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讽刺不懂装懂的人成语,典故?

2024-02-12 07:43

1个回答

【滥竽充数的典故出处】(战国)韩非《韩非子·内储说上》。【滥竽充数的典故释义】滥:混杂,引申为蒙混之意;竽:古代一种乐器,可以合奏,也可以独奏。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滥竽充数的历史典故】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善于吹竽的乐师便有三百个。齐宣王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都会让这三百个人一起合奏给他听。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吹嘘说:“大王,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我愿意成为大王众多乐师中的一员。”齐宣王听了很高兴,毫不怀疑地收下了他,将他编进三百人的吹竽队伍中。从此以后,南郭先生就和众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享受同样优厚的待遇。其实南郭先生压根儿就不会吹竽,他跟齐宣王说的那番话只不过是他的一个弥天大谎。每逢演奏的时候,他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就跟着摇晃,人家摆头,他也跟着摆,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就这样,南郭先生混过了一天又一天。过了几年,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继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但他和齐宣王不一样,他觉得独奏更悠扬、更逍遥。于是齐湣王下令,要这三百个吹竽的人好好练习,做好准备,一个个轮流吹竽给他欣赏。其他乐师们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吓得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相关问答
如何讽刺不懂装懂的人成语典故
1个回答2024-02-06 18:17
1.滥竽充数 南郭先生 2.戏为六绝句之二 杜甫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翻译:王杨卢骆开创了一代诗词的风格和体裁,浅薄的评论者对此讥笑是无止无休的.待...
全文
如何讽刺不懂装懂的人成语典故
1个回答2024-02-12 20:03
1.滥竽充数 南郭先生 2.戏为六绝句之二 杜甫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翻译:王杨卢骆开创了一代诗词的风格和体裁,浅薄的评论者对此讥笑是无止无休...
全文
如何讽刺不懂装懂的人
1个回答2024-02-18 19:09
打肿脸皮充胖子。 南郭先生……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
全文
讽刺人不懂装懂得作文
1个回答2024-02-08 11:56
这首诗是杜甫针对当时社会一些人没有真正懂得诗歌内涵而轻易讥笑、讽刺“初唐四杰”的文人而做的反讽诗,诗中提到的“轻薄为文哂未休”者就是楼主所说的“不
如何讽刺不懂装懂的人成语典故?
1个回答2024-03-15 15:52
1.滥竽充数 南郭先生 2.戏为六绝句之二 杜甫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翻译:王杨卢骆开创了一代诗词的风格和体裁,浅薄的评论者对此讥笑是无止...
全文
怎么讽刺那些听不懂笑话的人?
1个回答2024-01-24 11:26
建议你搞清楚了再行动:他可能是一个已经痛苦到麻木了的人;也有可能是一个患了面瘫的病人;有可能是一个看透了世间冷暖的高人;前两种人需要你去同情;最后一种可不能去讽刺哦,搞不好偷鸡不成倒蚀把米!
有内涵幽默讽刺的小故事.迩看得懂吗
1个回答2023-01-03 12:32
可以的,你可以说一下
讽刺不懂装懂的文言文言之凿凿
1个回答2023-11-23 15:41
1. 如何讽刺不懂装懂的人 南郭先生 , 滥竽充数 【原文】 齐宣王使人吹竽①,必三百人。南郭处士②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③食以数百人。宣王死,闵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
全文
讽刺不懂顾及别人的感受的古语
3个回答2023-12-04 03:01
1、无理取闹,不顾及别人感受,恋爱脑,头脑简单。嗯,带着不在乎的我自己离开这里,离开你,走向未来,走向更好的自己! 2、一点都不坚持,承受能力太差了,一点都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到底我们是为了谁好? ...
全文
《刺青》讲得是什么事情呢?我都没怎么看懂
1个回答2024-03-15 12:03
女性的断背题材片,好象女性断背比男性要更容易接受,片子中的一句话很有感触,“每个纹身的背后都有一个秘密”确实那是掩饰自卑和胆怯的方式。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