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梯登高,借船出海

2024-01-25 23:08

1个回答
孟尝君,名田文,是齐国人。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养”士远近闻名。

中国近现代思想家、教育家李宗吾这样评价孟尝君田文:“孟尝君一生的成就,说到底就是得益于他善于挂着仁义道德的招牌来网织人才,然后再借助这些人才的力量来实现他的抱负。实际上,越伟大的抱负越需要别人的帮忙,此即唯有善于借梯者,才能登高望远。”

李宗吾对孟尝君田文的评价到底有没有道理呢?

我认为,孟尝君田文就是靠着他善于“养”客,而实现人生价值。

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首先,他身世特殊。

孟尝君田文的父亲是田婴齐威王少子,齐宣王异母弟,这样显赫的家室,使得田文在继承了他父亲田婴的爵位后有了大批钱财往贤客身上花。招揽宾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钱,想当时田婴的食客有几千人,养活几千人,不都是靠钱养活吗?

其次,他聪明伶俐。

其实,田婴有很多儿子,田文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而且他的出生,是不被田婴所祝福的。那为什么田婴死后要把爵位传给田文呢?就是因为田文善于观察,而且特别聪明,他仅用和田婴的一段对话就改变他在田婴心中的地位,使得他在广招贤士时没有后顾之忧。他对田婴说的话是:“君用事相齐,至今三王矣,齐不加广而君私家富累万金,门下不见一贤者。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今君後宫蹈绮縠而士不得褐,仆妾馀粱肉而士不厌糟。今君又尚厚积馀藏,欲以遗所不知何人,而忘公家之事日损,文窃怪之。”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全心全意接待他们。

孟尝君田文接待宾客不分贫富贵贱 一律平等,所得到的待遇也是相差无几,所以宾客都认为孟尝君和自己亲近(噗嗤)。

当然,因为这种真诚的态度,使得很多人在田文有难时都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田文。

在秦王将要杀掉孟尝君时,由于一位善于披着狗皮偷东西的人的帮助,田文得以获得释放;在孟尝君逃亡时,由于以为善于鸡叫的人的帮助,田文得以顺利逃脱。这两个人其实能力都不咋高,只是会点小技能,经过这些事后,孟尝君的宾客就更加佩服孟尝君了。

孟尝君田文,一个善于招揽宾客的人,借着这些,实现他的抱负。
相关问答
借梯登高,借船出海
1个回答2023-11-13 07:56
孟尝君,名田文,是齐国人。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养”士远近闻名。 中国近现代思想家、教育家李宗吾这样评价孟尝君田文:“孟尝君一生的成就,说到底就是得益于他善于挂着仁义道德的招...
全文
有人登梯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14 02:08
青云直上 qīng yún zhí shàng 【解释】青云:指青天;直上:直线上升。指迅速升到很高的地位。 【出处】《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南朝齐·孔稚圭《北山移...
全文
古代登天梯简介
1个回答2024-02-19 08:50
颛顼帝之前,天和地相距并不遥远 还有道路可以从地面到达天庭或者从天庭来到地面,这就是最初的“天梯”。 那么,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梯以何种方式存在的呢?一种是山,一种是特定的大树。 作为山的天梯,第...
全文
登个梯子,上面有喇叭,这是登什么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3-02 09:41
登高望远 [dēng gāo wàng yuǎn] 基本释义 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 出 处 《荀子·劝学》:“我尝跂高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吕氏春秋·顺说》:“...
全文
登高去梯的意思
1个回答2023-12-13 21:56
“登高去梯”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攀登到高处后把梯子拿掉,表示已无退路。 登高去梯的拼音是dēng gāo qù tī,比喻在自己已经到达某个高度时,仍然向更高的目标前进。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人的精神...
全文
梯子:攀登( )
1个回答2024-02-09 03:08
D 解析: 梯子用于攀登,药品用于治病。故选D。
歌曲父亲是那登天的梯
1个回答2024-02-24 14:35
歌名:父亲。歌手:崔京浩 所属专辑:父亲
梯子:攀登( )
1个回答2024-02-22 06:27
D 解析: 用梯子的目的是攀登,二者是目的关系。D项,用药品的目的是治病,二者是目的关系,符合题意;A项,玩象棋要在棋盘上,是事物与其作用对象的关系;B项,海洋是船航行的地方,是事物与其作...
全文
梯子:攀登()
1个回答2024-02-06 13:18
D 解析: [解析] 用梯子的目的是攀登,二者是目的关系。D项,用药品的目的是治病,二者是目的关系,符合题意;A项,玩象棋要在棋盘上,是事物与其作用对象的关系;B项,海洋是船航行的地方,是事物与其...
全文
伏羲攀登天梯为什么伏羲拥有攀登天梯的能力
1个回答2024-01-26 13:39
在《共工怒触不周山》中伏羲攀登天梯中的天梯,实际上是指的一棵树,这棵树名字叫做建木,是当时沟通天地的天梯。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