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的历史沿革

2024-01-18 18:38

1个回答

无锡是江南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商朝末年。

前11世纪末,公亶父长子泰伯为让位于三弟季历,偕二弟仲雍,东奔江南,定居梅里(今无锡梅村),筑城立国,自号“勾吴”。

今无锡有泰伯殿历升堂。

商末,周灭商,因泰伯无子,周武王追封仲雍的五世孙周章为吴君,建吴国。

分封泰伯的后裔周章少子为安阳侯,今惠山区阳山又名安阳山。

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国灭亡吴国,无锡属越国。

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年),楚国灭越,无锡属楚国。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灭楚,置会稽郡,无锡属之。

秦始皇派王翦驻守无锡。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始置无锡县,属会稽郡。

王莽新始建国元年(9年)改名有锡县。

东汉建武元年(25年)复名无锡县。

三国时,分无锡县以西为屯田,置毗陵典农校尉(今常州)。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复置无锡县,属毗陵郡(今常州)。

唐代,无锡属江南道之江南东道。

宋代,无锡属于两浙路常州。

南宋时两浙路分为东西,无锡隶属于两浙西路常州。

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亩神无锡为州,属江浙行中书省常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降州为县,属中书省常州府。

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无锡为无锡、金匮两县,同城而治,均属常州府。

宣统三年(1911年),推翻清朝统治,锡金军政分府成立于原金匮县署,辖原无锡、金匮两县;同年5月,撤销锡金军政分府。

民国元年(1912年),锡、金两县合并复称无锡县,属苏常道。

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苏常道,无锡县直属江苏省。

民国二十三至二十六年(1934—1937年),为无锡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地。

抗日战争期间,无锡四乡先后建立 *** 领导的锡北、锡东、太湖、武南、澄西等抗日民主政权。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23日,无锡解放,分无锡为无锡市、无锡县,市、县同城,无锡市属苏南人民行政公署。

1953年,建江苏省,无锡市为省辖市;无锡县属先后多次变化,曾经属常州专区、无锡市、苏州专区管辖。

1958年8月25日,苏州专区的无锡县划归无锡市领导。

1962年,无锡县划归苏州专区。

1983年3月,实行市管县体制,原属苏州地区的无锡县、江阴县与原属镇江地区的宜兴县划为无锡市管辖。

1987年起,先后撤销江阴、宜兴县,改设江阴市(1987年4月)、宜兴市(1988年3月)。

1988年,曾在马山镇包括马圩地区设立马山区。

1995年6月,撤销无锡县,以其原辖区域设立锡山市。

1995年3月,无锡市市区和无锡县行政区划进行部分调整,组建无锡新区。

2000年12月,撤销锡山市,设立锡山区和惠山区;撤销马山区,将马山区的行政区域和锡山市的部分镇(9个)并入无锡市郊区,迅烂亏并将郊区更名为滨湖区。

2015年10月,撤销崇安区、南长区、北塘区,合并设立梁溪区;设立无锡市新吴区,将无锡市锡山区的鸿山街道和滨湖区的江溪、旺庄、硕放、梅村、新安街道划归新吴区管辖。

扩展资料:

无锡市位于北纬31°07′—32°02′,东经119°33′—120°38′,长江三角洲江湖间走廊部分,江苏省的东南部。

东邻苏州,距上海128千米;南濒太湖,与浙江省交界;西接常州,距南京183千米;北临长江,与泰州市所辖靖江市隔江相望。

无锡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是中国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吴文化的发展开创了江南古文明,当时由吴泰伯所开创的基业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长的一个诸侯国家。

