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读红楼梦》所感(三)——尊重

2024-02-16 19:00

1个回答
蒋勋谈到了红楼梦中对生命的平等与尊重,这种观念,在贾宝玉身上体现的最明显。不管是对薛宝钗还是袭人,或是香菱和五儿,他是一视同仁的,一样的怜惜。这种真诚的关心,并不掺杂任何的功利和俗世礼仪。只是单纯的尊重与平等。所以关起门来,在大观园这个青春的王国里,是没有阶级和地位之分的。

黛玉他们会真诚的教香菱学诗,会和袭人等喝酒畅饮。宝玉会为五儿担下过错,会命人帮香菱换掉脏了的衣裙……即使刘姥姥,也在大观园里,得到了贾母等一干人的尊重。

红楼梦始终在交叉着若干线,这若干线之间又形成无数鲜明的对比。比如写到贾母和刘姥姥两种不同生命形态的对比,刘姥姥这样的农妇悲苦而坚强的生命活法,与贾府奢侈华丽的生活的对比。在对比中,我们看到的是各种生活的不易。刘姥姥是在为吃不上饭发愁,可他活在天地间,吃着大地给他们的最新鲜的食物,身体健康。贾府吃着山珍海味,有众人侍候,但他们身体并不健康,对他们来讲,最喜欢的竟是刘姥姥给他们的新鲜的时令蔬果。

对比中,依然看到的是作者对两种生命状态的平等与尊重。

曹雪芹应该是把这种对生命的尊重与平等,看的很重。他写到赵姨娘的种种不堪,写到司琪闹厨房,写到看门小吏的态度时,并没有带着厌恶的情绪。所以蒋勋先生评价道:

读到这一部分时,我心里想到的是我的娃。所有的生命都想被看到,所有的生命都在寻找自己存在的重要性。就像那些被我中写到的娃娃,确实都取得了进步,因为他们感觉到自己存在的重要性。可是反过来讲,没有被我记录的孩子,并不是不重要。我要以怎样的精力,才能让娃娃们知道他们是被重视的?

这种对生命的尊重与平等,在薛宝钗身上是看不到的。他很冷静的、理性的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他习下人的好,方方面面的周全,完全是有着自己的目的性在里面。他对所有的人看似很好,实则并不会付出一点点真正的关心。他对身边所有人的生死,都是冷漠的。尤三姐死,柳湘莲出家,当薛蟠哭红眼,薛姨妈悲叹不已时,宝钗冷静的可怕。他心里想到的是这是他们活该如此(命中注定),他想到的是家里从外乡盘来的货应该如何打点,如何招待远行归来的家老……

这又和林黛玉形成对比。不能说这两个人谁好谁坏,以前我会说自己喜欢林黛玉,可现在轿汪我不会,我只说我看到的事实,因为这两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人生目的不同,风格自然不同。只能说林黛玉闹带和贾宝玉一样,是以真性情在对待生命,尊重生命,薛宝钗是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活着并活好。这也是宝钗永远取代不了黛玉的原因。

在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黛玉芳魂归去时焚了书稿,并说:“宝玉你好狠”,对这句话,我始终不能接受,因为他们已经拥有了高度契合的生命观念,哪会不了解彼此真心还要这样猜疑与误解?至于宝玉与宝钗完婚,并落下珠胎,在我看来,只是俗世美好的愿望,绝不是闭弯仔作者本意。。

后记:

心烦到难以入眠,既然心烦,不如读书吧。
相关问答
蒋勋说红楼梦的内容简介
1个回答2024-02-21 14:46
蒋勋先生根据其对中国文化美学的精深研究,从人性的、文学的角度挖掘《红楼梦》独特的人文内涵,还原《红楼梦》真正的文学内蕴,让读者不再陷入诸如考据、论证、红学派别的迷阵,真正感受到这部伟大的中国文学巨...
全文
可以发个蒋勋细说红楼梦给我吗,谢谢
1个回答2024-02-28 17:13
链接发你私信了 请查看并及时保存
细说红楼蒋勋
1个回答2024-02-27 13:20
有纸质版的,电子版的……
蒋勋细说红楼梦
1个回答2024-03-08 22:15
摘抄: 《红楼梦》的作者引领我们去看各种不同形式的生命——高贵的、卑贱的、残酷的、富有的、贫穷的、美的、丑的。 “慈悲”并不是天生的,“慈悲”是看过生命不同形式的受苦之后真正生长出来的同情与...
全文
蒋勋读过多少遍红楼梦?
1个回答2024-03-19 07:32
蒋勋老师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中反复阅读《红楼梦》三十多遍后的系列讲座录音集,蒋勋从美的角度,从情感出发梳理《红楼梦》文本中渗透出的细微感觉。蒋老师完全超越了考据,满足的不是人们的好奇心,而是与你生...
全文
求蒋勋 细说红楼
1个回答2024-06-11 17:40
有这书卖
这套《蒋勋说红楼梦》有什么特点吗?
1个回答2022-12-20 22:28
讲的比较好·
蒋勋细说红楼梦
1个回答2024-02-09 02:32
那是你还没有听进去或是看红楼太少!
再看《蒋勋细说红楼梦》有感
1个回答2024-01-22 17:26
      学生时代,凡是关于红楼的书,或者节目,我都爱看。后来看刘心武解读,感觉就是一本嫌疑小说,追得也特别上瘾。再后来,无意间听到了蒋勋的细说红楼,尤为喜欢。个人觉得,他是带着一颗世间少有的悲悯...
全文
热门问答