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浚的人物轶事

2024-02-12 12:54

1个回答

朱熹两次主其家拜访,绋不遇。绍兴二十年(1150)卒,年49岁。朱熹又亲临吊唁。香溪范氏宗祠有楹联云:“朱子三方地;朝廷七聘家。”即记其事迹。
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18岁的朱熹因早就听说范浚“学甚正,而不知从何学”,于是在赴杭途中特意去香溪拜访,不遇。过了2年再次专程登门拜访,仍不遇,“因录屏书《心箴》而旋”。后来,朱熹把《心箴》编入他自撰的《孟子集注》。值得一提的是,范浚比朱熹年长28岁,此时朱熹是以求学者的身份来拜访的。明嘉靖间,皇帝听经筵讲官翟銮等进讲《心箴》,“敕建敬一亭,刊立《心箴》于天下学宫,特赐专祠春秋二祭”。可见范浚在南宋理学研究就在朱熹此访当年,范浚逝世。终年49岁。朱熹亲赴吊唁。于是有“朱子三访地,朝廷七聘家”的美谈。32年后,朱熹在理学方面如日中天,名声大噪,他为范浚作《香溪范子小传》,称范浚为“子”,可见对其尊崇之意。其中说:“近世言浙学者多尚事功,浚独有志圣贤之心学,无少外慕。屡辞征辟不就。所著文辞,多本诸经而参诸子史,其考易、书、春秋,皆有传注,以发前儒之所未发。于时家居,授徒至数百人,吾乡亦有从其游者。熹尝屡造其门而不获见。近始得学行之详于先友吕伯恭(吕祖谦),庸述小传以闻四方学者。”

相关问答
范浚的人物著作
1个回答2024-03-21 16:59
范浚一生撰述甚富,多散佚。今惟存诗赋、议论杂著二十二卷,曰《香溪文集》,收入《四库全书》。
张弘范的轶事典故
1个回答2024-02-07 05:10
人们知道“张陵伏弘范”这个名字,大多归功于一个在民间流传甚广的段子,他使弟张弘正为前锋,俘文天祥于广雹敏州五坡岭,次年崖山击败南宋张世杰大军,在石壁源汪枝上刻“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十二个字而...
全文
范质的轶事典故
1个回答2024-01-26 01:32
范质力学强记,生性敏悟。考进士时,和凝以翰林学士身份主管贡部。观读范质的考试文字,很器重他,因为自己登伍庆薯进士第时名在十三,所以差枣和凝也把范质的名次也排在这个数。贡院中称这件事腔者为“传衣钵”。...
全文
范姓轶闻趣事 范姓名人的轶闻趣事
1个回答2024-02-25 01:22
范仲淹在范泉边勤奋学习。他的学习生活非常艰苦。范仲淹在追忆他的少年生活时这样写到: " 我过去和一姓刘的同学,在少年时代的学习生活都是极为艰苦的,每天煮两升粟米粥,冷了,切成四块,早晚吃二块。把...
全文
范仲淹轶事
1个回答2024-02-05 14:48
宋代名臣范仲淹,字希文,989年生于江苏吴县,他的生母生父早年亡,继母谢氏无以为生,便改嫁于青阳县长山朱文瀚。当时,尚在襁褓之中的范仲淹,也随继母育于朱家,不久,朱氏因病而亡,范仲淹全由继母抚养长大。...
全文
范仲淹轶事
1个回答2024-04-08 00:33
宋代名臣范仲淹,字希文,989年生于江苏吴县,他的生母生父早年亡,继母谢氏无以为生,便改嫁于青阳县长山朱文瀚。当时,尚在襁褓之中的范仲淹,也随继母育于朱家,不久,朱氏因病而亡,范仲淹全由继母抚养长...
全文
范德法特趣事轶闻?
1个回答2024-03-08 04:06
拉斐尔·范德法特,1983年2月11日出生,荷兰足球运动员,司职中场,现效力德国汉堡足球俱乐部。 范德法特出道于阿贾克斯青训营,代表阿贾克斯先后夺得2届荷甲冠军,并在2003年夺得首届欧洲金童奖...
全文
范坚的轶事典故
1个回答2023-11-08 19:05
时 廷尉奏殿中帐吏邵广盗官幔三张,合布三十匹,有司正刑弃市。邵广二子,邵宗年十三,邵云年十一,黄幡挝登闻鼓乞恩,辞求自没为奚官奴,以赎父命。尚书郎朱暎议以为天下之人父,无子者少,一事遂行,便成永制,...
全文
“浚”在人名中的意思
5个回答2022-08-02 20:50
“浚”在人名中意为水名,掘取之义,有指积极进取、坚持不懈的寓意。 扩展资料: 读  音:jùn 五  笔:icwt 部  首:氵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五行属性:水 本  义:意为水名...
全文
明朝联家丘浚丘浚合撰,应对联
1个回答2024-01-27 03:11
明朝联家丘浚丘浚合撰、应对联 以父作马;(考官) 望子成龙。(丘浚) ——丘浚应对考官 丘浚自幼随父迁居潮州,他聪敏过人,才华横溢,有神童之誉。勤奋好学,读书甚多,博闻强记,人称“丘书柜”。又按其出...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