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 《背影》全文概括

2024-02-13 05:23

朱自清写的背影,要全文概括,快,时间不够了!急急急
1个回答

《背影》这篇散文叙述的是作者离开南京到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在作者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作者用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从平凡的事件中,呈现出父亲的关怀和爱护。

《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于1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在叙事中抒发父子深情。这篇散文写作上的主要特点是白描,全文集中描写的,是父亲在特定场合下使作者极为感动的那一个背影。

作者写了当时父亲的体态、穿着打扮,更主要地写了买橘子时穿过铁路的情形。并不借助于什么修饰、陪衬之类,只把当时的情景再现于眼前。这种白描的文字,读起来清淡质朴,却情真昧浓,蕴藏着一段深情。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1917年,作者的祖母去世,父亲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的差事也交卸了。办完丧事,父子同到南京,父亲送作者上火车北去,那年作者20岁。在那特定的场合下,做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体贴、爱护,使儿子极为感动,这印象经久不忘,并且几年之后,想起那背影,父亲的影子出现在晶莹的泪光中,使人不能忘怀。1925年,作者有感于世事,便写了此文。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至第三段,交代人物,叙述跟父亲奔丧回家的有关情节,为描写父亲的背影作好铺垫。文章开头一句,落笔点题。“二年余”表明“我”清楚地记得和父亲分离的日子。接着,转入对“那年冬天”往事的追述。“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短短两句呈现出人事错迁、谋生艰难之感。

第二部分为第四至第六段,写父亲为“我”送行的情景,重点描写父亲的背影,表现父子间的真挚感情。丧事完毕,因为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所以父子便一路同行到了南京。到南京之后,因为父亲要谋事,须接交各种关系,忙是可以想见的。所以说定要一个熟识的茶房为“我”送行。

第三部分为最后一段,写对父亲的想念。作者在描写了父亲的背影之后,予深沉的怀念之中,又想起了父亲的一生。

相关问答
背影 朱自清有4处背影,各用一句话概括啊
1个回答2024-03-06 14:59
1忆背影 2 、车站送别艰难攀爬月台买橘背影 3、临行告别消逝群父亲背影 4、读父亲信泪光再现背影
急!朱自清背影概括!
2个回答2022-09-08 16:26
开篇点题,点明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回忆往事,追述父亲到浦口车站送我的情景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照应开头写分别后对父亲的思念
朱自清 《背影》全文概括
1个回答2023-01-28 19:10
1341****6666****6999****8
朱自清的背影的梗概
1个回答2024-03-01 22:09
作品记叙的是多年前父亲在浦口车站送他乘火车北上念书的情景文章不长,只一千多字。一共有六个自然段,前两个自然段主要为背影的出现作烘托和铺垫,交代背影出现的特定背景:屡遭变故,家境惨淡。第三、四、五自然段...
全文
朱自清 背影内容梗概
1个回答2024-03-04 21:12
朱自清的散文诗《匆匆》写于一九二二年三月二十八日。时是“五四”落潮期,现实不断给作者以失望。但是诗人在彷徨中并不甘心沉沦,他站在他的“中和主义”立场上执着地追求着。他认为:“生活中的各种过程都有...
全文
朱自清的背影的梗概
1个回答2024-03-07 00:43
朱自清在《背影》篇末写道:我北来后,他(指作者的父亲)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
全文
概括朱自清沉默
1个回答2022-12-21 08:10
当有人问你一个问题,你无法回答时,你会选择沉默,只留下思维在跳跃,沉默是灵魂的外化;当别人批评你时,你会低着头沉默着,只任谆谆教导流入心田,这时沉默是美丽的;当别人表扬你时,你会微笑着保持沉默,此时的...
全文
朱自清《背影》的梗概?
3个回答2022-07-10 00:42
《背影》主要描写了作者青年时父亲送他远行时的情景。通过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细节描写,表达了浓浓的父爱,和父子间浓厚的亲情。 自己写的,见笑了
朱自清的春第五段概括
2个回答2023-02-03 18:55
朱自清的《春》第五自然段概括: 这一自然段写春风,主要抓住了两点,一是春风的柔和,二是它具有传声送味的作用。
朱自清春的简单概括
2个回答2022-08-27 14:30
朱自清的《春》借自然春天的“清新”“蓬勃向上”(充满生命力)“充满希望”传达作者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