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尾琴的故事和简介

2024-02-08 17:49

1个回答
中国古代有“四大名琴”之说,齐桓公的“号钟”,楚庄公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琴”。这蔡邕的“焦尾琴”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蔡邕是汉朝(公元前206——公元220)末年,一个大学问家,在编写历史典籍方面贡献非常大,并且很懂音乐,又是一个出色的音乐家。
有一次,蔡邕路过吴县这个地方,有一个人正在做饭,架起一口大铁锅,下面正在烧火,柴火在烈焰中噼噼啪啪的一阵作响,火势正旺。蔡邕在旁边经过,忽然发现一块上好的梧桐木正在燃烧,他知道梧桐木是作琴最好的材料了,这样烧掉非常可惜,于是不顾火势正猛,连忙把这块木板抽了出来,掸灭上面的火,他一边仔细端详着这块烧焦的木头,一边连声说“可惜,太可惜了”他这种举动,把烧火的人弄懵了,蔡邕解释说:“这块木头是做琴的好材料,烧掉实在是太可惜了。”烧火的人笑了“原来如此,既然您这么喜欢,就拿去好了。”蔡邕高高兴兴的把这块木头拿回了家,精心的制作了一张古琴,他把烧焦的部分放在琴的尾部,并给他取了一个极为雅致的名字“焦尾琴”。
相关问答
焦尾琴的简介
1个回答2024-02-02 02:16
中国古代有“四大名琴”之说,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 “焦尾”是东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的一张琴。蔡邕在“亡命江海、远迹吴会”时,曾于烈火...
全文
谁知道焦尾琴的来历
1个回答2024-02-05 05:07
中国古代有“四大名琴”之说,齐桓公的“号钟”,楚庄公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琴”。这蔡邕的“焦尾琴”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蔡邕是汉朝(公元前206——公元220)末年,一...
全文
焦尾琴的故事和简介
1个回答2024-02-14 23:03
中国古代有“四大名琴”之说,齐桓公的“号钟”,楚庄公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琴”。这蔡邕的“焦尾琴”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蔡邕是汉朝(公元前206——公元220)末年,一个...
全文
谁知道焦尾琴的来历
1个回答2024-03-16 23:19
中国古代有“四大名琴”之说,齐桓公的“号钟”,楚庄公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琴”。这蔡邕的“焦尾琴”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蔡邕是汉朝(公元前206--公元220)末年,一个...
全文
焦尾琴的由来
1个回答2024-02-15 23:11
焦尾琴是中国古代“四大名琴”之一,又称“烧槽琵琶”,用以指美琴,比喻历尽磨难的良才,未被赏识的宝器;用“桐尾焦,桐爨,爨下桐,爨下残,爨下余,良才入爨”写良才不得其用,或比喻遭受摧残,幸免于难。它的由...
全文
焦尾琴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2-04 23:26
这蔡邕的“焦尾”琴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据《后汉书·蔡邕列传》记载: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初,邕在陈留也,其邻人有以酒...
全文
古代焦尾琴得名源于 焦尾比喻什么
1个回答2024-01-30 03:53
1、焦尾是东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的一张琴。蔡邕在“亡命江海、远迹吴会”时,曾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他依据木头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果然声音不凡。因琴尾尚留有...
全文
焦尾琴的典故
1个回答2023-01-21 09:12
焦尾琴,中国古代四大名琴之一。与其他三张琴相比,“焦尾”琴名直白无华,但其身世非同寻常,皆因此琴系东汉名人蔡邕所创制。《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
全文
焦尾琴的典故
1个回答2023-11-30 07:04
焦尾琴的典故如下: 焦尾琴是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音乐家,他在唐朝时期生活,以其独特的音乐才华和作曲能力而著名。据传他曾经弹奏一曲《高山流水》,使得旁边的一只鹤感动落泪,从而成为了著名的故事传说。以下...
全文
历史上著名的焦尾琴,现在还有吗?
1个回答2024-03-04 19:40
历史上的焦尾琴是汉朝蔡邕制作,汉末蔡邕被杀后,次琴就被存放在皇家内库中,再后来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候,齐明帝为了欣赏当时的古琴演奏高手王仲雄的技艺,特此从内库中拿出让其弹奏。到了明朝,被昆山人王逢...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