吴国历经了740年,是历史上任何一个诸侯国都比不了的。

吴地区域文化简称为吴文化,通常来说为吴地从古至今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

随着考古的发展、历史遗迹的发掘以及古文物的研究,无锡的古文化甚至还可以推到更远古的年代,而不只是现在所说的吴国。

无锡最著名的神话无疑就是“阿福阿喜”。

在惠山泥人中,人们最熟悉,也最受欢迎的便是惠山大阿福。

它福得得、胖墩墩,手捧温顺驯服的猛兽,朝着人们甜甜地微笑。

一副孩子气,一脸福相,确实惹人可爱。

提起大阿福,这里还有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

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惠山一带荒草丛生,古木参天,经常有野兽出没,危害人类。

人们谈兽色变。

但是,事情总是一物降一物的。

在深山里,不知何时开始,住来了两个人形巨兽,名叫"沙孩儿",它们力大无比,山中各种猛兽长虫。

只要见到它们微微一笑,就会俯首贴耳地投入它们的怀抱,任其吞食。

自从出现了"沙孩儿"之后,附近的百姓从此都安居乐业了。

有一年冬天来临,上山伐木的农民纷纷下山。

雄的"沙孩儿"出于好奇,就在未伐下的大树下玩耍。

这时,这棵大树突然倒下,把它压死了。

雌"沙孩儿"寻踪到此,见此惨状,伤心不已。

为了殉情,也就一头撞死在这棵树下。

后来,人们为了怀念它们,便根据它们的形象捏制了一男一女两个泥人,取名为"大阿福"。

从此,这一对大阿福就作为镇山驱兽、避灾辟邪的吉祥物流传于民间。

在此之外,在传说中,赶走从锡山中跑出的危害四方的大锡人 ,运天河水洒为太湖,丁山蜀山紫砂泥的由来等也和阿福阿喜有关。

相关问答
无锡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3-12-22 16:53
无锡是江南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商朝末年。 前11世纪末,公亶父长子泰伯为让位于三弟季历,偕二弟仲雍,东奔江南,定居梅里(今无锡梅村),筑城立国,自号“勾吴”。 ...
全文
无锡的历史沿革
3个回答2023-12-28 14:22
无锡是江南文明发源地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朝末年。 公元前11世纪末,周太王的长子泰伯为让王位于三弟季历,偕二弟仲雍,东奔江南,定居梅里(现无锡梅村),筑城立国,自号“勾吴...
全文
西宁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3-08-12 10:33
好像找人才行。
西工大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2-28 06:15
西工大,是西北工业大学的简称。学校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1938年成立于陕西省汉中市,1946年迁至咸阳,1952年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的航空工程系组建华东...
全文
方山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3 11:39
方山,桥搭亦称茄前方城山,古称龙山。清《禹州志》载:方山有“五龙壁”或“九龙壁”之称,故呼为“龙的故乡”。因地处中原人类始祖活动的中心地带,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景点繁多,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比较著...
全文
句容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3 13:51
句容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众多。 句容于西汉朔元年(公元前128年)置县,迄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 句容,《禹贡》为扬州之域;春秋属吴;战国属越,楚并越遂属楚;秦属鄣郡。 ...
全文
灵宝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4 08:29
灵宝地处黄河中游,属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位居豫秦晋三省交界的枢纽地带。境内的函谷关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是古代通洛阳、达长安、连京都、接帝畿的要冲,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早在约17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
全文
南宁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20 09:57
南宁历史悠久,古代属于百越之地。越族分枝繁多,史称“百越”,其中西瓯和骆越两个支系,就是南宁壮族的先民。 秦始皇帝二十三年(前214年),秦朝统一岭南,置桂林郡、南海郡、象郡。南宁属桂林郡辖地。汉...
全文
长山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4-07 19:31
[沿革]原属长山县,从南北朝至1956年一直是长山县县治所在地。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武强县为长山县,县治移入今山东邹平县长山镇,隶淄州。大业三年,隶齐郡。武德元年(618年),隶邹州。八年(6...
全文
东安区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4-13 10:54
东安区是牡丹江市形成市区最早的地方。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中东铁路东段建成通车设立牡丹江站,逐渐形成了部分街道。东北沦陷后,称“旧市街”。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设置牡丹江市后,相...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