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坑儒伏生的人物故事

2024-01-29 08:46

1个回答

伏生系孔门弟子轌子贱后裔。秦统一后,朝廷设博士70员以备顾问,伏生即为其一。公元伏生题跋版画像前213年,秦始皇焚书坑儒时,伏生冒着生命危险,暗将述录唐尧、虞舜、夏、商、周史典的《尚书》藏在墙壁之夹层内,由此逃避焚烧之难。秦亡汉立,儒家学派逐渐复兴,汉惠帝四年(前191年),除“挟书律”。伏生掘开墙壁发现尚有29篇保存完好,这便是成为中国古代史宝贵资料的《尚书》。伏生壁藏《尚书》并将其传播的事迹传到朝廷,汉文帝非常重视,欲召他进朝,但此时伏生已年愈九十,不能出行。于是文帝派时任太常掌故之职的晁错到章丘伏生家中,当面授受。伏生因年迈不能像正常人那样说话,他的话只有其女羲娥才能听懂,只好先由伏生言于其女羲娥,再由羲娥转述给晁错。终于将伏生胸藏《尚书》整理记录下来,补叙出所失篇章,才使《尚书》得以完整流传。

自此迄后世,《尚书》之为学,伏生实为传授的渊源。以后伏生弟子又据他对《尚书》的解释,编成《尚书大传》一书,属“外传”之体。后人评伏生传书之功曰:“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义。”西汉思想文化界,是今文经学的天下,在文伏生授经图、景、武、昭、宣诸帝统治时期,立于学官的五经十四博士皆为今文经学派,其中《尚书》一经所立欧阳生、大夏侯(胜)、小夏侯(建)三博士,悉出于伏生门下。由于伏生对传授《尚书》的特殊功绩,后世今文经学家将其与在汉武帝时期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相提并论,合称“董伏”。济南伏氏,自伏生至东汉献帝皇后伏寿,在秦汉时期,历四百余年,世传经学,号为“伏不斗”。伏生与他的今文《尚书》对中国儒家经学文化影响至为深远。《尚书》学后来发展成三家,即欧阳生的“欧阳氏学”,夏侯胜的“大夏侯氏学”,夏侯建的“小夏侯氏学”。


相关问答
焚书坑儒是不是成语
1个回答2024-01-23 17:44
是成语 焚书坑儒 [fén shū kēng rú] 基本释义 焚:烧;坑:把人活埋;儒:指书生。焚毁典籍,坑杀书生。 贬义 出 处 汉·孔安国《尚书序》:“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
全文
和焚书坑儒意思相同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9 00:18
焚书坑儒 [fén shū kēng rú]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焚:烧;坑:把人活埋;儒:指书生。焚毁典籍,坑杀书生。 贬义 出 处 汉·孔安国《尚书序》:“及秦始皇灭先代...
全文
焚书坑儒的主人公是谁
1个回答2023-01-12 15:30
儒生和术士都有,
焚书坑儒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13 02:33
焚书坑儒的意思是焚毁典籍,坑杀书生。 焚书这件事情,是秦帝国君臣间经过议论后,颁发并执行重大政令的政治事件。《史记》的纪事中,时间、地点、人物、事情都有明确的交代,焚书诏令的产生和下达也符合秦代政...
全文
焚书坑儒是怎么一个故事?
1个回答2023-12-07 22:25
nuhutngf
焚书坑儒的主人公
1个回答2024-04-26 07:34
焚书坑儒的主人公是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消腊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纤信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他书都毁桥轮烧掉。以后再有谈论儒家诗书的都要判处死刑。他有...
全文
秦始皇为啥焚书坑儒?焚啥书?坑儒干嘛?坑多少?
1个回答2022-09-14 01:41
这就叫统一思想
焚书坑儒的人是谁?
1个回答2022-12-13 14:35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术士的事件。
史记中焚书坑儒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
1个回答2024-01-29 19:39
秦始皇呗,他不想听书生们说三道四
焚书坑儒的意思
4个回答2023-12-26 01:33
焚书坑儒的意思:坑:活埋。《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曾下令烧毁大量典籍,活埋四百六十余名儒生。后用“焚书坑儒”比喻对文化和知识分子的摧残。也指对思想的禁锢和钳制。 读音:[fén shū kē...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