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故事中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举两个事例

2024-02-11 21:37

1个回答
解答:
1、有一回,孔子独自站在庭中,看见伯鱼趋身而过,就问儿子说:“你学诗了吗?”伯鱼言道:“尚未学诗。”孔子说:“不学诗,不知与人言语应对”伯鱼退到自己房中,赶紧学诗。诗有比兴答对酬酢,学了之后,能够事理通达而心气平和,所以孔子教儿子要学诗。又一次,伯鱼趋而过庭,孔子问他:“你学礼了吗?”伯鱼答道:“尚未学礼。”孔子说:“不学礼,不知立身处事之道。”伯鱼谨遵庭训,退而学礼。礼是恭俭庄敬立身之本,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若不学礼则无以立身。学诗、学礼是孔庭教子之义方,值得后人学习。 从这里看出孔子是一位循循善诱、和蔼可亲的人。
2、 孔子在旅行,经过一个村庄,他看到一个老人,一个很老的老人,他从井里面打水来浇地。那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太阳又那么大。孔子以为这个人可能没有听说过现在有机械装置可以打水——你可以用牛或者马代替人打水,这样比较容易——所以孔子就过去对老人说:“你听说过现在有机器吗?用它们从井里打水可以非常容易,而且你做十二个小时的工作,它们可以在半小时之内就完成。可以让马来做这件事情。你何必费这么大的力气呢?你是一个老人啊。”他肯定有九十岁了。 那个人说:“用手工作总是好的,因为每当狡猾的机器被使用的时候,就会出现狡猾的头脑。事实上,只有狡猾的头脑才会使用狡猾的机器。你这不是存心败坏我吗!我是一个老人,让我死得跟生出来的时候一样单纯。用手工作是好的。一个人会保持谦卑。” 孔子回到他的门徒那里。门徒们问:“您跟那个老人谈什么呢?” 孔子说:“他看起来似乎是老子的门徒。他狠狠地敲了我一棒,而且他的论点好象是正确的。” 看出了孔子谦虚。
解答二:
1、故事:子路拯溺 (孔子态度:赞) 孔子的学生子路看到一个孩子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地救起这个孩子。孩子的父亲送一头牛表示谢意,子路接受了这头牛。这就是“子路拯溺”的故事。 社会人士对此议论纷纷,认为子路太贪心。孔子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孔子认为,子路是正确的,因为他的行为向社会宣告: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以收下,而行政系统认可这件事,就能鼓励更多的人去解救危险中的人。 2、故事:子贡赎人 (孔子态度:愤) 春秋时鲁国政府有一条规定,鲁国人到国外旅行,看见在外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可以先垫钱把他赎回来,回国后再到政府去报账。 子贡是孔子门下最有钱的弟子之一,也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在周游列国途中,遇到了一位鲁国奴隶,于是花钱把这个人赎了出来。子贡觉得自己应该做得更高尚一些,于是把那些“收据”、“发票”全部当众撕毁,他要自己承担所有的费用。这个行为轰动了社会。 子贡回国去见孔子,孔子吩咐学生说:“子贡来了你们拦住他,因为我不想再见到这个人。”子贡感到很委屈。于是他冲破阻挡,见到孔子。孔子说:“你的行为没有损害你自己的行为价值,却损害了国家的法律。因为你,从此,这个法律再也没有明确的社会效果了。”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帮助!
相关问答
孔子的故事中你认为孔子是个怎样的人?请从他所做的事情中举出两个例子来?
1个回答2024-01-18 14:50
从两小儿辩日中我们知道了孔子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从“不耻下问”这个成语中我们知道了孔子是一个对知识十分渴求的人
孔文举是个怎样的孩子
1个回答2024-02-24 14:01
为人不拘小节,恃才负气,刚正不阿
孔文举是谁?
1个回答2022-11-28 06:12
就是孔融。 孔文举年十岁讲的就是太中大夫陈韪老气横秋,轻视、贬低年幼的孔文举,结果反自讨没趣。突出主人公孔文举小时才思敏捷、智慧过人、善于应对。孔文举就是让梨的孔融。 《孔文举年十岁》原文 ...
全文
请分别举一个与孔子和孟子有关的传说故事
1个回答2024-01-26 16:31
1 孔子注重启发,他善于选择人容易接受的机会给予提醒。他说:“如果一个人不发愤求知,我是不开导他的;如果一个人不是到了自己努力钻研、百思不得其解而感觉困难的时候,我也不会引导他更深入一层。譬如一张...
全文
孔文举是谁?
3个回答2022-07-18 22:53
孔融(153~208年),东汉文学家,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字文举,家学渊源,建安七子之首。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孔融少时成名,著名的孔融让梨讲的就是他的故事。
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举例两个
2个回答2022-09-09 14:08
在教育对象上,主张“有教无类”; 在教学方法上,主张“因材施教”; 在学习方法上,主张“学思结合”、实事求是、反复温习、坚持真理。
孔子的典型事例?
1个回答2022-07-01 16:16
三人行必有我师
孔子与音乐的例子论语
1个回答2024-04-06 13:02
孔子与音乐的例子论语如下: 孔子,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而孔子教育思想的一个最重要的内涵,就是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孔子把礼和乐放在同等位置,认定乐才是一个人格完成的境界,所以他在《论语·泰伯》中说出“...
全文
孔子勤学好问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1-21 03:36
1、关于孔子勤学好问的故事:孔子周游列国时,在鲁国路遇一个名叫项橐的七岁的小孩。孔子连续向他提出四十多个问题,项橐都对答如流。孔子连声称赞。接着,项橐又反问了孔子几个问题,孔子竟然答不出来。孔子不禁感...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