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诺千金,闻鸡起舞,孔融让梨,精忠报国是什么故事

2024-01-18 23:05

1个回答
千金一诺,又称一诺千金,出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以前有个叫做季布的人,为人非常守信用,答应别人的事情就一定会做到,因此在当时就有“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说法。该说法流传至今,人们便用千金一诺来形容一个人说话做事非常守信用。千金一诺可谓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一直推崇的传统美德。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

  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刘邦当了皇帝后,想起这事,就气恨不已,下令通缉季布。这时敬慕季布为人的人,都在暗中帮助他。不久,季布经过化装,到山东一家姓朱的人家当佣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后来,朱家又到洛阳去找刘邦的老朋友汝阴候夏侯婴说情。刘邦在夏侯婴的劝说下撤消了对季布的通缉令,还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东太守。

  有一个季布的同乡人曹邱生,专爱结交有权势的官员,借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听说季布又做了大官,他就马上去见季布。季布听说曹邱生要来,就虎着脸,准备发落几句话,让他下不了台。谁知曹邱生一进厅堂,不管季布的脸色多么阴沉,话语多么难听,立即对着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与季布拉家常叙旧。并吹捧说:

  “我听到楚地到处流传着‘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 这样的话,您怎么能够有这样的好名声传扬在梁、楚两地的呢?我们既是同乡,我又到处宣扬你的好名声,你为什么不愿见到我呢?”季布听了曹邱生的这番话,心里顿时高兴起来,留下他住几个月,作为贵客招待。临走,还送给他一笔厚礼。后来,曹邱生又继续替季布到处宣扬,季布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了。

  晋文公公原得卫的故事:
  晋文公攻打原国,只携带着可供十天食用的粮食,于是和大夫们约定十天做期限,要攻下原国。
  可是到原国十天了,却没有攻下原国,晋文公便下令敲锣退军,准备收兵回晋国。
  这时,有战士从原国回来报告说:“再有三天就可以攻下原国了。”这是攻下原国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眼看就要取得胜利了。
  晋文公身边的群臣也劝谏说:“原国的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也用尽了,请国君再等待一些时日吧!”
  文公语重心长地说:“我跟大夫们约定十天的期限,若不回去,是失去我的信用啊!为了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我办不到。”于是下令撤兵回晋国去了。
  原国的百姓听说这件事,都说:“有君王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归附他呢?”于是原国的百姓纷纷归顺了晋国。
  卫国的人也听到这个消息,便说:“有君主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跟随他呢?”于是向文公投降。
  孔子听说了,就把这件事记载下来,并且评价说:“晋文公攻打原国竟获得了卫国,是因为他能守信啊!”

  吴起一诺千金的故事:
  昔吴起出遇故人 吴起守信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①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②人求故人,故人来,方③与之④食。起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食以俟⑤者,恐⑥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⑦不可也! (选自《龙门子凝道记》宋濂) 译文 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朋友,就留他吃饭。老朋友说:“好啊,到时再回来吃饭。”吴起说:“我等待您一起进餐。”老朋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等待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朋友,老朋友来了,才同他一起进餐。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原因吧!要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闻鸡起舞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
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
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
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
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
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
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同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
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
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
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
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
他的文才武略。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父亲叫孔融他们七兄弟从最小的小弟开始自己挑,小弟首先挑走了一个最大的,而孔融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剩下的大梨就给哥哥们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因为我是哥哥,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
相关问答
如闻鸡起舞,孔融让梨,一诺千金,精忠报国一样的故事
1个回答2023-12-03 20:15
三顾茅庐 程门立雪 退避三舍
给家人或朋友讲一个传统故事(如:一诺千金,孔融让梨,精忠报国,闻鸡起舞等
1个回答2024-01-07 09:26
闻鸡起舞: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
全文
一元一次方程大家都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其实据说孔融不但让梨,而且还会分梨,传闻孔...
1个回答2024-01-20 14:37
第一个小朋友分了梨的一半外加半个梨;第一个小朋友分了剩下梨的一半外加半个梨,剩下一个给自己,问一共有几个梨?设共有n个梨,第一个小朋有得n/2+1/2=(n+1)/2(个);第二个小朋友得(1/2)[...
全文
孔融让梨手抄报
1个回答2023-11-19 23:45
孔融简介: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举。鲁国(治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元城(今河北大名县)县令、泰山都尉孔宙之子。少有异才...
全文
孔融让梨串词报幕词?
1个回答2024-02-06 01:26
孔融让梨的故事,传遍了汉朝。小孔融也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榜样。请欣赏节目孔融让梨。
听了孔融让梨的故事 你想对孔融说什么
1个回答2024-01-19 03:16
......你太虚伪了,才几岁就这么会装= = 其实后来孔融成了大官,守城时为彰显其文人风度,每日饮酒不管城防俗务,等到城破之后抛下妻儿自己先逃命,结果自己幸存,妻儿遇难→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孔融让梨,孔融是几岁
1个回答2024-02-07 14:47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父亲叫孔融他们七兄弟从最小的小弟开始自己挑,...
全文
你想对孔融让梨中的孔融说什么,长一点
1个回答2023-08-18 20:22
'哭泣离婚率
孔融让梨对孔融公平吗
1个回答2024-04-03 05:42
         我个人认为是公平的,并且并不认为孔融是在作秀。试问一下,孔融让梨才四岁啊,一个四岁的小孩能会作秀吗?          个人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所有的公平只是对于人类自...
全文
孔融让梨,当时孔融年龄是几岁?
1个回答2024-02-15 05:34
当时孔融年龄是4岁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道德教育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遵守公序良俗。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是中国古代东汉末文学家孔融的真实故事,教育人们凡事应该遵守公序良俗。...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