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在《活法》、《干法》中讲了些什么道理?

2024-02-02 03:46

1个回答

【每日·听稻】人类劳动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报酬,我坚信人生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人格,而劳动的目的则是为了让自己的人格能够得到升华。

——稻盛和夫

本文精选了稻盛和夫著作《活法》(东方出版社出版)、《干法》(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中的精彩片段,希望本文能对您的人生事业有所启迪。

“精进”——不惜努力、拼命工作这一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实践,也是提升心性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换种说法,我们要提升自己的人格,不需要进行特别的、艰难的修行。

在日常生活中扮演好社会赋予自己的角色,或者对于自己应该做好的事情——公务、家务、学习——都要尽心尽力,孜孜不倦,锲而不舍。

这个过程本身就是磨炼人格的修行。

也就是说,就在日常的劳作之中,就有一条磨炼灵魂、提升心志、通向悟境之路。

比如,一位木匠师傅,他花了一生的心血,在一个领域内从事一项职业,踏实工作,精益求精,持之以恒。

在提高技能的同时磨炼了人格。我常为这种人物的魅力所倾倒。

卓越的技能不必说,从工作体验中所归纳的坚定的哲学,所养成的厚重的人格,以至敏锐的洞察力等等,让我从内心深感钦佩。

从年青时期干到七十岁、八十岁,心无旁骛,一条道走到底,历经锤炼,这种人物的分量、人格的魅力,不用多说,就能让人肃然起敬。

“树木里寄宿着生命。”

“树木正在对我倾诉。”

这种动人心魄的语言,沉默寡言的木匠师傅偶尔脱口而出,他的风貌,在我看来,其崇高和可贵,简直不亚于任何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或宗教家。

努力不休,不畏艰辛,潜心钻研,坚忍不拔。

在这种精进的过程中,他们达到的境界,那种人格的高度、心灵的深邃,非同凡响。

我想许多人都会认同我的这种感觉。

从这种人身上,我再次认识到劳动的珍贵,深刻感受到“参悟就在每天每日辛勤的劳作之中”。

明确制定自己的目标,朝着这目标,默默努力,刻苦钻研。野亏坦

要到达名人高手的境地,缺乏地道的精进,那是不可能的。

我们要从内心喜爱自己的工作,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全神贯注投身于工作。

通过这条道路——也只有通过这条道路——我们就会懂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磨砺心志,提升人格,领悟人生的真谛。

近代以来,劳动这一行为的意义和价值,被过度的“唯物化”了。

劳动的最大目的是获得物质的富裕,因此,所谓工作,变成了付出时间获取报酬颂桐的手段。

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思维方式。

既然劳动是为了获取金钱报酬而不得不干的苦差事,那么少劳多得,工作尽量要轻松,钞票尽量要多拿,这种想法就变得“很合理”,似乎天经地义。

在经济高速增长期,我们还保留了勤奋工作的精神。

有一个时期,社会形成一种风气,把热情工作看成了罪恶。

到现在勤奋的价值仍然低得可怜。

有些劳动观认为,休闲才能孕育精神的富裕。

对空雀此,我无意否定,但对这类价值观无批判地全盘接受,轻视劳动价值的做法,我认为是大错特错了。

同样,仅仅把工作当成获取生活食粮的物质手段也是错误的。

工作蕴含着磨炼心志、提升人格等精神方面的意义。

较之玩乐,劳动更能让人快乐——这种精神的感受;简单劳动也能钻研改进,体会其中的兴味——这种工作的技巧;不是被迫的、被动的工作,而是自己作为工作的行为主体发挥作用——这种劳动的智慧。

人在工作中成长。

为了提升心性、丰富心灵,需要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

这样做,自己的人生就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在旁人看来,“那么辛劳、那么艰苦的工作,太可怕了!简直无法忍受,根本无法坚持。”

但如果你迷恋这个工作、热爱这个工作,那你就能够承受,一切都不在话下。

正因为迷恋工作、热爱工作,所以我就能长期坚持艰苦的工作,一以贯之,无怨无悔。

人就是这样,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再辛苦也无怨言,也能忍受。

而只要忍受艰苦、不懈努力,任何事情就都能成功。

喜欢自己的工作——仅仅这一条就能决定人的一生,我想这么说一点也不过分。

要想拥有一个充实的人生,你只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另一种则是“让自己喜欢上工作”。

一个人能够碰上自己喜欢的工作的概率,恐怕不足千分之一、万分之一。

而且,即使进了自己所期望的公司,要能分配到自己所期望的职位、从事自己所期望的工作,这样幸运的机会几乎没有。

大多数人初出茅庐,只能从“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开始。

但问题是,多数人对这种“不喜欢的工作”抱着勉强接受、不得不干的消极态度,因此对分配给自己的工作总是感到不满意,总是怪话连篇、牢骚满腹。

这样下去,本来潜力无限、前程似锦的人生只会白白虚度。

无论如何,必须得喜欢上自己的工作。

要把“被分配的工作”当成自己的天职,抱有这种心境非常重要。

如果你还不肯抛弃“工作是别人要我做的”这种不恰当的意识,就无法从工作的“苦难”中解脱出来。

与其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如先喜欢上已有的工作,脚踏实地,从眼前开始。

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往往就像寻找一座空中楼阁;与其追求幻想,还不如先爱上眼前的工作。

只要喜欢了,就能不辞辛劳,不把困难当困难,埋头工作。

只要一心一意埋头工作,自然而然就能获得力量。

有了力量,就一定能做出成果。有了成果,就能获得大家的好评。获得好评,就会更加喜欢工作。

这样,良性循环就开始了。

要想做出成绩,首要的就是运用自己坚强的意志去喜欢工作,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只要你这么做了,人生就将硕果累累。

