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在民间的称呼有七种之多,分别是哪七种?

2024-01-29 17:43

1个回答

中元节又叫鬼节、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盂兰盆节、地官节。最常用的就是这七种称呼。传统中元节是在农历的七月十五,而在云南大家都会过七月十四,所以大家都会叫做七月十四节,并且在七月十四的时候在云南还有很多讲究。在这前后三天晚上不能带婴儿出门,说是外面阴魂不散。

可是在四川中南端,比如说在攀枝花市的农村。大家都会过七月十五,十五刚好是一个月的一半,所以大家都会叫七月半。当天是阴气最重的一天,哪里的人会避免带红绳、铃铛、风铃等招鬼物,晚上天黑都不会出门。白天每家都会一准备丰盛的菜肴酒饭,在堂屋里的桌子上摆满24道菜,摆上七双筷子、一壶酒七个爵杯来祭奠。

盂兰盆节在梁武帝时就有,至宋代定型成熟。后来被道教盗用,成了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节中的“地官节”,地官主掌地狱,于是人们常说:这一天领导放假,地狱没有人把守,去世的阴魂会沿着银河的亮光,回到人间。所以家家户户都会放河灯,以期在人间接续银河之路,迎接先人英灵。

可能大家都比较害怕中元节,特别是小时候都会听老人们讲鬼故事,最常见的就是“七月半 送鬼魂儿 鬼魂送了 关鬼门 鬼门关 卖豆腐 豆腐烂 摊鸡蛋 鸡蛋鸡蛋磕磕 里面坐个哥哥 哥哥出来收尸 里面坐个奶奶 奶奶出来烧香 里面坐个姑娘 姑娘出来喊魂 吊在树上回不来”。其实大家也不必害怕,这些都是心理作用。不过中元节晚上还是尽量不要出门。

相关问答
七八岁的小孩该怎么称呼?
1个回答2024-02-07 05:28
称呼方法比较多的,小朋友,小弟弟、小妹妹、小帅哥美女等,十分亲切。
有关七夕的民间故事的名称
1个回答2024-01-22 09:47
七夕的民间故事: 牛郎织女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民间爱情故事,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有很多的版本,主要讲述了孤儿牛郎依靠哥嫂过活。嫂子为人刻薄,经常虐待他,他被迫分家出来,靠一头老牛自耕...
全文
第七八九代子孙后代怎么称呼
1个回答2022-12-20 21:15
我们的孙子怎么称呼
七月半写包的格式及称呼是怎么样的?
1个回答2024-03-05 11:54
七月半写包的格式及称呼写法如下: 正面共分四行由右至左竖排,写给祖人的格式,依次写"中元化袱 包","上奉","故祖考公老大人收","孙,曾孙,玄 祀";如果死者的儿子活着,写包袱时称呼,落款以...
全文
民间故事与七七有关
1个回答2024-01-27 19:42
七夕吧   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
全文
民间故事与七七有关
1个回答2024-02-10 16:26
七夕吧   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
全文
黑白无常生前的原型是什么,为什么民间称作「七爷八爷」?
1个回答2024-03-02 03:20
黑白无常的典故始于南宋,主业是拘魂,副业是赏善罚恶,排名在文判租则武判官、牛头马面、枷锁将军之下,民间称他俩为七爷八爷。 黑无常范无救是黑脸(被水淹死),白无常谢必安是白脸长舌(上吊自尽),...
全文
黑白无常生前的原型是什么,为什么民间称作「七爷八爷」?
1个回答2024-03-04 10:57
黑白无常的典故始于南宋,主业是拘魂,副业是赏善罚恶,排名在文武判官、牛头马面、枷锁将军之下,民间称他俩为七爷八爷。 黑无常范无救是黑脸(被水淹死),白无常谢必安是白脸长舌(上吊自尽),死后的...
全文
七个女闺蜜称呼大全
2个回答2023-04-15 20:26
大小姐 二表姑 三姨太 四婶子 五大姨 六大姑 七大妈
七八岁的小孩该怎么称呼?
1个回答2023-10-16 21:25
七八岁的小孩的称呼:赤子:初生的婴儿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旁让儿 孩提:指二塌判三岁的幼儿 龆龀:儿童换齿 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幼运衫局学:十岁 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岁的少年儿童 襁褓:不满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