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关于一个人在树下避暑的古代寓言 名字叫什么

2024-02-09 12:51

1个回答
  郑人逃暑
  原文: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其阴逾去,而其身愈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太平御览·人事部》
  译文:
  郑国有个在一棵独立的树下乘凉的人,太阳在空中移动,树影也在地上移动,他也随着树荫挪动自己的卧席。到了黄昏,他又把卧席放到大树底下。月亮在空中移动,树影也在地上移动,他又随着树荫挪动自己的卧席,而苦于露水沾湿了全身。树影越移越远了,他的身上也越沾越湿了。(这个方法)在白天使用很巧妙,但晚上用就相当笨拙了。
  寓意:
  《郑人逃暑》讲述了郑人白天将席子移动到树阴下避暑,晚上由于月光下树的影子拉长了,郑人不是将席子铺在树下,而是和白天一样还移动到树阴里,离树干远了,其实已经毫无遮拦了,所以被露水湿身了。
  这则故事主要细节就是晚上睡在树阴下,不但不能避暑,反而湿身。三是找好讽刺角度,分析因果关系。
  这则故事讽刺的是墨守成规,原因就是郑人没有注意到外界客观条件的变化规律,不知变通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外界条件是不断变化的,我们要随着事态的发展去解决问题所在,而不能只用老眼光,老办法去解决新问题,不然就会碰壁、受灾;客观世界在不断运动、发展、变化,我们也一定要认识并适应这种发展变化,不能墨守成规。郑人用避暑的办法去对待夜间的露水,当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用狭隘的经验去对待变化着的事物,必然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外界条件是不断变化的,我们一定要认识并适应这种发展变化,不能墨守成规。
相关问答
一篇关于一个人在树下避暑的古代寓言名字叫什么?
1个回答2024-01-25 21:36
郑人逃暑   原文: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其阴逾去,而其身愈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太平御...
全文
一篇关于一个人在树下避暑的古代寓言 名字叫什么
1个回答2022-11-05 20:50
大树底下好乘凉
避暑山庄(下)——《游避暑山庄》
1个回答2024-03-07 11:22
围着湖水转了一大圈,终于返回避暑山庄正门。 避暑山庄的正门,叫丽正门,是清代皇帝进出的门。宫门面宽三间,上下两层。下层辟有三个方形的门洞,上层有城台和阙楼。中间门洞的上方有一块石匾,上...
全文
动物们是怎么避暑的
1个回答2024-01-21 08:21
本能教会了动物怎么避暑,不同的动物也有其独特的散热去暑的方法。鸟儿和昆虫的避暑武器是它们的翅膀。持续的高温会让沙漠里的鸵鸟拼命拍打翅膀—鸵鸟的翅膀是它们与严寒和酷暑斗争的武器,翅膀外侧皮毛厚重,冬天...
全文
形容避暑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4 16:34
凉风习习浮瓜沉李 亦作 浮瓜避暑 沉李浮瓜. 绿树成荫 夏雨雨人 冬温夏清: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指人子孝道.亦泛称冬暖夏凉.出处:北魏《张猛龙碑》:“冬温夏清,晓夕承奉.”
常见小动物的避暑方法
1个回答2024-02-18 20:26
      狗会伸着舌头哈气避暑,或趴在阴凉处,肚子贴在地上降温。兔子通过扇动耳朵散热。大象常用的避暑方法就是洗泥浆浴。长尾猴摆动长长的尾巴散发热量。蜗牛会身体缩进壳里,或到沙里睡觉降温。 常见小动物...
全文
什么小动物避暑
1个回答2024-02-14 09:51
动物会“冬眠”,这早已为人所熟知,但若说在自然界里还有会“夏眠”的动物,就鲜为人知了。下面,即撷来有关奇闻,与大家共同“欣赏”。 非洲有一种夏眠狗,十分怕热。在三伏天里,它总是找个凉爽的避暑...
全文
常见小动物避暑的方法
1个回答2024-02-02 00:20
常见小动物避暑的方法如下: 1、松鼠——松鼠会趴在清凉的石板上,用凉凉的石板来降低中野自己的体温。 2、河马——因为谁的温度比空气的温度要低,所以河马们会长时间泡在水里给卖启喊自己的身体降温...
全文
避暑的好方法。。。
1个回答2024-03-03 11:52
除了注意防晒以外,尽量打开时间差进行户外活动。比如说中午十一点到十二点这一个小时,还有下午的一点到两点,这段时间最好猫在屋里不要进行与阳光的亲密接触哦,因为这段时间中,是每一天紫外线放射的最强时期,所...
全文
动物如何避暑
1个回答2024-02-07 10:09
狗会吐舌头,它没有汗腺的说,只能通过蒸发自己的口水降温(好口干的想) 老虎会泡在水里(老虎是大型猫科或者干脆说猫科极少数不怕水的),或者在水塘边打盹。 大象会扇耳朵,跑到水塘,喝水、把水撒在身...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