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之人......糜至死不悟 受到的启发

2024-01-14 14:04

1个回答
毫无自知之明而肆意逞志,必然自招祸患。



本文是《三戒》中的第一篇,是柳宗元谪居永州时所写.《三戒》借麋,驴,鼠三种动物的可悲结局,讽刺了社会上的三种人.按作者在"序"中所说,"临江之麇"所讽刺的是"依势以干非其类",就是倚仗他人势力求得与对方要好的那种人."至死不悟"四个字,既表达了作者的厌恶之情,也勾画出麋的可怜与可悲.这则寓言故事在写法上突出的是细致逼真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如"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写出犬吞食弱者的本性;"外犬见而喜且怒",用拟人的笔触刻画犬的心理活动.
相关问答
出自临江之糜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18 10:18
至死不悟 【拼 音】:zhì sǐ bù wù     【解 释】:到死都不觉悟.形容顽固不化.悟:醒悟.     【出 处】:柳宗元《临江之麋》: 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
全文
文言文《临江之糜》:临江之人畋,得糜麑。
1个回答2024-01-13 20:29
[编辑本段]寓意 本文是《三戒》中的第一篇,是柳宗元谪居永州时所写.《三戒》借麋,驴,鼠三种动物的可悲结局,讽刺了社会上的三种人.按作者在"序"中所说,"临江之麇"所讽刺的是"依势以干非其类",...
全文
用自己的话改写“临江之麋 ”这个故事,并简要分析“糜至死不悟”的原因
1个回答2023-12-29 23:47
改写不会 但原因是 它忘却了自己的种群本性,而且在养尊处优的情况下没有学会区分敌我。
《临江之麋》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1个回答2024-01-22 18:17
讽刺的是"依势以干非其类",就是倚仗他人势力求得与对方要好的那种人."至死不悟"四个字,既表达了作者的厌恶之情,也勾画出麋的可怜与可悲
《临江之麋》中“麋致死不悟”的原因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9 21:06
◆翻译 临江有个人,打猎时捉到一只麋鹿的幼崽,把它带回家饲养。刚一进门,一群狗流着口水,翘着尾巴全来了,那个人非常恼火,愤怒的喝斥、吓唬那群狗。从此,猎人每天都抱着小麋鹿接近狗,让狗熟悉它,...
全文
读临江之麋的启示
3个回答2023-11-07 19:11
读”临江之麋”,叹”至死不悟” 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 古时江南临江产麋鹿。一猎人捕杀了成年麋鹿后留下了一只小麋崽带回家里,家狗见了狂吠着要扑咬麋崽。猎人立即驱赶训吓家狗,并把小麋崽抱...
全文
《三戒》之《临江之糜》的翻译及重要字词解释
1个回答2023-12-02 10:02
《临江之麋》柳宗元 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稍使与之戏。 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
全文
《临江之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幺
4个回答2023-12-02 18:58
临江有个人,打猎时捉到一只麋鹿的幼崽,把它带回家饲养。刚一进门,一群狗流着口水,翘着尾巴全来了,那个人非常恼火,愤怒的喝斥、吓唬那群狗。从此,猎人每天都抱着小麋鹿接近狗,让狗熟悉它,不欺侮它,后来又逐...
全文
《黔之驴》和《临江之糜》内容或语言角度的分析与比较
1个回答2023-11-30 06:02
关于《黔之驴》主题思想的不同认识 柳宗元最有代表性的是《三戒》,写了一组三篇寓言:《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作者把他们放在一起,冠名曰《三戒》,是有深刻含义的。 前人议论《三戒》的...
全文
什么书让你受益匪浅?启发,领悟的很多?
1个回答2022-11-10 10:32
《平凡的世界》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