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给予了我们什么

2024-01-31 05:39

1个回答
大自然给予了我们的启示
1、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那是在告诉我们要洁身自好。
2、大海一片汪洋,那是在告诉我们心胸应该宽广。
3. 挺拔的向日葵昂着首,那是在教我们追求.
4. 驽钝的愚公敢于移山,那是在教我们恒心.
5. 如雪般洁白的梅迎风伫立,那是在教我们勇敢.
6. 金灿灿的向日葵面向太阳,那是在教我们向上.
7. 一群蚂蚁能抬走大骨头,那是在教我们团结。
8. 温柔的水珠能滴穿岩石,那是教我们坚韧。
9. 含差草默默收拢叶片,那是告诉我们切莫过分张场。
10. 蜜蜂在花丛中忙碌穿梭,那是教我们勤劳。

古人有过一句极为深刻的话:师法自然。说得真棒!大自然给我们上过的课的确很多很多,且一节比一节美妙。先请听三个故事。
故事之一:AB本是两棵无关的树,只因被青藤紧紧地缠住,便在不知不觉中长到了一起,而自打长到一起,A树也就结出了一种全新的果实,外形仍然是A,但味道却酷似B。
瞧!大自然多奇妙,就这么一启发,园艺学家就恍然大悟,一举学会了嫁接。
故事之二:有人为了晒衣服,曾在相距不远的两棵树上拴了铁丝,久而久之,铁丝形成了铁箍也就牢牢地勒进了树干,硬是在树上勒出了一道深深的印沟。两年后,铁箍更是深深地勒进了树里,可怜的树看来是必死无疑了,但奇迹偏偏因此而发生,那坚强的树非但没有勒死,反而站得稳稳当当的,硬是把那可怕的铁箍活活地吞了进去!而这一切恰好被一位绝望之极的老人看到,也就得到了重新活下去的勇气。老人得的是癌症!他战胜病痛活了下来。多活了好几年,临去世时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感谢那棵树!
瞧!大自然多深刻,虽然不声不响,却能给人超常的力量。
故事之三:你知道珍珠的来历吗?别看它们瑰丽得像一颗颗星星,可来历却像一场极可怕且极漫长的梦。自打一颗小石子突然掉进了珍珠贝那柔嫩的躯体,这可怕的噩梦就开始了!粗砺的石子不分昼夜地折磨着它,刺疼着它,但它坚强无比,不仅接受了这突如其来的苦痛,还毅然地咬紧了它,不声也不响,就这么过一年又一年,直到把它变成了一颗璀璨的珍珠。
这更是惊心动魄的一课!大自然以其独特的方式告诉我们,如道苦痛的意义吗?那是一种神圣的锤炼。
是的,类似的故事还很多。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一群蚂蚁能抬走大骨头,那是在教我们团结。温柔的水珠能滴穿岩石,那是教我们坚韧。蜜蜂在花丛中忙碌穿梭,那是教我们勤劳。含差草默默收拢叶片,那是告诉我们切莫过分张场。
是的,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我们肯学,天天都会有收获
相关问答
予予字成语
1个回答2024-01-26 08:15
【成语】:予取予求 【拼音】:yú qǔ yú qiú 【解释】:予:我。原指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后指随心所欲,任意索取。 【出处】:《左传·僖公七年》:“唯我知女(汝),女专利而不厌,予取予求,...
全文
不予你却予谁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2-14 02:30
不予你却予谁——不给你,却给谁呢? [注]:予:给予 这句话要看具体语境,如果是说财物的话,就是说“这财物不给你还会给别人吗?”
予什么予什么成语
1个回答2024-02-10 15:46
予取予求: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财物)。《左传·僖公七年》:“唯我知女(汝),女(汝)专利而不厌,予取予求,不女(汝)疵瑕也。” 后指任意索取。 予智予雄:自以为聪明和英雄。形容妄自尊大。 予取予夺...
全文
“与”和“予”的区别 赠予还是赠与,授予,赋予,给予赐予等
1个回答2023-02-23 02:59
“给予”可读jǐyǔ也可读gěiyǔ。 “给与”只读gěiyǔ 当都读“gěiyǔ”时,为同源词,只不过在用法上有所不同,“给予”用“我给予他温暖”,而 “给与”用“我将温暖给与他”,也就是在句式上有...
全文
曾予我心,予他人可?什么意思
5个回答2022-12-14 02:30
分情景论。意译:他曾经给予我他的心,现在给予别人可以吗?代入情景理解吧,别人解出来的意思会因理解不同而有不同
予取予求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3-19 06:48
原指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财物);后指任意索取。出自《左传·僖公七年》。
予取予求
2个回答2023-06-23 16:57
予取予求,原指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财物);后指任意索取。 语出《左传·僖公七年》:“唯我知女(汝),女专利而不厌,予取予求,不女疵瑕也。”
予取予求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5-29 18:26
予取予求 [yú qǔ yú qiú] [释义] 予:我。原指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财物)。后指任意索取。
予求予取 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10 02:43
想要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的意思
予取予求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23 22:20
原指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财物);后指任意索取。出自《左传·僖公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