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改善和提升的方面

2024-01-15 13:47

1个回答

孩子需要改善和提升的方面

  孩子需要改善和提升的方面,培养孩子独立自主很重要,毕竟孩子不可能永远生活在父母的庇护下,但是生活中还有不少孩子对本该自己处理的事情毫无主张,以下了解孩子需要改善和提升的方面。

  孩子需要改善和提升的方面1

   1、培养孩子规则意识和执行的能力(健康生活—常规习惯)

  进了幼儿园,孩子学会了把玩具放回原处,学会了离开教室的时候,听老师的口令,学会了自控,知道老师讲故事的时候,不能随便在教室里走来走去,不能随意打断老师说话。常规教育对幼儿来说实在太重要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自我约束及适应环境的能力。在不同的环境里才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养成的好习惯会受益终身。

   2、培养孩子社交能力(语言能力—社会交往)

  其实,许多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有一定的社交经验,幼儿园又为孩子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氛围,教他们怎样保持友谊,教他们在没有教师和爸爸妈妈帮忙的情况下自己怎样独立解决小伙伴之间的冲突。在幼儿园里孩子学会交朋友后,不仅会提高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对于孩子长大融入社会均有好处。

   3、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健康生活)

  在家里,爸爸妈妈看到自己的宝贝略微吃力地干一件事,总是会忍不住上去帮一把。但是在幼儿园里,老师不可能像爸爸妈妈一样对这么多小朋友做同样的关照

  教师会耐心的教孩子怎样做事、怎样照顾自己、怎样克服困难,这些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给了孩子相当的自信,这个观念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因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总有一天孩子会走出家庭,走向社会。

   4、培养孩子的综合学习能力(多元智能)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涉及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过分注重识字、算术等方面是片面的,也是不科学的,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开发他们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及创造力。

  其中语言领域的能力有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非文字阅读能力;自然领域的能力有感觉、观察能力;艺术领域的能力有音乐、美术等方面的表现与创造力。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及目的就是为了让幼儿在各个领域中学习并有所掌握。在对孩子智力开发的同时还要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从整体上提高孩子自身素质。

   5、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素质教育)

  有位革命家曾说过:要想学习好,先要学习做人。幼儿园的教育工作的原则是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因此不能忽视幼儿的社会属性。即他们的社会能力、品德行为方式和对情感、情绪的把握。如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能解决活动中同伴间的纠纷,懂得爱周围的人,理解别人,培养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品德。

  孩子需要改善和提升的方面2

   孩子黏人、爱发脾气、不会和别人玩?聪明的家长会这样引导

   1-2岁

  1、随着自我意识的萌发,独立性开始增强,对事情有自己的想法和坚持,相比1岁前的顺从,表现得越来越叛逆。

  2、以自我为中心,无法理解别人的感受和想法。

  3、受语言能力、自控能力等的限制,遇事容易发脾气,习惯用行动来表达不满、沮丧等情绪,如尖叫、打人、扔东西、躺在地上打滚。

  4、喜欢模仿别人,尤其是成年人或比自己大的孩子。

  5、表现出对其他孩子的兴趣,但玩耍时除了争抢玩具,较少与其他孩子互动。

  6、会用动作或语言简单表达自己的需求。

   引导建议:

   1、给孩子创造规律的生活。

  每天按固定的顺序,在大致相同的时间段吃饭、玩耍、洗漱、休息,不仅有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对于情绪的稳定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孩子发脾气的情况。

   2、给孩子制定简单的规则。

  孩子年龄尚小,对自身的能力缺乏判断,自我意识又强,什么事都想自己来,这就造成了亲子之间矛盾的增加。

  相比事事限制孩子,频繁地对孩子说“不”,用简单、易懂的规则告诉孩子你希望他怎么做,效果会更好。

  比如你不希望孩子打人,可以对他说,“手是用来抱抱的,不是用来打人的”,然后张开双臂,和孩子拥抱。不断地演示、重复这条规则,孩子会慢慢记住它。

  假如能把规则用图片、照片的形式贴在家里醒目的位置,孩子会学得更快。

   3、不要打骂、惩罚孩子

  爱发脾气,以自我为中心是这个年龄情绪发展的正常表现。

  当孩子发脾气时,我们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为孩子的情绪降温,也可以安静地待在他的身边,等待他发泄完情绪,自己冷静下来。

