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散文集读后感五百字

2024-01-16 21:21

1个回答
小的故事折射大的哲理,没有华丽的词语,简单平实的生活故事,蕴含着细腻的情感,几句平淡的话语,足以让人一次次的反复回味,这就是林清玄的散文集。
第一次读林清玄的散文时我就被他的清新淡雅的文笔,深厚的道理,以及对人生、世界的感悟深深的吸引了。
我喜欢在床头放着一本林清玄的书,睡觉前阅读几篇,来一次心灵之旅才可以安静地睡去,一切道理都在梦中显现。
他说:“山谷的最低点正是山的起点,许多走进山谷的人之所以走不出来,正是他们停住双脚,蹲在山谷烦恼哭泣的缘故。”无数的低谷,使我们在挫败中流泪,不是说不允许哭泣,你可以蹲下来好好想想自己,但是,请不要放弃,山的明媚就在山的顶点,你需要做的是整理一下心情重新攀登,坚持不懈、努力追求,人生又是一片春光灿烂。
他说:“安静无言并不是陷入空白,而是有一个更深广、更澄明的所在;最好的表达是沉默,而不是语言。”面对误解,请选择沉默;面对挫折,请选择沉默;面对辱骂,请选择沉默。有时候,解释是多余的,那时候沉默,能是最有力量的语言。
他说:“生命是在水上写字,第二笔还未落下,第一笔已流到远方。”时光如潺潺流水,抓不住的它一点点地在流逝,生命一点点地在逝去,再长也不过数十年,人生有多少个十年能让我们挥霍呢?珍惜吧。。。。。。
这本书里有一个个故事,每个故事都能悟出一个道理。这本书里的每一个故事读一遍都会在人的心中烙一个印。渐渐,一本书的道理都钻入了人的心中。
林清玄的文章总是远离庸俗,而是沁人心脾。这些文字里,有花的鲜美、月的皎洁、风的温柔、自然的博大,更有人性的芬芳。它让生活在纷繁世界中的我们看到,在世界上的某些地方,还存有一些纯净。他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他写的就是我、你、他。这些文章,初读时如获良友,再品时如逢故知。他的文字每次读后都会让我的心中充满宁静。文如其人,假如他没有高雅的品味和如此纯净的心,怎么能写出美得沁入人心的文章?
“挫折,是为了让你学习智慧;离散,是为了让你学习成长;忍苦耐艰,人生才能显现真正的价值。”这样的金玉良言不是每天都能见到的,也许只有他——林清玄,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他的书里能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课外所找不到的欢乐。感谢林清玄,他的文字给了我太多启示。
相关问答
求《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1-23 15:08
读林清玄散文有感 2008-04-21 21:01 “醉后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理智只不过是人生的一部分,感情才是人生的全部。 生命中的很多事,你错过一小时,很可能就错过一生了。” ...
全文
林清玄写过哪些散文
1个回答2024-03-01 10:09
林清玄,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台湾高雄人,一九五三年生。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一九七三年开始散文创作。一九七九年起...
全文
林清玄的散文集有哪些?
1个回答2023-04-03 11:55
在云上 感性的蝴蝶
林清玄的散文
1个回答2023-05-14 14:10
有段时间很喜欢
林清玄有什么散文
1个回答2023-04-07 23:40
桃花心木 小学课文
林清玄的经典散文作品
1个回答2024-02-22 09:36
林清玄的经典散文作品如下: 1、《菩提十书》 也是其思想和风格形成的代表作,写作时间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长达十几年时间。每册印量都超过100版,十册共印行1000版以上。被媒体选为“四...
全文
林清玄的散文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24 04:34
林清玄,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台湾高雄人,一九五三年生。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一九七三年开始散文创作。一九七九年...
全文
林清玄散文《风铃》全文
1个回答2024-02-02 01:41
《风铃》 我有一个风铃,是朋友从欧洲带回来送我的,风铃由五条钢管组成,外形没有什么 特殊,特殊的是,垂直挂在风铃下的木片,薄而宽阔,大约有两个手掌宽。 由于那用来感知风的木片巨大,因此风铃对风非...
全文
林清玄散文光之触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2-28 12:42
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切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既要叙述,又必须说理.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又是叙述的深化,二者必...
全文
林清玄的写人叙事的散文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4-28 04:26
1、《海上的消息》 由林清玄遇到一位渔民后所写的,写一位老人正在收听海上的消息,因为老人的儿孙正在远方的海上捕鱼,内心牵挂着孩子稿腊。 2、《浴着光埋敬碧辉的母亲》 以其独特的方式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