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头悬梁,锥剌骨

2024-02-02 04:50

成语典故头悬梁,锥剌骨
1个回答
悬梁刺股
悬梁刺股 [xuán liáng cì gǔ]
[解释] 形容刻苦学习。
[出自]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典 故
这个成语由两个故事组成,后人将这两个故事合成“悬梁刺股”一句成语,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
“悬梁”的故事见于《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开始由于知识浅薄得不到重用,连家里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下决心认真钻研。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地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就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刺股”的故事见于《战国策·卷三秦一》: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相关问答
请求帮助头悬梁,锥剌股说的是谁
1个回答2024-01-31 05:52
悬梁的故事发生在楚国一位名叫孙敬的贤士身上,他到洛阳求学,为了勤于学习,怕受睡眠困扰,因而把头发绑住悬于梁上,如果读书疲累,眼睛一合上,头低下来,那悬在梁上的头发一拉,必定痛得醒过来,最后他苦读有成。...
全文
悬梁锥骨这句成语出处?
1个回答2024-01-29 16:04
“悬梁”的故事:见于《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 “刺股”的故事:见于《国策·秦策一》 头悬梁,锥刺股。寓意刻苦学习。
求头悬梁锥刺骨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11 02:43
头悬梁,锥刺股 战国七雄中,秦国仗着强盛不断发兵进攻邻国,占领不少地方。其它六国都很害怕,想方设法去对付它。当时有一个人,叫苏秦,他提出“合纵”抗秦,意思是六国联合起来共同抗秦。因为六国位置是...
全文
头悬梁锥刺骨的故事谁能给我讲讲
1个回答2024-01-22 08:32
  头悬梁 锥刺股      成语:刺股悬梁      发音:cì gǔ xuán liáng      近义词:悬梁刺股悬头刺股。      释义:形容刻苦学习。股,大腿。      出处...
全文
锥悬梁头刺骨典故?
1个回答2024-02-25 00:53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头悬梁锥刺骨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3-01 02:27
头悬梁·锥刺股是两个典故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
全文
头悬梁锥刺骨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7 21:29
  1、《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2、头悬梁故事   孙敬是汉朝信都(今冀州市)人。他年少好学,博闻强记,而且嗜书如命.晚...
全文
求头悬梁锥刺骨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5 21:46
头悬梁 古代汉朝有一位学子名叫孙敬,他年少好学,用功刻苦,学习经常至夜深凌晨。 孙敬读书的时候,随时随地记笔记,经常看到后半夜,时间长了,困倦至极不免打起瞌睡来。一觉醒来,又后悔不已。一天,他抬...
全文
请问:头悬梁、锥刺骨,说得是古代那两个人的故事?如题
1个回答2024-01-29 12:21
孙敬苏秦 先说悬梁刺股 这个成语由两个故事组成.“悬梁”的故事见于《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汉朝人孙敬,字文宝,非常好学,从早到晚地读书.有时疲倦了,想睡觉,就用一根绳子系住头发,另一头拴在房...
全文
头悬梁锥刺骨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2-14 02:19
头悬梁,锥刺骨 《三字经》里的句子。 典故如下: 苏秦,字季子,东周(公元前317年前)洛阳轩里人。他出身农民,少有大志,曾随鬼谷子学游说术多年。后辞别老师,下山求取功名。 苏秦先...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