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岛推敲故事

2024-01-29 19:06

贾岛推敲故事... 贾岛推敲故事 展开
1个回答
唐朝的贾岛是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什么叫苦吟派呢?就是为了一句诗或是诗中的一个词,不惜耗费心血,花费工夫。贾岛曾用几年时间做了一首诗。诗成之后,他热泪横流,不仅仅是高兴,也是心疼自己。当然他并不是每做一首都这么费劲儿,如果那样,他就成不了诗人了。

有一次,贾岛骑驴闯了 官道。他正琢磨着一句诗,名叫《题李凝幽居》全诗如下: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 荒园。

鸟宿池边树,

僧推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 云根。

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但他有一处拿不定主意,那就是觉得第二句中的“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的“推”应换成“敲”。可他又觉着“敲”也有点不太合适,不如“推”好。不知是“敲”还是“推”好。手一边做着“推”的姿势,一边做着“敲”的姿势,反复斟酌。不知不觉地,就骑着毛驴闯进了大官 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仪仗队的第三节。

韩愈问贾岛为什么闯进自己的仪仗队。贾岛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韩愈听了,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即使是在夜深人静,拜访友人,还敲门代表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而且一个‘敲’字,使 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再说,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称赞。两个人并排骑着自己的坐骑回到了韩愈的家,后来二人还成了很要好的朋友。

推敲从此也就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相关问答
关于 推敲 的故事(贾岛的那个故事我已经知道了,不用说了).
1个回答2024-01-20 06:34
刘公嘉话》一书记载着:贾岛初次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一天骑在驴背上吟得诗句道:“深夜万簌寂静,鸟儿栖息在池塘边的树枝上,僧人晚归在月光下敲响寺院的门.”开始想要用“推”字,后来又想要用“敲”字,用心...
全文
《贾岛推敲》译文?
1个回答2023-08-24 16:15
“推”字写成“谁”了
贾岛推敲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01 12:50
贾岛写了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后来又想用“敲”好,他边走边想,过来个大官也没有回避,这个大官是韩愈,一说原因,韩愈说“敲 好,有动作有声音。”
贾岛“推敲”的故事,写一下感受.
1个回答2024-01-18 13:21
这是一个历史故事,通常孩子都是喜欢故事的.所以,在上课堂课时,与其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第九课《推敲》”倒不如跟同学们说“今天老师来给大家讲一个‘推敲’的故事”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当然这篇课文还有...
全文
贾岛的诗僧敲月下门典故
1个回答2024-03-11 21:51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历来传诵的名句.“推敲”两字还有这样的故事:一天,贾岛骑在驴上,忽然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初拟用“推”字,又思改为“敲”字,在驴背上引手作推敲之势,不觉一...
全文
除了贾岛和王安石的“推敲”故事以外,还有什么关于“推敲”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4 17:11
北宋汴京有个陈舍人,偶然得到一部旧本的《杜甫诗集》,他如获至宝。但由於这本书保管不善,致使有不少诗句中的字都脱落了。有一次,陈舍人读到《送蔡都尉诗》时,发现"身轻一鸟□,枪急万人呼"一句的"鸟"字后面...
全文
贾岛推敲的故事古人推敲字词的故事对你习作方面有什么启示
1个回答2024-03-12 16:09
是作文吧 其实这个不难,要从几个角度去看。 最普遍的观点就是 做事态度要认真,反复琢磨,不能大意。写作时候要字斟句酌,注意的行文规范和用词规范。 当然还有其他的观点。 推敲之由来,在于的是贾岛的...
全文
推敲的故事中我们从韩愈和贾岛的身上学到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1-22 22:02
贾岛;他做事认真,肯钻研,我们做事就的有这种精神 韩愈;宽宏大量,有礼仪风度,要学习
除了贾岛僧敲月下门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故事?
1个回答2024-02-15 19:58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代孟桨在《本事诗·情感》记载了一则唐诗故事:博陵名士崔护考进士落第,心情郁闷。清明节这天,他独自到城南...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