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消费问题咋看

2024-02-15 08:57

1个回答
中学生消费心理

如今的青少年一代在上小学时已开始有独立消费行为,到了中学时代,他们一般每月都有一笔固定的消费资金(零用钱),有了经常性的独立购买活动,并且对家庭消费也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一、直接购买行为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郑州市中学生每月零用钱在50元以下的占66%,50—100元的占22%,100元以上的占12%。高中生的零用钱显然高于初中生:初中生每月零用钱低于50元的有79%,50-100元的占16%,100元以上不足5%;而高中生每月零用钱50元以下的占45%,50—100元的有32%,100元以上占23%。考虑到中学生的绝对人数,这个群体的消费能力不容低估。

中学生个人零用钱的多少除受家庭收入制约外,与其本人的消费观念也有显著关联性。在被问及“你对一个学生经常购买商品做何评价”时,有31%的学生认为是“正常消费”,有24%的学生认为“无可非议”,有36%的认为“不够节俭”,还有9%的认为是“奢侈浪费”。

中学生的消费活动相对集中,其经常性独立消费主要有:购买饮食品(58%,占被调查人数的比例,下同),文具(55%),书籍(51%),报刊杂志(38%),音乐磁带、影视光盘(25%),娱乐(21%),体育用品(15%)等。

二、间接购买行为分析

所谓间接购买行为是指中学生需一定程度上借助家长完成的购买活动。单价较高的商品,如衣物、自行车、随身听等,一般需家长出面完成购买过程,但在这种消费行为中,中学生所起的作用往往也是主导性的。

自行车是城市中学生主要交通工具,被调查的学生中有98%的人拥有自己的自行车。有64%的学生的自行车由家长购买(或指定),这又分三种情况:10%的人完全没有提出意见的机会;42%的人可与家长共同协商;另有12%的人“指定品牌”让家长购买。还有34%的学生在家长的参与下,自己完成最终购买。

57%的被调查者的衣物由家长完成购买:没有任何挑选权利的学生占6%;与家长共同协商的有39%;“指定品牌”让家长购买的占12%。还有41%的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下实施购买过程。

由以上分析可知,6O%左右的中学生在购买单价较高的、与已有关的商品时起主导作用,他们在家庭中有较高的消费地位和较强的独立性。关于另一个问题的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点:当被问及“购买某种商品的原因”是“自己喜爱”、“受同学影响”还是“受父母影响”时,有85%的人回答是由于“自己喜爱”,只有不到5%的人认为是“受父母影响”。可见,父母做为中学生消费“守门人”的作用被削弱了,有关广告应以中学生本人为主要诉求对象,并以此选择媒体、确立诉求点。

中学生的这种独立性的形成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其一,独生子女的地位决定其消费愿望能得到更充分的满足;其二,目前一般家庭的经济状况比以前有极大改善,父母大多不愿自己的子女“受屈”;其三,现代家庭观念转变,家长更尊重子女的意愿,鼓励子女发展自立能力。

调查表明,男生比女生有更强的独立性,而在这方面初中生与高中生差别不大;父母职业和家庭经济收入与中学生消费活动中的独立性关系密切,一般而言,工人家庭的子女在家中的消费地位相对较低。

三、购买动机分析

调查表明,中学生中求实购买动机最为普遍,37%的被调查者有较强的求实动机,这些中学生购物时注重商品的质量和效用,理性倾向明显。比较而言,初中生求实动机略强于高中生,而女生则弱于男生。

求名购买动机强烈的学生约占24%,这些学生更渴望通过消费行为表现自我,展示自己的个性,更注重所购商品的社会声誉和象征意义。比较而言,高中生求名动机增强,这应该是自我意识发展和独立愿望增强所致;男生比女生有更强的求名动机,在初中、高中都如此。

求美购买动机占主导地位的被调查者有22%。相比而言,看重商品“美观别致”属性的女生远多于男生。高中、初中的男生都只占16%,没有因年龄产生的差异;而在女生中,有25%的初中生有较强的求美动机,略高于同年龄段的男生,高中女生这个比例则达到38%。这表明女性的购买活动中情感性因素随年龄而增长,把商品对人体的美化、对环境的装饰、对精神生活的陶冶等作用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上,追求商品美感带来的心理享受。

另有20%左右的学生求廉购买动机强烈。这种购买动机与学生的家庭收入是呈正相关。男生和女生具有求廉动机的比例总体来说相差无几,但有趣的是,初中阶段具有求廉动机的男生比女生多,而到高中阶段却正好相反,女生中求廉动机强烈的人数远多于男生。可能的解释是,随着年龄增长,女生更能体会家长的艰辛,而男生则比较不愿抑制自己的消费欲望。

有些出乎意料之外的是,中学生消费群的求新动机不强烈。被调查的学生中只有不到9%的人有较强的求新动机。初中生追求“新潮时兴”的人数明显比高中生多。这可能与学业压力和生活环境有关。

