蒜、粥、醋。其中 “蒜”“粥”两个字我们可以采用多种识记方法。比如根据结构上的特点可以采用会意字的方法;根据字形特点可以让学生编顺口溜、编故事等方法。“醋”字也容易写错,可以结合本课生字“腊”字进行对比识记,也可以结合旧字进行识记,如:“醒”“酷”“酒”等。

多音字有“更”“传”要指导学生结合字义识字音,进行组词写句练习,这样学生多音字的记忆不仅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的理解,加深了印象。

本课中也出现了一些学生比较陌生的词语,如:“腊七腊八”“冻死寒鸦”“宪书”“初旬”“蜜供”“麦芽糖”“守岁”“走马灯”等等。这类词语离学生生活年代较远,学生生活的时代使用率很少了。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注释进行理解,难以理解的教师可采用更为详细的注释或者图片资料、影像资料等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词语。

再有一些和新年有关的词语,我认为也应该让学生进行词语积累,如:“截然不同”“万象更新”“残灯末庙”。对于这类词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更要注重学生的积累运用能力的培养。可以适当进行拓展小练习,如:说话,写话或是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要结合“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采用“三读”教学手段进行强化。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初步朗读课文,整体感悟老北京春节的气氛,并理解词语,提出不懂的问题。可以采用轮读、自读、对读等方法。

(2)、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在此环节就学生要了解老舍先生都介绍了哪些春节风俗,教师主要采用的是自读、默读的形式。

(3)、品读课文。这个环节是“三读”环节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形式来体现学生的读,如:默读、小声读、大声有感情的读,或采用同桌对读、男女对读,教师泛读,学生练读等方法,让学生反复品读重点语句,读出真情实感。

3、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体会作者对北京,对生活的热爱。

这一教学目标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目标。

教师在课前应发挥学生的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让学生去搜集相关的风俗资料,同时在学习课文时让学生进行古今春节风俗大对比。从对比中寻找差异,了解原因,同时对我国传统文化风俗习惯有个更深刻的了解。

本文语言朴素,但却把春节的热闹喜庆表达的淋漓尽致。这主要归功于作者对精彩部分的细致描写。学生通过读也能发现本文中有些场面很热闹,很生动。因为这些场面是孩子们活动的场面。对于这些场面教师要充分发挥它的语言文字训练作用。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充分的读,谈自己的感悟,写自己的感受,找自己感受深刻的词语、句子。

比如:“家家赶做年菜中的‘赶’”“到处都是酒肉的美味中的‘到处’”“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来”“都穿起,都贴上”“灯火通宵,日夜不绝”等,体现出除夕的喜庆团圆。

再如:“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元旦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

教师要围绕本段进行句子品读,体会出除夕、元旦、元宵三个日子都很热闹,但各有特色,从而进一步感受三个日子都能给人带来生活的美好感受。

结合这里的热闹情景,教师可以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设计一个小练笔:写一写自己在春节时印象最深刻的活动或自己在春节、元宵节时最喜欢做什么,体现出在过节时的喜庆、热闹。

4、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文章详略得当的特点。

这一目标既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自读自悟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找出本文的写作特点。教师采用点拨引导的方法进行指导理解。如:文中有的只写了一个点,一句话;有的则写了一个场面,一次活动。再如:“腊八”一段描写的活动较多,但作者单只写了“腊八粥”和“腊八蒜”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像这样的写作方法还能从文中再举一例吗?如果让你写春节你打算怎样写?

一系列的引导问题帮助学生归纳写作方法:抓住特点,突出重点,详略得当进行场面描写。

三、教材的迁移拓展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主题,可以设计以下几个拓展活动:

1、各地春节风俗展。2、春节童谣、俗语、对联或成语荟萃。

围绕本课的写作特点可以设计如下拓展练习:

1、写自己最快乐的一个春节。2、写自己最快乐的一天。
相关问答
北京课改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单词
1个回答2022-05-14 18:15
‘和他人股份认购吧
仿写六年级下册第六课:北京的春节
2个回答2022-12-05 07:42
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
小学六年级下册实验版,仿写第六课《北京的春节》
1个回答2024-01-11 13:00
六上《北京的春节》教材分析(2009-09-20 23:19:03)标签:教学 杂谈 分类:研训之窗 一、教材简介: 《北京的春节》是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文章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老北京过...
全文
北京版六年级下三课翻译
1个回答2022-12-07 00:59
左边的一段?
六年级上册第六课内容
1个回答2024-04-27 15:27
 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待了几天,仍然...
全文
六年级上册第六课单词怎么读?
1个回答2024-02-17 00:19
照着书上的音标读就行。其实读单词很简单的,你就跟读中文一样,当音标跟拼音一样,多读多写就会发现其实没你想象的那么难。英语单词在发音的时候,不是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来发音的,而是几个字母几个字母地拼...
全文
六年级课文 手指 仿写
1个回答2024-01-30 15:21
呵呵,这个你也不懂呀!!!你也太怂了点吧!!(*^__^*) 嘻嘻(开玩笑的哦)
六年级课文手指仿写
1个回答2024-01-30 14:50
人的五官》 在我看来,人的五官并无美丑贵贱之分。他们居于人的头上,享受着至尊之位,控制着四肢的正常工作,他们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但搭配的是那样匀称 鼻子在脸上的位置确实是得天独厚,他居于中央,...
全文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英语书第六课课文
1个回答2024-03-04 12:57
故事是这样的 以前在各大学校里都流传着这么一个恐怖故事 说是A校有不干净的东西 每当十五的时候 学校门口的鲁迅像的眼睛就会动 所有教学楼都会停电 楼梯会从原来的13阶变成14阶 实验室的水龙头放出来的...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