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对待幼儿告状

2024-01-20 13:20

1个回答

正确对待幼儿告状的方法如下:

1.“告状行为”的定义

告状,从人际关系心理学角度上来说,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发生某种冲突、矛盾而不能自行化解时出现的,借助第三方力量来解决纠纷的一种特有的人际行为。

2.案例描述与分析

案例一:在晨间体锻分散活动的时候,孩子们都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了不同的体育玩具,当他们玩得正开心的时候,轩轩跑过来说:“老师,强强用球打我。”这时,强强也过来了,辩解说:“我没有,我只是不小心碰到的,我已经和你说对不起了。”

可是轩轩不听他的道歉,执意认为强强是故意打他的,还捂着自己的手臂,一副快要哭出来的样子

分析:从轩轩告状的行为来看,他能够在自己受到“侵犯”时及时向老师报告,而不是用还击的方式来解决,这证明轩轩能够听进老师平时的话,不让事情愈演愈烈。

但是,从另一面讲,他为了一点小事就向老师告状,并且是在对方道歉的前提下,这会让别的小朋友觉得他小气,斤斤计较而不愿和他亲近,一起游戏。

案例二:最近小鱼儿迷上了罩宴裂奥特曼,每天都会和我们讲奥特曼的事情,而且会模仿奥特曼的一些动作。

在孩子们进行自主性阅读的时候,我突然听到安静的教室里有一些小小的骚动,有几个小朋友一边跑过来,一边说:“老师,老师,他打涵涵了。”刚说完,又有几个小朋友过来告状,说了同样的事情。

分析:据我和小鱼儿的妈妈进行谈话,了解到小鱼儿这几天在家里喜欢看《奥特曼》,而且爷爷给他买了许多奥特曼的玩具,因此,喜欢模仿电视剧里祥芦的情节,把其他小朋友当“怪兽”来打。

对于他的这种做法,孩子们看在眼里,便会急忙来向老师告状,可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告的状已经有别的小朋友向老师说了物闭,甚至当老师告诉他们知道了”,还会继续来告状。

相关问答
如何真确对待幼儿告状行为
1个回答2024-02-29 04:51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龙源期刊网 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可以发幼儿告状行为发生频繁,他们告状的频率远远高于我们的想象。在幼儿教学中,教师科学、合理的处理好...
全文
如何正确看待幼儿的告状行为
1个回答2024-01-05 17:40
如何正确看待幼儿的告状行为如下: 1、要重视幼儿的告状行为,对幼儿的告状持欢迎态度 幼儿爱告状是他们这个年龄阶段普遍的现象,老师不要怕幼儿告状,从积极意义上说,幼儿告状正是他们亲社会的一种表现...
全文
如何正确看待幼儿的告状行为
1个回答2023-12-15 07:28
如何正确看待幼儿的告状行为如下: 1、要重视幼儿的告状行为,对幼儿的告状持欢迎态度 幼儿爱告状是他们这个年龄阶段普遍的现象,老师不要怕幼儿告状,从积极意义上说,幼儿告状正是他们亲社会的一种表现,...
全文
幼儿告状行为现状和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4-02-07 09:46
幼儿告状行为十分频繁,主要内容是是因为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损害。 比如“老师,某某某看书的时候一直在说话”“某某某洗手的时候在玩洗手液”“某某某玩玩具的时候不好羡判好玩”成为了幼儿告状的主要内容 当孩子不...
全文
幼儿园小朋友的家长总告状怎么办?
1个回答2024-02-07 02:46
这个也可以理解的 第一毕竟都是为人父母的,有时候换位思考就好了 第二谁道理谁赢的,找问题也看是谁的错, 第三有错咱承认一个巴掌拍不响的,不管什么如果是自己孩子错了先让孩子认识到哪里错了,马上承...
全文
幼儿爱告状教师如何应对?
1个回答2024-02-17 00:41
有时候孩子告状不在事情的本身,或许更多时候是想表现自己,他是很聪明的,用这种方式也可以让老师注意到自己。在他的心中,老师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值得信任的,他或许也想通过这种方式更好的与老师亲近。 所以...
全文
家长经常到幼儿园来告状怎么办?
1个回答2024-03-12 03:49
家长到幼儿园来告状,幼师的工作肯定有问题,园长要好好做幼师的思想工作,给家长一个满意的答复,当然,也不排除这些个家长是纯心找茬,园长要理智处理。 查看原帖>>
儿子在幼儿园总是有小朋友告他的状怎么办
1个回答2024-04-29 03:28
家长当然不能教小孩子生气记仇,打也没必要,要教小孩子遇到被告状先想想是不是自己错了,如果是自己的错就要改正,如果自己是被冤枉的,要和老师解释,用语言解决问题。 家长要明白幼儿园就是一个小社会,现在...
全文
幼儿园里的孩子爱告状怎么办?
1个回答2024-01-29 11:07
回答 你好 1. 从情感上理解孩子告状的行为 幼儿教师在面对幼儿告状时的忞度,对二一个孩子的终身収展关系重... 2. 从行动上正确引导孩子的告状行为 教师对待...
全文
幼儿园老师总告状怎么办啊
1个回答2024-02-02 04:41
朋友你好!幼儿园的老师告状绝租无非就是孩子在幼儿园调皮,打架、孩子撒泼等。鉴于这样的孩子家长应该进行腔禅引导、加强教育,必要时并圆兆可以考虑进行强制性的压迫。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