四、名牌意识

调查表明,在实际购买行为中,热衷于追求名牌的中学生并不很多。在被问及“购物时是否挑选名牌”时,有23%的学生做了肯定的回答。这个比例不算低,但这个数据并不表明另外77%的学生拒绝名牌。

调查结果显示,关注名牌的中学生远高于23%的比例。对名牌“十分关注”的学生有15%,“一般关注”的有47%,“不太关注”的占24%,“不关注”的占13%。

中学生对日常消费品的识别度很高。被问及“能否识别服装名牌”时,8%的被调查者选择“完全可以”,45%的人选择“基本可以”,33%的人选择“能识别最著名品牌”,而选择“不能识别”的人只有15%。被问及“能否识别饮食品名牌”时,13%的被调查者选择“完全可以”,53%选择“基本可以”,而“不能识别”的人有13%。这表明50%以上的学生对名牌很敏感,并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通过有限的信息接收渠道,形成了较强的品牌识别能力。

众多中学生的名牌意识没有转化为购买行为,原因大概有这样一些方面。

首先是受购买力制约。调查显示,有63%的学生认为自己“买不起名牌”。调查中发现一些特例,如某学生父母双双下岗,竟还逼使父母为自己购买名牌皮装。但一般而言,中学生的名牌消费欲望很大程度上被抑制了。一旦这一消费群体成长起来,有了独立的消费能力,在“补偿心理”的作用下,求名动机会普遍而强烈。

其次是消费观念影响。中学与社会有一定程度的隔离,中学生的生活环境相对单纯、封闭,而正统教育又不鼓励名牌消费倾向,使部分学生对名牌消费产生消极态度。就服装而言,中学生的名牌识别力很强(如前所述),但被问及“穿着名牌服装的心理感受”时,有41%的被调查者的心理反应是积极的:24%的人认为“(名牌)能保持和改善自我形象”,17%的人认为“能带来心理满足”;另有59%的学生反应消极:41%的人认为“(穿着名牌)没什么意思”,18%的人认为“是追求浮华的表现”。有趣的是,女生持消极态度的人明显高于男生,而高中生明显比初中生持更积极的态度。

青少年炫耀性消费现象的出现及流行将对未来的社会生活带来巨大的冲击,而且消费的示范作用和心理作用使得这种消费方式决不会只是暂时的现象。恰恰相反,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消费方式,会沿着由高收入家庭向其它家庭、由城市向农村、由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从而形成对整个社会生活的影响。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将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如青少年炫耀性消费会对低收入家庭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由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消费文化不利于民族产业的发展,而且会进一步造成民族文化的衰落,同时炫耀性消费也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等。
相关问答
消费的成语消费的成语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24 09:55
消费的成语有:空费词说,徒费唇舌,煞费心机。 消费的成语有:劳民费财,白费蜡,空费词说。2:词性是、动词。3:拼音是、xiāofèi。4:结构是、消(左右结构)费(上下结构)。5:注音是、ㄒ一ㄠㄈㄟ_...
全文
如果你是一名消费者你怎么消费
1个回答2024-02-07 07:57
当然是理性消费了 购物时要保持理性 不需要的没必要多买
关于合理消费和过度消费的故事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21 23:49
这样的故事太多了啊,有一个农村农业局的退休干部,写了一本新的一千零一夜,它主要就是讲这些方面的事情的,你去新华书店买一本回家好好好的看看吧。
合理消费和过度消费的故事有哪些古代和现代
1个回答2024-01-19 02:33
1、古代故事:《孔子家语判歼》中有一则故事,说孔子的弟子子路买了一只鸟,孔子告诉他:“你既然买了这只鸟,就要好好地照顾它,不要让它饿着或者受冻。如果你不打算这样做,那么你就不应该买这只鸟。”这个故事告...
全文
大学生手机话费消费问题
1个回答2024-01-31 04:19
你在放暑假的时候,移动的都会给学生提供2元/月的一个套餐,就是两城一家,在家里接电话免费的,打电话貌似是3毛钱一分钟,你可以在上学的时候打10086咨询一下,我用的就是这个套餐,没必要再家里办卡滴!!...
全文
什么叫消费?消费的定义是?
1个回答2022-12-30 07:06
费指的是费用、金额。消指的是消除、花去。消费的意思就是把钱花掉,这下准确了。
消费心理学消费者得消费心理有那些?
1个回答2023-01-12 23:35
求实心理:是以追求商品或劳务的使用价值为主要目的的消费心理。
消费与消耗都有什么的意思
1个回答2022-12-06 07:11
消费是花钱换东西,消耗是花去你已经拥有的东西(所有你已经拥有的东西都能去消耗),而且没有回报的可能性很大。
什么是消费者
1个回答2022-07-13 20:45
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是消费者,但不是所有人都是生产者
消费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2-08 23:42
消费是一种行为,是消费主体出于延续和发展自身的目的,有意识地消耗物资资料和非物资资料的能动行为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