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故事分析

2024-01-23 19:11

促织在结尾段发表了作者的议论,主要观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促织在结尾段发表了作者的议论,主要观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展开
1个回答
《促织》是按事物发展的自然顺序记叙的,情节曲折多变,故事完整。本篇小说从总体看是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记叙的。在本文之后又加上“异史氏曰”的一段作者评论。《聊斋志异》在小说后面常有作者对所写的人和事作出的评价,是作品的附带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故事的起因。

  故事的背景:祸患起于宫廷,为满足宫中斗蟋蟀之乐而“岁征民间”,一头促织会带来“辄倾数家之产”的后果。围绕着征集促织,充分地表现了官府的贪鄙,“游侠儿”的居奇,里胥的刁猾。故事背景的简要交代为全文作了铺垫。

  第二部分(第2段),故事的开端:写成名因缴不上促织而遭受的痛苦。

  本段先点明成名充“里正”是受里胥的陷害,以至家业败落,“薄产累尽”。面对征促织,他既“不敢敛户口”,又“无所赔偿”,形势逼迫下,只好自行捕捉,又无所得,苦受杖刑,只有“转侧床头,惟思自尽”。这部分概写故事发端,点出成名因“征促织”而遭受的苦难,同时表现出他“迂讷”、忠厚的性格。

  第三部分(第3、4段),故事的发展:写求卜得虫为成名一家带来解脱苦难的希望。

  “求神问卜”是在无望中寻求生路。“能以神卜”的女巫竟有“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的灵验,引出成妻问卜,由此推动情节的发展。问卜得图为再度捕捉促织提供了线索。

  成名得画,按图苦搜,终获佳品,“留待期限,以塞官责”,解脱苦难有了希望,至此第一层波澜趋向平息。

  第四部分(第5至第7段),故事的高潮:写成名得虫、失虫和再得异虫(成子化虫)。

  “失虫”是又一新的波澜。获虫的喜悦和对虫的珍爱,为成子的误毙促织作了衬笔。“儿惧”,母亲的惊恐,说明事关身家性命,而“死期至矣”一语,暗扣后文的“得其尸于井”。

  从失促织到失爱子是情节的深入发展,加强了故事的悲剧色彩。成子投井自杀的悲剧,其原因不过是毙一蟋蟀,这充分反映了官府贪暴给百姓带来的苦难之深。行文至此,着意写出成名夫妇的感情变化:由惊怖(“如被冰雪”)到“怒索儿”,得尸于井又“化怒为悲,抢呼欲绝”,然后又转入深深的忧虑(“相对默然,不复聊赖”)。这惊、怒、悲、忧的一系列感情变化,更增强了悲剧气氛。待发现爱
相关问答
促织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2-12-19 16:30
促织 cù zhī 蟋蟀的别名。 同义: 吟蛩, 蛩, 蟋蟀, 蛐蛐儿
促织的意思?
2个回答2022-12-23 22:13
促织[cù zhī] 解释:蟋蟀的别名。
促织的意思
1个回答2023-10-19 02:18
促织,释义是:即“蟋蟀备销”。 例句:春风犊卧提壶唤,秋月声暄促织悠。所键罩以促织就是蟋蟀的意思。仿亮游在聊斋里就是通过蟋蟀的故事来警醒世人!
促织的内容简介
1个回答2024-01-23 04:50
促织,蟋蟀的别称,属于蟋蟀科,也叫蛐蛐。
促织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15 06:32
促织是蟋蟀的别称。 蟋蟀,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一名促织,中国北方俗名蛐蛐。全世界已知约2500种,中国已知约150种,其中台湾省50种。蟋蟀穴居,常栖息于地表、砖石下、土穴中、草...
全文
知有儿童挑促织的促织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4-17 21:15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全文
什么是促织?
3个回答2022-05-26 07:20
古文里的促织就是蟋蟀,蒲松龄写的聊斋中有《促织》一文,可以去看看~
促织就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1-11 05:32
粗,促织就是蟋蟀
《促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个回答2024-01-20 17:35
《促织》是蒲松龄的名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明朝宣德年间,皇帝喜欢斗蟋蟀,每年都要向民间征收。有一个叫成名的读书人,考秀才屡考不中,为人又老实,就强行的被报上去当上了乡官。征收蟋蟀的事就落在他...
全文
促织文言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1-26 04:25
式手杖,他对我们说...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