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簟秋讲的什么

2024-01-27 21:25

1个回答
玉簟秋讲的是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
出自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后面的五句写词人从昼到夜一天内所作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前两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写的是白昼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独上”二字暗示处境,暗逗离情。“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则明写别后的思念。词人独上兰舟,本想排遣离愁;而怅望云天,偏起怀远之思。这一句,钩连上下。它既与上句紧相衔接,写的是舟中所望、所思;而下两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则又由此生发。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而这一望断天涯、神驰象外的情思和遐想,不分白日或月夜,也无论在舟上或楼中,都是萦绕于词人心头的。词的过片“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启下,词意不断。它既是即景,又兼比兴。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与上阕“红藕香残”、“独上兰舟”两句相拍合。“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二句,在写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想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面的,以见两心之相印。这首诗的结拍三句,是历来为人所称道的名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两句代替“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的平铺直叙,给人以眼目一新之感。“眉头”与“心头”相对应,“才下”与“却上”成起伏,语句结构既十分工整,表现手法十分巧妙,因而在艺术上有很大的吸引力。
相关问答
玉簟秋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28 22:25
簟 拼音diàn注音ㄉ一ㄢˋ 部首竹部部外笔画12画总笔画18画 五笔TSJJ仓颉HMWJ郑码MFKE四角88406 结构上中下电码4672区位8401统一码7C1F 笔顺ノ一丶ノ一丶一...
全文
玉簟秋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26 09:40
“玉簟秋”的意思是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出自《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 原文: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
全文
玉簟秋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27 05:43
玉簟秋:词牌名。即《一剪梅》。 宋李清照《一剪梅》词有"红藕香残玉簟秋"句,故名。原词句意思: 与夫君别后,目睹池塘中的荷花色香俱残,回房倚靠竹席,颇有凉意,原来秋天已至。 词语分开解释: ...
全文
玉簟秋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3-02 09:48
1、玉簟秋释义: 词牌名。即《一剪梅》。 2、宋李清照《一剪梅》词有"红藕香残玉簟秋"句,故名。
玉簟秋 灵希 结局
1个回答2024-02-27 14:24
最后是悲剧结尾,五少的女儿叫心平,意思就是心系平君。其实我觉得结局挺适合五少的。作者说她写文不会刻意去追求悲剧或者喜剧。萧三少不就是个开放式的结局么? 读者喜欢喜剧的就是林妹妹和他在一起了。喜欢悲剧...
全文
需要《玉簟秋》的结局
1个回答2024-02-21 09:42
最后是悲剧结尾,五少的女儿叫心平,意思就是心系平君。其实我觉得结局挺适合五少的。作者说她写文不会刻意去追求悲剧或者喜剧。萧三少不就是个开放式的结局么? 读者喜欢喜剧的就是林妹妹和他在一起了。喜欢悲...
全文
需要《玉簟秋》的结局
1个回答2024-02-29 02:29
最后是悲剧结尾,五少的女儿叫心平,意思就是心系平君。其实我觉得结局挺适合五少的。作者说她写文不会刻意去追求悲剧或者喜剧。萧三少不就是个开放式的结局么? 读者喜欢喜剧的就是林妹妹和他在一起了。喜欢悲剧的...
全文
红藕香残玉簟秋,“簟”字怎么读啊?
1个回答2023-08-13 12:24
Dian,第四声
红藕香残玉簟秋中的 玉簟 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0-06 05:57
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说明天气已凉,烘托词人悲凉的情怀。枕席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寓情于景,点名了这首词的环境氛围,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灵希写的 倾城之恋 和 玉簟秋要全集
1个回答2022-12-09 09:40
不好意思。我没有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