  但千万不要大声地吼孩子,甚至打骂、体罚孩子。否则,孩子会通过模仿学到这些不恰当的行为模式,将来要改变就很难了。

   4、多关注孩子好的表现

  当孩子做出正确的行为时,不要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用微笑、鼓掌、拥抱、夸奖等方式给孩子正面的反馈,有助于他学习什么是正确的行为。

   2-3岁

  1、情感变得更加丰富。

  能够在没有大人提示的情况下表达对别人的关心和喜爱;当生活、作息出现较大变化时,会感到不安;沮丧、生气时,仍然会用发脾气、尖叫、打人、咬人等方式表达。

  2、和之前相比,更容易面对和父母或熟悉照顾者的短暂分离。

  3、在和其他小朋友玩耍时,渐渐懂得轮流、等待这些社交规则,也开始愿意和别人分享物品。

  4、喜欢模仿成年人和玩伴的行为,喜欢玩假装游戏。

  5、能够理解“我的”和“他/她的”的概念。

   引导建议:

  1、发脾气、尖叫、打人、咬人等行为依然是孩子表达、发泄情绪的`正常方式,但并不代表我们可以对此置之不理。

  通过建立简单、易懂的规则,耐心地向孩子重复这些规则,当孩子违反规则时,平静但坚决地制止、教育他,可以帮助孩子学习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2、虽然孩子开始出现分享、等待、轮流等行为,但此时的他们依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换位思考能力、情绪控制能力都还很薄弱。

  因此,要对孩子的行为有合理的期待,不可以强迫他们分享,也不要因为孩子表现得不够友好、懂事而严厉地斥责他们。

  3、多让孩子和其他成年人、儿童接触和玩耍。孩子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学习如何与人交往。

  4、经常陪伴孩子,尤其是陪他玩假装游戏(过家家游戏)。

  我们可以把希望他学习的规则和行为融入到游戏中,用表演的方式教他如何表达情绪,如何理解他人的感受,如何遵守家里和公共场合的规则。

   3-4岁

  1、喜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玩耍中会和别人合作,能够更好地遵守等待、轮流等规则,遇到冲突时会尝试着解决,打人、争抢玩具等行为会慢慢减少。

  2、开始理解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不一定和自己相同。

  3、想象力非常丰富,认为世间万物都是有生命的。还无法区分幻想和现实,会把陌生、害怕的东西想象成是“怪兽”。

  4、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性别,通常更喜欢和同性别的孩子玩耍。

  5、还无法很好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仍然会有发脾气的情况发生。

   引导建议:

  1、教孩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虽然孩子的语言能力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但关于感受的词汇还是很匮乏的。

  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当孩子体验到某种情绪时,告诉他这种情绪叫什么名字(开心、生气、难过等),应该如何去应对。

  比如开心的时候可以和家人、朋友分享,生气的时候可以深呼吸、数数、画画,难过的时候可以哭泣、倾诉等,以此来提高孩子的情绪表达与控制能力。

  2、陪孩子读和情绪、人际交往有关的绘本。

  阅读过程中,可以和孩子讨论主人公的感受,启发他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共情和社交能力。

  3、经常陪孩子玩假装游戏,并让孩子主导游戏的进程。

  4、不要吓唬孩子,也不要说谎骗他。孩子很难区分幻想和现实,很容易把你的话当真,以为你不要他了,或者会有怪物来抓走他。

  5、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自己吃饭、脱衣服,帮你拿东西等。给孩子做有限选择的机会(选项控制在3个以内)。这样可以提升孩子的独立性和自我价值感。

  孩子需要改善和提升的方面3

  如何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

   给孩子空间,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孩子最喜欢生活在母亲的怀抱里,但是他不能永远这样生活,必须让他自己不断地往前走,在生活实践中培养他的独立自主性。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都应该让他自己做,不要代劳,这是一个教育原则。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一切都好,恨不得包办孩子的一切,但包办一切的结果极可能是孩子什么都不会。

