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行善的故事

2024-02-01 20:55

1个回答
中国的:

了凡先生在宝坻县当县长时,非常注重人民的福利,常常想做些有利地方的事情;宝坻县当时常有水灾泛滥,了凡先生於是积极兴办水利,将三汊河疏通,筑堤防以抵挡水患侵袭;并且教导百姓沿著海岸种植柳树,每当海水泛滥,挟带沙土冲上岸时,遇到柳树就积挡下来,久而久之变成一道堤防。於是了凡先生又督   导百姓在堤防上建造沟渠,并鼓励百姓耕种;因此,荒废的土地渐渐地开垦,了凡先生又免除百姓种种杂役以便民,使得百姓安居乐业。   了凡先生家里并不富有,可是却非常喜欢布施,家居生活俭朴,每天诵经持咒,参禅打坐,修习止观。不管公私事务再忙,早晚定课从不间断。在这当中,了凡先生写下四篇短文,当时命名为「戒子文」,用来训诫他儿子,就是后来广行於世的「了凡四训」这本书。   了凡先生的夫人非常贤慧,经常帮助他行善布施,并且依照功过格记下所做的功德,因为她没有读过书,不会写字;因此用鹅毛管沾红墨水,每天在历书上做记号。有时了凡先生较忙,当天所做功德较少,她就皱眉头,希望先生能多做些善事。有一次,她为儿子裁制冬天的大袍子,想买棉絮做内里。   了凡先生问:「家里有丝绵又轻又暖和,为什麽还买棉絮呢?」   了凡夫人答:「丝绵较贵,棉絮便宜,我想将家里的丝绵拿去换棉絮,这样可以多裁几件棉袄,赠送给贫寒的人家过冬!」   了凡先生听了非常高兴说:「你这样虔诚的布施,不怕我们孩子没有福报了!」   他们的儿子袁俨,后来中了进士,最后以广东省高要县的县长退休。
相关问答
古今中外行善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14:29
了凡先生在宝坻县当县长时,非常注重人民的福利,常常想做些有利地方的事情;宝坻县当时常有水灾泛滥,了凡先生於是积极兴办水利,将三汊河疏通,筑堤防以抵挡水患侵袭;并且教导百姓沿著海岸种植柳树,每当海...
全文
古今中外善行故事,名言
1个回答2024-03-16 05:33
时间无情,却也深情。它让该死的死,该生的生;让该诅咒的归于毁灭,该赞美的郁郁葱葱。
我想知道一些关于善有善报的例子,古今中外都要!
1个回答2024-03-16 17:16
善有善报是佛教中的因果报应。 信这个首先你要信佛,否则信是没有用的。 生活中,这种事存在与否要看你的界定范围。比如塞翁失马一样,如果你界定为一段时间,有可能就是善有恶报,而换成另一个点,就是善报。...
全文
我想知道一些关于善有善报的例子,古今中外都要!
1个回答2024-04-09 20:58
善有善报是佛教中的因果报应。 信这个首先你要信佛,否则信是没有用的。 生活中,这种事存在与否要看你的界定范围。比如塞翁失马一样,如果你界定为一段时间,有可能就是善有恶报,而换成另一个点,就是善报。...
全文
善始善终的古今意义
1个回答2024-03-06 16:11
【出处】《庄子·大宗师》:“善妖善老;善始善终。” 【典故】秦朝末年,家境贫寒的陈平爱好道表法里的黄老之术,他担任过魏王咎的太仆,项羽的都尉,刘邦的军中尉。他献计使项羽疏远谋士范增,汉朝建立后,他被封...
全文
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古今事例
1个回答2024-01-28 09:21
1.刘邦曾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侍哗带,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2.史记上记载,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
全文
古今中外善德故事
1个回答2024-02-08 17:23
1、孔融让梨 远在东汉鲁国时期,有个小孩叫孔融,从小十分机灵,也很有礼貌,很多大人和小孩都喜欢他。孔融还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兄弟几人相亲相爱,关系十分的好。有一天,孔融的妈妈给大家买来很多梨...
全文
古今善用人才的例子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20 15:43
齐桓王不计前嫌启用管仲,武则天任用狄仁杰,周文王和姜子牙,唐太宗和魏征
古今中外善良、有爱心的名人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04 18:56
古代我国:孔子绝对有爱心,而且是伟大的爱天下人之心, 唐玄奘,一心向佛,很符合要求, 现在我国:建议找找感动中国里的人物,很多符合 外国:印度圣雄--甘地,特蕾莎修女,南丁格尔(伟大的护士),海伦凯...
全文
古今中外名人善待他人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3-12 23:46
唐朝建国孙逗缓初年,李世民和他的兄弟李建成卷入地位之争,太子李建成的心腹魏征见李世民羽翼渐渐丰满,屡次向太子献策杀掉他,以绝后患。李世民即位后,不但没有诛杀魏征,反而发现了他身上的耿直、忠诚和过...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