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唇亡齿寒的故事

2024-01-20 20:04

语言越简练越好!!!概括这个故事!!!急!~~~ 唇亡齿寒和退避三舍的故事!!!两个!!!概括!!!
1个回答
唇亡齿寒
晋献公又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外围,虢国灭亡,虞国一定跟着亡国。对晋国不可启发它的野心,对入侵之敌不可漫不经心。一次借路已经是过分,岂能有第二次呢?俗话所说的‘车子和车版互相依傍,嘴唇丢了牙齿就受凉’,那就是说的虞、虢两国的关系。” 虞公不听,答应了晋国使者。宫之奇带领他的家族出走,说:“虞国过不了年终大祭了,就在这一次假道之行,晋国不用再出兵了。” 这年冬天,晋国灭掉了虢国。军队回来,住在虞国的馆舍,就乘其不备进攻虞国,灭掉了它,捉住了虞公。

退避三舍
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到楚国发生的一则故事:晋公子重耳逃亡到楚国,楚成王在接待他时问,你如果回到晋国的话,将怎样报答我?重耳说,楚国遍地是人杰,到处物产丰饶,比晋国富多了,我拿什么报答您呢?楚成王又说,那你还是报答一下我吧。重耳说,若以您的贤明,让我回国,以后如果晋楚会师中原,交起战来,我将率兵后退九十里地,如果您认为这样还不足以报答,我将只好与您战斗下去!听了重耳的话,楚成王认为重耳很了不起,老天一定会让他复兴晋国,违反天意是要闯大祸的。于是以礼相待,并把重耳送到了秦国。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在晋楚城濮之战中他果然率兵退避了九十里。(舍:古时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三舍”即九十里)虽然晋楚城濮之战时的真实情况是:晋国对于楚国的行军迅速不及准备战阵,为了避免失败,晋军不得不后撤,以每天退一舍计,等于是退了三舍。鉴于有些军吏表示异议,晋大夫狐偃对晋军说:这是大王先前允诺了要用来报答楚王的。对此,后世多信以为真,人们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还是用“退避三舍”来比喻对人让步或有所回避,以避免冲突。

求采用啊!!!
相关问答
唇亡齿寒故事概括
1个回答2024-01-26 03:52
唇亡齿寒 晋献公又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外围,虢国灭亡,虞国一定跟着亡国。对晋国不可启发它的野心,对入侵之敌不可漫不经心。一次借路已经是过分,岂能有第二...
全文
概括唇亡齿寒的故事语言越简练越好!概括这个故事!唇亡齿寒和退避三舍的故事!两个!...
1个回答2024-05-30 19:19
唇亡齿寒 晋献公又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外围,虢国灭亡,虞国一定跟着亡国.对晋国不可启发它的野心,对入侵之敌不可漫不经心.一次借路已经是过分,岂能有第二次呢?俗话所说的‘...
全文
唇亡齿寒故事概括
1个回答2023-11-21 12:02
唇亡齿寒 晋献公又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外围,虢国灭亡,虞国一定跟着亡国。对晋国不可启发它的野心,对入侵之敌不可漫不经心。一次借路已经是过分,岂能有第二次呢?俗话所说的‘...
全文
唇亡齿寒的亡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04-12 07:42
唇亡齿寒:唇缺了,牙齿就会露出来,这样,牙齿就会感受到寒冷了。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亡”wáng ,在这里是失去的意思,表示没有了。
唇亡齿寒是啥意思
2个回答2022-11-12 05:51
“唇齿相依”和“唇亡齿寒”都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存。但“唇齿相依”强调相互依存;“唇亡齿寒”强调利害与共;一方遭难,另一方也难免。同时“唇齿相依”除了指国与国、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还能指其他事物之间...
全文
唇亡齿寒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2-05-26 11:20
唇亡齿寒的意思是: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觉得冷。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什么是唇亡齿寒
1个回答2022-05-29 16:06
嘴唇没了,牙齿就会感到冷。比喻双方要相互依靠,相互扶持,一方要是受到打击破坏的话另一方也遭受到损失。
什么叫唇亡齿寒
2个回答2023-04-09 16:37
唇亡齿寒,汉语成语,拼音是chún wáng chǐ hán,意思是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成语典故 原文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
全文
唇亡齿寒意思
1个回答2023-08-17 06:45
意思是唇没有了,牙齿就寒冷。比喻双方息息相关,荣辱与共。出自春秋流行的一句谚语。典故《左传-僖公五年》中晋献公向虞国借路伐虢,虞国大夫宫之奇劝虞君说,虞虢两国像嘴唇和牙齿之间的关系,唇亡则齿寒,但虞君...
全文
唇亡齿寒的由来
2个回答2023-12-07 08:20
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反之,嘴唇无齿则一无是处。比喻利害相关。 晋献公要出兵攻打虢(guo)国,首先必须经过虞国,但是他担心虞国不肯答应借路。这时,晋国大臣荀息对献公说:“您如果肯将垂棘(地...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