为了顺利推进公司或团队的工作,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一个精力充沛的、起核心作用的人物。

这样的人将成为全体人的中心,宛如一股上升的气流自平地而涌起,将全体人员卷入,带动整个组织一起行动。

像这样自己主动领头、带动周围的人把工作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的人,我把他们称作“在旋涡中心工作的人”。

无论什么工作,一个人单枪匹马总是很难做好。

你一定需要上司、部下以及周围人的协助才能顺利展开。

然而,如果你不是旋涡的中心,只在旋涡四周咕噜咕噜地跟着大家转,就很难体会到工作的真正乐趣。

让自己进入旋涡中心,积极地把周围的人裹挟进去,你就能品尝到工作成功之后醍醐灌顶、如露入心的欣喜之情。

那么,怎样才能卷起旋涡呢?

一个组织里总有这样的人:没有谁来要求他做,他却自己主动提议要干这干那。

面对这样的人,周围的人会说:“那就谁提议谁干好了。”

不是只有老一辈的人才会这样,年轻人中也有这样的人,他们会召集前辈、师兄们前来,然后向他们提出自己的建议。

比如,面前有一个课题:这个月的销售额要提高。

这时,如果一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员工提出:

“师兄,董事长讲了要提高销售额,今天下班后,大家集中讨论一下怎么来提高,好不好?”

如果能开口说出这样的话,那么此人就是“在旋涡中心工作的人”,他就有希望成为团队的领导者。

敢于说这样的话的人,不是为了装样子给别人看,而是真的热爱工作,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只有这样的人,才有这种魄力。

热爱工作,就不会单纯按照上司的指示办,就会有自己“制造旋涡”的、自主努力的冲动。

要成就事业,要充实人生,“勤奋”必不可少。

就是要拼命努力,全身心投入工作。

通过勤奋工作,人们可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获得厚重的人格。

我认为发自内心的欢喜和快乐,存在于工作之中。

我这么说,肯定有人反对:“工作工作,只讲工作难道不乏味吗?人生需要兴趣和娱乐。”

然而,兴趣和游玩获得的快乐,只有在充实的工作之余才能品尝。

工作马马虎虎,只想在兴趣和游戏里寻觅快活,充其量只能获得一时的快感。

决不会尝到从心底涌出的惊喜和快乐。

当然,来自工作的喜悦,并不像糖果那样,一放进嘴里就甜味十足。

有格言道:“劳动有苦根甜果。”

喜悦从苦劳与艰辛中渗出,工作的乐趣潜藏在超越困难的过程之中。

因此,劳动获得的喜悦是特别的喜悦,玩耍和趣味根本无法替代。

聚精会神,孜孜不倦,克服艰辛后,达到目标时的成就感,世上没有哪种喜悦可以类比。

人类活动中,劳动带来至高无上的喜悦,工作占据人生最大的比重。

如果不能在劳动中、在工作中获得充实感,那么,即使在别的方面找到快乐,最终我们仍然会感觉空虚和缺憾。

认真工作带来的果实,不只是成就感和充实感,它还起到修行的作用,磨炼人格,奠定我们做人的基石。

相关问答
稻盛和夫《干法》
1个回答2024-01-17 15:48
这本书字体大,页数少,出版社很为读者着想。 本以为内容晦涩难懂,让人惊喜的是,就像奶奶在耳边唠叨,还不时的拿自己年轻时的经历举例子,又像绝顶高手,寥寥数语就把事情讲明白了,耐人寻味。 企业...
全文
读稻盛和夫《干法》有感
1个回答2024-01-15 13:48
通过学习稻盛和夫的《干法》这本书,对我有很大的触动,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员工,不屈服于命运,通过自己的拼搏改写了命运的篇幅,最后通过不断努力走到人生巅峰,读完这本书我对比了一下自己现在的生活工作自愧...
全文
稻盛和夫干法的读后感
2个回答2022-04-23 17:32
我找到了道成智聚的田和喜老师 确实讲解的很详细 我报名参加了 23期的课程 期望很大
活法全文 稻盛和夫
1个回答2022-06-05 07:52
去图书馆借啊
稻盛和夫《活法》感想
1个回答2022-04-18 19:04
那本书好看吗?
稻盛和夫_《心》(一)
1个回答2024-01-24 03:03
人及宇宙的运行真理 作者发现了推动事物运行的真理:人生中所发生的事情,都是由自己的内心吸引而来的。同时,他认定这句话是绝对法则,并且进一步地告诉我们:人所能拥有的最为崇高、最美丽的心就是关爱他人...
全文
稻盛和夫的心主要讲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1-29 20:34
人生中无论成功也好,失败也罢,所有一切都源于能不能提高心性?当心性变得纯粹和美好时,就意味着利他之心,也可以说当我们不断提高心性的时候,就是与对方产生共情之时。 所谓心就是人内心实践的真、善、美...
全文
"人为什么活着" "稻盛和夫
1个回答2022-10-11 14:18
为活着而活着
稻盛和夫的经典介绍?
1个回答2024-02-07 23:45
稻盛和夫被称为“经营之圣”,他一生创立两家世界500强公司,并将濒临破产的日航扭亏为盈,是非常厉害、让得人尊敬的一位企业家。
稻盛和夫名言有什么?
1个回答2023-02-09 21:11
1、在追求全体员工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贡献。 2、当遇上难以克服的困难,认为“已经不行了”的时候,其实并不是终点,而恰是重新开始的起点。 3、如果要寻求我成功的理由,也...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