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染丝与反法反刑的故事是什么,他们有什么关联?

2024-01-31 21:03

1个回答
墨子染丝



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人者变,其色亦变。五人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



墨子看人染丝,感叹染料颜色变化,丝的颜色也随之改变。反反复复可以改变多次,他的寓意是不仅仅染丝如此,做人治国也是同样的道理。这和“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旧日的蒙痒中,则是告诫孩子环境对人的影响的,要孩子们保持素白的心里,学善,则日趋高明,学恶,则日趋下流。类似的还有“孟母三迁”的故事,这种教育的目的,是希望孩子们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面,不要由纯洁而变成形形色色,从而希望孩子们要抱持一颗赤子之心。





反法反刑



“法者,所以齐众异,亦所以乖名分。反法也。”议曰:《道德经》云: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贾谊云:法之所用易见,而礼之所为至难知也。又云:法出而奸生,令下而诈起,少匕乖分也。“刑者,所以威不服,亦所以生次暴。反刑也。”解释这是讲法治的道理,每个人处处规矩,每人都有他的守则或范围,这本来很好,可是毛病也出在这里,正如《道德经》上说的:一个社会法令越多,犯法的人越多,法令规定越繁,空隙漏洞毛病愈大,历史上秦始皇的法令那么严密,还是有人起来革命。汉高祖一打进咸阳,把秦始皇的法令全部废了,约法三章,只有三项法令: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很简单的三条,老百姓就服了他,所以贾谊也说,法令越严密,犯法的人也越多起来,有的人要做坏事之前,先去找法令的漏洞做根据,做出来的坏事就变成合法的,法律不能制裁他。法规定了,有时反而容易作假,真正会犯法的人,都是懂法的,法令对这种人毫无办法,这就是乖分。而刑与法不同,刑是杀人,或拘留人,或处罚人,给人精神上、肉体上一种痛苦的处罚。这是以刑树威,进而遏阻那些不守法的人。但是执行的人,会滥用刑法来欺负别人,有时好人也会受到刑法惩罚的痛苦,这便是刑的反作用。



至于反法反刑其实就是墨子的“非攻”思想,“非攻”反映了墨家学派反对发动不义之战的和平愿望,那反法反刑就是同时表现了墨子“非攻”和“兼爱”的思想咯。
相关问答
墨子染丝与反法反刑的故事是什么,他们有什么关联?
1个回答2024-01-27 10:42
墨子染丝 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人者变,其色亦变。五人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 墨子看人染丝,感叹染料颜色变化,丝的颜色也随之改变。...
全文
墨子的染丝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4 17:18
墨子悲絲: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墨子的染丝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22 14:52
好象是说人容易善变吧
墨子染丝是什么典故??
1个回答2024-02-21 17:45
墨子染丝 墨子看人染丝,感叹染料颜色变化,丝的颜色也随之改变。反反复复可以改变多次,他的寓意是不仅仅染 丝如此,做人治国也是同样的道理!这和‘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交,如...
全文
刑天反天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10 20:20
刑天原是一个无名的巨人,他在与黄帝的大战中,被黄帝砍掉了脑袋,这才叫刑天。天者,颠也,颠就是人的额头;刑者,戮也,割、刈的意思。 当炎帝还在统领天下的时候,刑天是炎帝手下的一位大臣。他生平酷爱...
全文
墨悲丝染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12-11 18:25
墨悲丝染是什么意思介绍如下: 墨子悲叹白丝被染上了杂色。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 景行维贤,克念作圣。 译文: 墨子悲叹白丝被染上了杂色。《诗经》赞颂羔羊能始终保持洁白。 我们要仰慕...
全文
染丝是墨子,路过一个染行,看见有人在染丝吗?(对吗)
1个回答2023-08-14 21:16
对的的确是对的墨子还说,人生就像染丝和学习不好的人在一起聚也变得学习不好和学习好的人在一起也会变得学习好
从《墨攻》反映出来的墨家思想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2-17 05:50
非攻。主张兼爱
墨子染丝是什么典故?
1个回答2022-09-12 03:41
子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系物的丝绦),而 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以不慎也。” 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
请问墨子染丝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0-31 09:01
子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已则为五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