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个蕴含科学道理的小故事

2024-02-11 17:35

1个回答
公元前6世纪,在爱琴海东岸,就是今天的土耳其的安纳托利亚高原上,居住着来迪斯和吕底亚两大部落。两部落本来和睦相处、相安无事。后来,不知是为了争夺地盘,还是由于一位贵族被害,也许是由于一位公主被抢走,或者是别的其他原因,两部落对峙,要用刀和剑来解决他们之间的仇恨。战争残酷地进行了5年。战争拖得愈久,双方积怨愈深,老百姓遭受的苦难也愈重。

古希腊天文学家泰勒斯痛恨这场无谓的厮杀,决定利用一次难得的日全食来消除战祸。日全食是罕见的,但是,泰勒斯熟悉天文知识,预先推算出公元前585年5月28日当地将发生日全食。于是,他公开宣布:“上天对这场战争十分厌恶,特借助曰全食来向大家示警。如若双方不肯休战,将有大灾难临头。”双方都自认为上天是他们的庇护者,不可能对他们发难的,因而也都把泰勒斯看成是一个疯子,根本听不进泰勒斯的劝告,两军对战更加激烈。5月28曰,正当交战双方打得难分难解的时候,忽然间,日全食发生了一个黑影闯进了圆圆的曰面,把太阳一点一点地“往肚里吞”,眩目的太阳光盘一点一点减少,大地上太阳光慢慢减弱,好像黄昏降临。动物不安地躁动起来,鸟儿归巢,鸡犬返窝,气温下降。等到黑影把太阳全“吞没”时,顿时天昏地暗,大地呈现一片夜色天上的星星也出来了,在昏暗的天空中闪烁着.就在这时,交战的双方都被推入茫茫的黑夜。士兵们惶惑地仰望着天空,将帅们惊恐地面对着“黑夜”。尽管过了几分钟,黑影开始慢慢将太阳吐了出来,灿烂的阳光又洒满大地,但是,这种奇异的天象给交战双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双方的僧侣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以后,都相信了泰勒斯事前警告的话,是上天不满他们的战争而发出的警告,于是,双方一致同意握手言和,心悦诚服地签订了永久恪守的和平契约,从而结束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其实,日食是一种自然现象。我们知道,太阳、月球和地球都是在空中旋转着的,月球和地球都是不发光的,就跟我们人一样,如果太阳照来,就会在身后留下影子。我们站着看那人太阳没照到的一面就是黑的或近乎黑的。那么,如果月球运行到夹在太阳与地球中间,使三者处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光就要被月球遮掉了,看上去太阳被一个黑乎乎的圆盘——月球给挡住了,日食就发生了。

科学道理

日食有曰偏食、日环食和日全食三种。日偏食是太阳圆面被月球遮住一部分,而太阳圆面其余部分仍然很光亮的现象;曰环食是太阳圆面中心部分被月球遮住,而太阳圆面边缘还露出一个像光环似的一團的现象;日全食是整个太阳圆面完全被月球遮住的现象。就全世界来说,日食并不罕见,最少时一年要发生2次,最多时一年可发生5次。其中最罕见的是曰全食,对某个具体地方来说,大约平均要二三百年才能有机会看到这种奇异壮观的理象。幸运的是2009年7月22日将要出现的日全食,从我国西藏南部到长江口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而且日食的时间长达5~6分钟,十分难得,到时,只要天气条件良好,居住在这些地区的人都能一饱眼福。

祖冲之赴宴话月食

公元459年夏历九月十五晚,都城建康(今南京)沐浴在银白色的月光之中。离皇宫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官府,那深宅大院在月光衬托下显露出巍峨的轮廓,屋檐下两盏大灯笼放射出红色的光芒,门前一对石狮子也披上了红绸,主人站在门口向前来的宾客频频作揖,原来主人今晚要举行生日大庆典礼。

前来祝寿的人真不少。当一位眉目清秀的年轻人光临时,主人更显得兴奋不已。这位年轻人不是别人,正是学问高深,名噪全国的大科学家祖冲之。

正当乐师奏歌,少女起舞,宾主举杯祝寿的时候,只见一位仆人慌慌张张地冲了进来,禀告说:“老爷,不好了,今晚天狗吃月亮……”主人一听,脸色“刷地”一下子变得铁青,酒杯从手中掉落,在地板上摔个粉碎。主人的夫人走到窗前,抬头望天空,只见一轮圆月高照,万里无云,便转过身来,骂道:“你看看,窗外月亮那么圆,你在胡说八道,今天老爷大寿,你怎么说出这种不吉利的话来。”仆人慌忙跪下辩解道:“奴才不敢胡说,外面墙上贴有告示。”此时,歌也停了,舞也停了,厅堂内一片沉寂。