   给孩子时间,放手让他做自己愿意做的事

  不少家长以为,孩子还小,不懂得安排自己的活动。在孩子年龄还小时,家长应该适当强制性地安排孩子的时间,如学习时间,中午休息、晚上睡觉、早上起床时间,这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但和成年人一样,孩子也应拥有自己的时间,如果时间的安排完全由家长包办,孩子只是执行,那么孩子的独立自主性就永远也培养不出来了。

   给孩子问题,培养孩子初步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个孩子都会无休止地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但是如何让他找到问题的答案呢?常常看到有些家长不厌其烦地回答孩子的问题,并利用一切时间来丰富孩子的知识。

  这并非不行,只是在丰富孩子知识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培养孩子获取知识的能力,应该逐步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经验告诉我们,孩子爱不爱提问题,是关系到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孩子如何得到答案,则是关系到孩子成才的重要因素

   给孩子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

  孩子的独立自主性在他的自主选择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不少家长怕孩子选择错误,从来不给孩子选择的权利。有的家长说孩子太有主意不好,应该听大人的。实际上,孩子有主意是件好事,他有着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认识,家长应主动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并告诉孩子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给孩子条件,让他自己去创造

  创新、创造是独立自主性的最高层次的表现。孩子的创造性也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同样需要家长积极引导和巧妙激发。在生活中,我们不应该排斥孩子对“玩具”的“破坏”,对各种家庭用品的“探索”和“分解”。不少孩子都喜欢分解并组装玩具,喜欢拆装各种家用小电器,喜欢玩泥巴,喜欢砌“房子”、做“家具”。

  如果家长把这类行为都归类为“破坏”而一律加以禁止,就会阻碍对孩子创造力的培养。对一些结构简单、易于拼装的用品,家长可适当指导孩子拆装,并逐步让他独自拆装,允许孩子适当的破坏。应尽可能提供孩子“创造”需要的原料,让孩子发挥想象,制造自己的“产品”。当然,一切都必须适度。

相关问答
幼儿园需要改善和提高的地方有哪些、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3-05 09:58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孩子们进入小学做好了准备,而且为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奠定了基础。因此,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好的幼儿园学习,那么幼儿园需要改善和提高的地方有哪些呢?...
全文
机器有智能言语提升的话,孩子的听力损失是否得到改善?
1个回答2024-01-27 19:28
智能言语提升只是助听器的一项功能,可能在特定场景下会听的好一些,但是不能改善听力。
财运不好怎么改善,如何提升自己的财运?
2个回答2023-02-27 07:31
有些人财运真的很差,为了在新的一年改善自己的财运。首先就是佩戴一些饰品,比如说开过光的貔貅,这些东西带着个人的财运非常有帮助,他能够帮你守财,也能够帮助你获得更多的财富。家里也可以把一些类似东西,帮...
全文
如何在大学里改变自己和提升自己?需要怎么做?
2个回答2022-12-24 12:01
在大学里面也是需要去考一些证书的,或者是在大学当中也需要注意自己的打扮,让自己在外在和内在当中都做出一个改变,要学习一些化妆的技巧。
怎样自我提升,完善自己
3个回答2022-07-26 15:56
要正确看待自己。寻找自己的长处。 然后,让自己的长处得以发挥。 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谁都存在缺点。而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都不是为了揭开他人的缺点而活着,谁都不会去在意你的缺点。 而相反的,这些缺...
全文
在大学怎样改造自我 提升自我
1个回答2024-02-04 18:34
参加健康有益的团体活动,在活动中与人和谐融洽升级自我。多去图书馆,提升自己的个人素养和品味。当然这一切的是在学习之外,也就是说学习是最主要的,为了就业学习的知识技能。这点一定不能为了参加活动而迟废。
内训师要想提升授课能力,需要提升哪些能力
1个回答2024-01-27 00:40
过去,内训师拿着一个话筒就敢站上讲台培训了,如今光靠胆上台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如果你在培训过程中不能给学员带来任何实质的改变的话,相应地,学员就会吐槽:太浪费时间了、这老师又来忽悠打鸡血了。 现...
全文
怎么提升自己,如何改变自己?
5个回答2023-04-22 12:49
早起是一切改变的开始 不管你想如何改变,一定不可能是从躺在床上开始的。你需要每天6:00起床,开始规划好你的一切并执行起来,这才是一切改变的开始。你要知道早起特别是长年累月坚持的早起,对于现在的年轻人...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