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三四章读后感

2024-02-07 13:21

1个回答

写作思路:确立中心,围绕选材,确定重点,安排详略,选材时要注意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选择真实可信、新鲜有趣的材料,以使文章中心思想鲜明、深刻地表现出来。

正文内容:

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民主的道路上,曾经有很多国际友人对中国给予过各种形式的帮助,比如埃德加61斯诺。

主席曾经说过,斯诺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作为一个美国记者,斯诺是第-一个把中国共产党、红军介绍给全世界的人,让更多的人知道,在东方的大国有着这样一个政党,这样一只队伍。《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不只是向外界介绍了中国的革命情况,它还是-部详尽的历史资料。

《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证明了一个记者的正直和职业道德,斯诺 客观详实的报道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纲领,让全世界知道, 在这个人口最多的国家,真正的未来在哪里。

《红星照耀中国》可以让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所经受过的苦难、牺牲,今天的幸福来自昨天的奋斗,多少人的流血才造就我们今天的辉煌。

历史是沉痛的,幸而这种情况不会再次发生,党领导下的中国日益强大,但是,昨天的硝烟虽已散去,鲜血虽已干涸,这段历史却该永远保存在后代子孙的记忆。

了解过去,才能更加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这种伟大,将会给中国带来新的辉煌!

相关问答
红星照耀中国第二章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1-31 02:54
他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虽然他也曾希望通过一种来自西方的方式来改变中国,但是他发现,中国不是西方,中国是独特的,无法复制他人的,所以他还是要回归他所激烈批判过的传统,他的一生就是从反抗传统到回归...
全文
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章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2-13 04:04
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切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既要叙述,又必须说理.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又是叙述的深化,...
全文
红星照耀中国第三章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2-29 08:29
这都是工农红军得来的。这几天我怀着好奇地心情读完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这本书用讲故事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工农红军如何用智慧和斗志战胜蒋介石。勇猛战斗,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战胜敌人,在失败中不...
全文
红星照耀中国》第9章心得
1个回答2024-04-10 11:26
红星照耀中国》第9章心得 今天我读了《红星耀中国》第九篇。红星耀中国的作者是埃德加.斯诺,其怀着对中国革命战士的重重疑问,以一名记者的身份,冒生命危险奔赴当时被刻意曲解的革命根据地,与革命 领 ...
全文
红星照耀中国第6章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5-04 01:01
第六章红星在西北  读后感;死亡和捐税中,从斯诺先生在蒙古边缘上的绥远县的描述中,我的感触颇深。那里的人没有吃的,活活死,在斯诺的细节描写下,把那些可怜的人们写地十分真实,使我似乎看到了这些情景...
全文
红星照耀中国第三章第一篇中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3 17:20
红星照耀中国第三章第一篇主要内容是《苏维埃的巨头》,文章语言质朴,里面用到的成语不是很多。我翻找了一下,只找到下面几个成语: 不治之症、生死攸关、心不在焉。
红星照耀中国哪些节章故事性较强
1个回答2024-02-17 03:53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的作者索尔兹伯里曾经感慨:“人类有四大史诗,以色列人从埃及出走、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拿破仑进军莫斯科、美国人拓荒西部,但是他们与长征相比都黯然失色.”美国作家斯诺在《红星照...
全文
红星照耀中国第6章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2-27 03:57
第六章红星在西北  读后感;死亡和捐税中,从斯诺先生在蒙古边缘上的绥远县的描述中,我的感触颇深。那里的人没有吃的,活活死,在斯诺的细节描写下,把那些可怜的人们写地十分真实,使我似乎看到了这些情景...
全文
红星照耀中国每一章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2-12-02 23:23
可以告诉你 第二张的
红星照耀中国的第六章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2-15 07:31
在浏览学生的博文时,我发现很多孩子在写读后感时都是先详细叙述书(文章)的主要内容,最后一段用较少笔墨写自己从中明白的道理。我认为,像这种情况,属于重“读”轻“感”写读后感,如果把重点放在“读”上...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