原来,古代人以为出现日月食是一种凶兆。主人大寿,却逢月食,以为大难临头,当然惊慌。

“来人,去查一下是谁贴的告示。”主人不相信今晚会发生月全食,以为有仇人与他作对。

这时,祖冲之离座而起,微笑道:“大人不用追究,告示是在下贴的。大人也不必惊慌不安,古言日:‘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月食是大自然的运动规律,与人间无关。月亮绕地球转,地球绕太阳转,日、月、地像走马灯似地转个不停。月亮不发光,靠反射阳光而发亮。月亮走到日地中间,月亮暗的一面对着人间,这时必逢初一或三十,当月亮走到地球另一侧,月亮面对着我们,这天必是十五。地球在曰月之间,阳光被地球挡住而照不到月亮,便成了月食。今天恰巧是十五……”

“为何月月有十五,却不是月月有月食?”主人不等祖冲之讲完,就打断了他的话。

“这很简单,月亮绕地球转的轨道与地球绕太阳转的轨道,不在同一个平面。只有十五这一天,又恰逢两个轨道在同一平面,日、月、地才在同一直线上,才有月食。”

不少来客听完祖>中之的这席话,点头称是。他们知道祖冲之精于数学,通晓天文,他今天敢言,定有依据。于是,客厅内干杯声又起。

可是,主人心中还是怏怏不快,“要是今天没有月食,我可不客气。”

“如果没有月食,在下甘愿受罚”,祖冲之大声回答。

过了一个时辰,忽然楼下有人惊呼:“天狗食月了。”人们一下子拥到窗前,只见那明月一点一点被黑影吞没。

科学道理

世界上万物都有其本身的运动规律。
相关问答
成语中蕴含科学道理的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23 02:03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拔苗助长、井底之蛙、双管齐下、老马识途、纸上谈兵
一个故事但要蕴含一个科学原理
1个回答2024-03-01 19:45
爱迪生用镜子的反光让医生给母亲动手术,发朋了电灯。
高空抛物蕴含的科学道理
1个回答2024-02-27 05:02
蕴含了自落体运动的规律 1、在理想的状况下不算空气阻力的,高空抛物只受到重力加速度,及万有引力的作用; 2、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3...
全文
急求几个科学小故事,并写出其中所蕴含的科学原理。要求内容简单明了,科学原理清楚。
1个回答2024-03-06 19:14
现象:1958年8月22日黄昏,天空下着大雨,在南纬14’40°。东经41’36°的莫桑比克海峡出现了一条不太清判明晰的彩虹弧顶点的正下方,有一个似乎聚集的顽为“紧密”光圈,放射出彩色的光谱,其...
全文
水点燃火柴,蕴含了什么科学道理?
1个回答2024-03-16 22:09
可能是火柴头外包裹了一层钠粉吧,钠遇到了水就会放出大量的热来点燃火柴
“五子登科”自食其力的故事蕴含着什么哲学道?
1个回答2024-01-26 16:44
“五子登科”是有着真实故事的典故,在《三字经》中有这样的讲述:“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这个故事是发生在五代时期,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真...
全文
用水点燃火柴蕴含着什么科学知识
1个回答2024-03-22 14:55
火柴头外包裹了一层钠粉,钠遇到了水就会放出大量的热来点燃火柴
蕴含是什么意思 词语蕴含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12-23 11:15
1、蕴含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yùn hán,意思是包含在内。蕴含,是文学作品的又一构成因素,是文学作品的构成的第三个层面。 2、用法: 张老师这番话蕴含了许多的人生哲理,值得我们深思! ...
全文
请你以中班儿童为对象,设计三个不同的影子游戏。要求分别写出游戏的玩法及其蕴含的科学内容?
1个回答2024-01-29 20:42
活动目标: 1、玩影子游戏,初步了解物体都有影子。 2、知道影子的变化与光和物体的位置有关,在探索实验中获得对影子变化的经验。 3、运用各种感官,积极探索,体验科学探索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
全文
蕴含的意思
3个回答2023-01-13 08:25
蕴含是一个汉语词汇, 读音是yùn hán, 意思是包含在内。 蕴含,是文学作品的又一构成因素,是文学作品的构成的第三个层面。例句:这歌文字不长,却蕴含着丰富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